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明末清初政权更迭,在浙东地区产生了大量流亡海外的遗民,他们或乞师或遁佛或避难,在这末路之行上亦留下了许多诗歌,展现了不同的诗路历程及心路历程,从中外视域的角度来看,在在中日交流上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明末 流亡海外 浙东遗民 诗歌
一.明末浙东遗民群体的涌现
明遗民作为一个新的群体出现,不仅队伍庞大、分布广泛,而且以地缘、血缘和师友关系为纽带形成了一个抗清的社会群体。浙东由于经济富庶,交通便利,文化传统悠久,根基深厚,抗清尤为顽强,因此遭受的兵燹之灾十分惨烈,由此出现了张煌言、钱肃乐等众多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斗争失败、避祸海外又不忘反清复明的明末浙东遗民,诞生了许多具有文化和史料价值的诗歌。
本文以朱舜水、张斐、东皋心越为对象,研究明末浙东流亡海外遗民的诗歌创作。朱舜水,名之瑜,号舜水,从小学习儒家文化,但厌弃官场,后逃亡日本,在日本流亡期间广收弟子,由于学术的高超受到日本士族的青睐,开创了“江户学派”,为日本社会的进步和繁荣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东皋心越是一个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僧人,热爱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在日本高僧邀请下为躲避战祸远渡日本;张斐幼时成孤,十一岁是遭遇明清易代,流亡全国结交名人,企图复兴明朝,曾两次前往日本进行乞师。
从上数浙东地区流亡海外遗民的生平可以看出,浙东地区多流亡海外遗民的现象是源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其中从以朱舜水、东皋心越为代表的第一批遗民赴海外乞师逃禅到最后一批以张斐为代表的志士,他们不甘心做隐逸的耆旧宿老,一直幻想通过外邦的力量来复仇雪恨,直至破灭也不愿成为清朝之民。他们的悲苦之音发而为诗,成为这一群体坎坷经历及家国乱离的不平之鸣。
二.从乞师到遁佛:明末浙东流亡海外遗民的诗路历程
(一)朱舜水诗歌分析
对朱舜水诗歌进行分析,不以文学著称的朱舜水代表了明末学术家的诗歌路向。朱舜水最核心的思想是:主张实用主义;教育为立国之本,在日本期间大量收徒弟讲学,认为只有全民教育才能使国家民族兴旺;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朱舜水的这些思想在儒家思想之上融入了自己对于明王朝毁灭的余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故而受到了幕府的重视,以至于对于后续的明治维新产生深远的影响。
最为有名的是他的游仙诗,作为道教诗词的一种体式,就其本义而言,指的是歌咏仙人漫游之情的诗。《游仙诗》刻画了流亡海外的心路历程,但是所体现的文学理论更带有极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如:
漫兴
远逐徐生迹,移舟住别峰。
遗书搜孔壁,仙路隔秦封。
流水去无尽,故人何日逢?
乡书经岁达,离恨转重重。
沿着徐福东渡日本的路线向东而去,途中所遇皆是重重艰难,中原故地从此远去,而流水无情不止流,乡土故人何日能相逢,心中苦闷寄托乡书也需要很久才能到达,可见此去是带着浓浓的乡愁和国家覆亡的遗恨。
避地日本感赋其一
汉土西看白日昏,伤心胡虏据中原。
衣冠虽有先朝制,东海幡然认故园。
国破山河在,朱舜水忿恨外邦侵占旧国,以为难以再见到中原故土,却不曾想在日本见到了和祖国穿同样衣冠的人们,此种场景如今只能在海外见到,心中该是何等的悲凉。
避地日本感赋其二
廿年家国今何在?又报东胡设伪官。
起看汉家天子气,横刀大海夜漫漫。
国家已沦陷了二十年,让异族占据了大好河山,对汉人发号施令,夜半起身联想汉人的天子气概,横刀扬鞭想要恢复中原却被漫漫大海隔绝在这茫茫海外。
从上面几首诗可以看出,作者思乡心切,同时又饱含了满满的斗志,认为有自己这么一群人的存在,故国终有一朝能够恢复、胡人终能被驱逐。
(二)东皋心越诗歌分析
?皋心越作为诗僧,写了大量具有宗教特质的诗歌,主要有禅理诗、景观诗、华语诗等类别,他往往借诗歌阐释自己的观点,并蕴含的兴亡之感和家国之悲,使得其中的感情有着厚重的时代背景,如以下几首:
舟中见八幡山
翠岭南山秀,春寒晓望时。
松风长仿佛,竹露更涟漪。
这既是一首游记诗,同时也是抒情诗,从诗中可以看到春寒时的种种景象,如翠岭、松风、竹露,道出了诗人物我两忘、潜行修行的志向,并夹杂着淡淡的思念故国的情绪。
书示尔等二沙弥
莫去门前乘竹马,莫将瓦砾破吾庐。
池赖濯足晴窗坐,夏日阴长宜学书。
这是一首劝谏诗,东皋心越作为一个慈祥的师父对于二个贪玩沙弥的劝谏,劝谏他们在大好时光下更应该好好修行。
舟山上乐山
