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和化学
物理和化学合卷,满分160分,其中物理85分,化学7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物理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为命题依据,发挥中考命题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导向作用,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学习,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内容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科学内容标准”中规定的学习主题。为客观、全面的检测初中毕业生的学业水平,考查内容比例为八年级、九年级各占50%。
2、根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内容降低考试要求:
⑴不要求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三者的关系;
⑵机械效率下调为“知道”层次,但要求能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的含义;
⑶惯性从“理解”降低为“认识”层次,但强调“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
⑷“不可再生和可再生能源”,只要求“列举”,不再强调“说出特点”。
3、以下内容不作考试要求:
⑴力的图示;⑵电阻串、并联等效电阻的计算;⑶核能。
4、《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加强了对物理实验的要求,加强了对物理学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要求。增加了以下内容条目:
⑴增加了“摩擦起电”、“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磁场”、“热机工作原理”等知识点。
⑵增加了“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条目。
⑶增加“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要求。
(二)考试要求
1、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理解,强调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运用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知识的简单复现。
2、突出知识应用,体现学科特点
注重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发展的有机结合,让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学以致用。问题的设置力求具有新颖性、启发性、探索性,以避免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
3、重视实验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重视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立足于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素养,在此基础上,考查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意识,在答题要求上充分反映学生的思维品质。避免背实验、机械地记实验结论的现象。
4、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
试题素材关注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力求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合。
5、杜绝繁、偏、怪题,题量适中,难度适宜。
三、试卷结构
题型有选择、填空、应用(简答、作图、计算等)、实验探究等。其中选择题约占40%,分为“四选一”和“选择说明”(单选),非选择题约占60%。
化学
一、指导思想
1、有利于全面和准确地反映学生在化学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2、有利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有效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3、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内容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中内容标准规定的学习主题,“科学探究”主题的考查融入“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学习主题之中。
(二)考试要求
“依据课标、注重基础、突出应用、重视探究”是考试命题的基本要求。
1、严格依据课标
命题遵循课标中内容标准的要求,关注核心概念、主干知识和基本原理,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重视通过实验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试题素材和内涵中尽可能体现课标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2、注重基础要求
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理解的考查,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避免知识的简单复现和技能的机械组合。
3、突出实际应用
将基础知识和技能放在真实而有意义的背景中去考查。通过情景化的试题素材的设置,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以致用。体现化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问题的设置力求具有新颖性、启发性、探索性,以避免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
4、重视科学探究
重视对学生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关注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推理、解决开放性问题等过程,试题的设置不仅在形式上有新意,而且在答题要求上充分反映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5、杜绝繁、偏、怪试题,题量适中,难度适宜。
三、试卷结构
题型有选择、填空、应用(包括简答、计算等)、实验探究。其中选择题28分,均为“四选一”,非选择题4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