有“地勘黄埔”美誉的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就业模式,创造性地提出了“4S”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力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质量稳步提升。根据麦克斯第三方评价数据显示:该校2014届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比全国高职2014届(3200元)高133元;2015届学生毕业三个月后的月收入为3459元,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满意度达到90%以上。
学院以校企共建的方式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区,成功开办了优里快递服务站、8度超市、书啡小屋、嗨旅逸族等创业实训实体,积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资金、实训、指导等方面的服务。利用政府优惠政策,与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紧密合作,推进创业教育成果转化。
近三年,该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0%左右,对口就业率超过80%。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高职高专“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三届被评为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被省教育厅评定为“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校”。
【阅读延伸】
上海市统计局发布2013年本市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截至5月中旬,有38.9%的受访者没找到工作,为近三年最高。同时,今年,有36.5%的受访毕业生择业首选为政府机关或行政事业单位,比重也为近三年最高。
就业率低有三大原因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近期开展本市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涉及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立信会计学院、上海理工等学校1755名应届毕业生,其中,专科(高职)、本科、研究生的比例分别约为33.3%、55.7%、11%,上海以外生源地受访学生约占四成。
调查显示,截至5月中旬,有61.1%的受访者已有工作去向,38.9%的受访者没找到工作,比去年同期增加16.7个百分点,为近三年最高。
部分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反映,原因可归结为三方面:一是国内经济回升动力依然较弱,加之用工成本上升,企业用工受限;二是2013年开始“90后”应届毕业生进入就业高峰期,部分学生就业主动性、积极性有所降低,同时,心理预期偏高等倾向较为明显;三是虽然相关部门加大对应届大学生就业的帮扶力度,但就业岗位已趋向饱和。
法学学子就业率“垫底”
调查显示,理工类受访毕业生中已有工作去向的占69.8%,而文科类受访者中有工作去向的仅占54.4%。
理工类应届毕业生中,工学类受访者中有工作去向的占71%,其后依次为理学类(68.3%)、医学类(66.1%)。
文科类中,一些看上去适用性比较广的专业今年明显遇冷,如经济类受访毕业生中有工作去向的占54.1%,而管理学类受访者中有工作去向的仅占49.1%。类似的还有法学类毕业生,2012年同期调查时,有工作去向的受访者比重超过80%,今年却跌至47.3%,在8个文科类专业(哲学类、经济类、法学类、教育学类、文学类、历史学类、管理学类、艺术类)中居于末位。
值得留意的是,教育学类一枝独秀,调查中73.2%的受访者已有工作去向。伴随着近两年入园、入学高峰的来临,拉动沪上教育类,尤其是学前教育的专业人才需求。
毕业生月薪平均4000元
学历分组显示,受访毕业生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有工作去向的比重达到72%,专科生为65.8%,本科生为56.2%。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反映,高职高专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愈来愈注重市场需求导向,更加突出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一些学校定向建立校企合作项目,使得学生一进入用工单位,就能适应岗位需求。同时,专科生工资待遇要求较为实际,而反观一部分本科生,在学术研究能力、处世经验等方面不如研究生,独立工作能力不如专科生。
据调查数据加权计算得出,今年应届毕业生期望的税前月薪平均为5243元,其中,专科(高职)生为4561元,本科生为5368元,研究生为6676元。毕业生期望薪资水平比去年上升五六百元。
据已签约毕业生薪酬数据计算,今年本市应届毕业生实际签约的税前月薪平均约4000元,毕业生实际签约薪酬比期望值低近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