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更新时间:2023-07-11 17:59:27文/高考志愿库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在生涯发展历程中,对个人各种特质,以及职业与教育环境资料进行生涯探索,掌握环境资源,以逐渐发展个人的生涯认同,并建立生涯目标;在面对各种生涯选择时机时,针对各种生涯资料和机会进行生涯评估,以形成生涯选择或生涯决定;进而以择其所爱、爱其所择的心情进行生涯选择,承负生涯角色,以达到生涯适应和自我实现”。同时职业生涯规划也是指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的主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职业奋斗目标,并为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计划。职业生涯规划不只是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地规划未来职业发展的历程,设计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如何把 “我想做的事情”和“我能做的事情”有机结合起来。

  在就业的十字路口,很多大学生茫然无措,不知何去何从。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大学期间缺乏对未来生活和职业目标的规划与准备。因此帮助大学生做好大学职业生涯规划现实意义重大。

  一、职业生涯设计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1.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职业思想是指人们对未来职业表现出来的一种强烈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生活的构想和规划。任何人的职业理想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社会现实的制约。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职业理想的客观依据,凡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利益的职业理想都是高尚的、正确的,并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更应把个人志向与国家利益和社会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职业理想在人们职业生涯设计过程中起着调节和指南作用。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以及为什么选择某种职业,通常都是以其职业理想为出发点的。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的过程,便是心目中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过程,一旦在心目中有了自己认为理想的职业,就会依据职业理想的目标,去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自己认为理想的职业而去做各种准备。

  职业理想形成后,每个人都会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在职业生涯中,人生的职业目标有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以及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之分,而且在一定时期还有可能对职业目标提出一定的调整。职业生涯设计是根据一定的职业目标而进行的,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做的设想和打算,所以,大学生应当尽快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打算成为哪方面的人才,打算在哪个领域成才等等。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答案不仅会影响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也会影响个人成功的机会。

  2.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自我分析:职业生涯设计,要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进行全面认识,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自我分析要客观、冷静,不能以点代面,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面对自己的缺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设计中的盲目性,达到设计高度适宜。职业分析:现代职业具有自身的区域性、行业性、岗位性等特性。职业区域可能是城市,也可能是农村,可能是经济发达的特区,也可能是经济一般或贫困落后地区。

  职业生涯设计时要考虑到职业区域的具体特点,比如该地区的特殊政策、环境特征;职业角色的发展与职业所在的行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职业生涯设计时,不能仅看重单位的大小、名气,而要对该职业所在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比如人才供给情况、平均工资状况、行业的非正式团体规范等;不同的职业岗位对求业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有着不同的要求,在职业生涯设计时,除了解所需要的非职业素质要求外,还要了解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要求,除了解所需要的一般能力外,还要了解所需要的特殊职业能力。

  3.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的积累是其成才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人们常常把一个人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水平高低的标准,但它不是衡量人才的绝对标准。单纯的知识数量并不足以表明一个人真正的知识水平,大学生不仅要具有相当数量的知识,还必须要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就不能发挥其创造的功能。在职业生涯设计时,大学生要能够根据职业和社会不断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合理的知识结构一般指宝塔型和网络型两种。

  新世纪对未来人才的知识综合性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大学生既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又能充分体现个人特色,既能满足专业要求,又有良好人文修养,既能发挥群体优势,又能展现个人专长。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没有捷径可走,只能是学习和积累,采取适合自己的科学方法,持续不断地付出艰辛的劳动,辛勤耕耘。

  4.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面是用人单位选择大学生的依据。用人单位不仅考核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考核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除了构建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具备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某些专业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般来说,大学生应重点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

  5.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当前,大学生进行的职业训练较少,即使是职业测评,也只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才出现,直到90年代末才有少部分人开始运用它为自己职业设计做参考。职业训练包括职业技能的培训,对自我职业的适应性考核、职业意向的科学测定等。目前,高校组织大学生参与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毕业实习工作、大学生校园创业活动等都是职业训练很好的形式。笔者认为,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邀请毕业生成功校友回校与大学生座谈,邀请校外知名人士来校与大学生交流,鼓励有条件的大学生利用假期到父母或亲戚单位实习,鼓励大学生从事社会兼职工作,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性的职业实践活动,开展职业意向测评,开展职业兴趣分析测评等。大学生应主动积极地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更早更多地了解职业,掌握职业技能,正确地引导自己的职业设计。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