昨夜乘舟上乐山,重重具透祖师关。
无形合道道相合,道在无心不语间。
诗中所写诗人昨晚乘船上了乐山,山峦重重,重重的关卡就像自己的修行一样,要经过祖师的道道关卡;最后无论是做事还是修行的道都是无形之间的、无心之间的,修行的道法贵在坚守,一定会无形中达到修道之人的目标。
东皋心越的诗歌多有着出尘世外的气质,但是也有着对故国凋零与个人飘摇的伤感,却也充满着异国他乡新事物的“新诗”,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对外无意识传播汉诗的传统文人。
(三)张斐诗歌分析
张斐可以说是最后一批赴日乞师的文人奇士,效仿的对象是他的同乡前辈朱舜水,他的诗歌有一大部分写的是东行乞师的内容,从他的文字里可以看出他的乞师过程及其反清复明的心理嬗变,如:
九日雨对菊
萧萧江雨闭茅屋,苦吟兀坐头颅秃。
愁窥天井暗复低,登高何处堪极目。
眼前空间视域里的景物,凸显诗人的极度压抑,一连串冷色调的词语的应用,造成了诗境的萧索悲凉,这既是凄绝情感的抒发,也是多舛命运的感慨,读来冷气逼人。又如以下这首:
舟山却望似崖山,
万古千秋泪不干。
王气已销兵气尽,
海波空漾月光寒。
此诗是写于张斐在日借兵借兵之时,将明朝灭亡与南宋覆没相比较,隔着茫茫东海,借兵海外,却显得如此遥远,显得十分的寂寥与痛苦。
张斐所作诗歌并非“为赋新诗强说愁”,而是要经世致用,其基本手法为以诗纪史,以诗歌来勾勒他乞师日本的历史行迹和心路历程,以诗歌剖露其思绪,有着凄凉的审美意蕴。。
三.中外视域下的文化观照:浙东流亡海外遗民诗歌在中日交流史上的意义
(一)史学价值
从历史上可以知道这些浙东的流亡诗人大都是不满清朝入关以后严酷的政治迫害而起义、最终远走日本,然而在流亡日本期间这些人将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带到了日本,对于日本的儒家、佛教等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朱舜水,他对于儒家文化的研究十分深刻,同时又因为历史背景等原因见证了明朝的灭亡,对于国家的建立和建设有一定的反思。流亡到日本后朱舜水以便生存一边讲学,一边努力的积攒钱财希望能够回到中原复辟明朝。其讲学的主张儒家思想,主张实用主义的儒家思想,并且在德川幕府的号召下将这些思想融入到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和治理当中去。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化”、社会生活欧洲化等,其中不难看出有朱舜水的思想渊源。
其次是东皋心越,心越是一代禅僧,有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精通于琴棋书画,同时对于传统篆刻十分精通。东皋心越流亡到日本以后也带来了中国的文化瑰宝,在日本潜行修行时广收弟子,同时因为其对于佛教的渊源深刻的修行得到了日本当时统治者的拥护。此外,篆刻技术与围棋技术在日本十分受欢迎,在当时的世大夫中有人以临摹篆刻技术为上层学术,同时围棋的精湛技术也受到了人们的追捧。
(二)文学交流意义
以东皋心越为例,可以发现,他创作的咏物诗、禅理诗等诗歌深受日本文人所喜爱,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与尊敬,诗中虽然有异邦他国的风物,但他仍采用传统的律诗写法,其中风骨仍在中国诗歌范畴之内,他的创作手法影响到众多日本诗人,从而将日本汉诗水平推向了高峰。如《避日本感赋》中“汉土西看白日昏,伤心胡虏据中原。衣冠虽有先朝制,东海幡然认故园”,描写的都是在日本的景物中的所见所闻,将自己的思念家乡的情怀、热爱祖国的报复以及对于朝廷复辟的胸怀全部融于诗词当中去。
心越的诗词中参杂的那种潜心修行的道法在当时引起了学习者的模仿,也时常劝谏学生无论在什么样的境遇下都不该忘却学习。同时其自身的修养,如对于文学的造诣以及对于其他技术的精湛也引起了人们的学习,如著名的大友皇子《侍宴》、中臣大岛《山斋著作人》,越智直广江《述怀》等,嵯峨天皇《见老僧归山》中有“道性本来尘事遐,独将衣钵向烟霞。定知行尽秋山路,白云深处是僧家”,从这首诗中不难发现其东皋心越所倡导的佛家修养,是将人的修养与人的修行联系在一起,诗中透露着与心越一样的心境,只要潜心修行,心诚则灵。而且在汉诗创作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表现出了日本汉诗的民族文化特色。正是在此基础上兴起了日本汉诗,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
而张斐作为最后一批赴日遗民,其诗深层内蕴是将其渊博的学问转智成识,以诗歌剖露其思绪,所作取法乎唐,其胜朝遗民的情感藉此得以疏泄,呈现出末世情怀下类似晚唐“大历诗风”的审美意蕴,诠释了大明遗民的末世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