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黄大发先进事迹【汇总】

更新时间:2023-07-14 20:23:10文/高考志愿库

黄大发,男,汉族,1935年11月出生,贵州遵义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半坎组人,小学文化,195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草王坝大队大队长、村长、村支部书记等职务,现任团结村名誉村支书。下面是高考志愿库小编提供的黄大发先进事迹,快来看看吧。

黄大发先进事迹一

一个当时年仅20多岁的农村大队长,带着数百个村民,钢钎凿、风钻敲,前后历经30余年,在峭壁悬崖间挖出一条10公里的“天渠”。

潺潺渠水,润泽了当地1200多人,使曾经闭塞的贫困村面貌一新。

当地人管它叫“大发渠”。村民们以最朴实而又最隆重的口头命名方式,感谢他们的带头人??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老支书黄大发。

“一定要想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

黔北深处,多为喀斯特地质。

黄大发居住的地方以前叫草王坝,海拔1250米,山高岩陡,雨水落地,就顺着空洞和石头缝流走,根本留不下来。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村里人去最近的水源地挑水,必须来回走两个小时,争水打架的事情时有发生,连“牛脚窝水”村民都要收集起来。

村民用水,第一遍淘米洗菜,第二遍洗脸洗脚,第三遍喂猪喂牛。县里的干部来草王坝考察,村民递过来的水杯里,满是浑黄。

因为缺水,当地只能种一些耐旱的苞谷。把玉米粒炒熟去皮再磨成粉,蒸熟后就成了当地人餐桌上的主食。这种“苞沙饭”难以下咽,在喉咙上直打转转。

没有水,别说发展产业,村民连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一些家庭吃盐都需要赊账。

对于贫穷,黄大发比别人有着更深刻的体会。几岁时,母亲就去世;父亲抽大烟,败光了家中房屋和田地后撒手人寰。13岁,黄大发便成了孤儿,滚草窝,吃百家饭长大。

对于摆脱贫困,他有着比别人更强的决心。

“穷就穷在水上,一定要想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1958年当选草王坝大队大队长那年,黄大发下了决心。

“这一次,拼了命也要干”

草王坝村几面大山的背后是螺丝水河。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由当地公社牵头,草王坝大队、健康大队、胜利大队共同开建“红旗大沟”,想引来这稳定的水源。黄大发任指挥长。

当时,修这条水渠,中间必须打通一条长116米的隧道,公社认为技术难度太大,黄大发就带着群众自己干。

黄大发先用农村土办法确定水平线:竖起竹竿测量,人眼两边“校瞄”。洞口越打越深的时候,黄大发用耳朵贴着山听,指挥群众往声音一致的方向打,耳朵都磨起了老茧。最终,隧道打通了。

但是,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用黄泥巴敷成的渠壁难经风雨,水渠修修补补十几年,没法再用,在上世纪70年代被废弃。

“刚修渠的时候我才几岁,十几年里父亲经常不在家里,都和大家在工地上。修渠失败的时候,我已经上中学了,那时候父亲经常在家里发呆,我知道他很伤心。”黄大发的二儿子黄彬权说。

但是,黄大发没有放弃。

1976年,遵义县水电局干部黄著文来到草王坝,住在黄大发家里。“小个子、有干劲,满手的茧握手扎着疼。”这是黄大发给黄著文的最初印象。彻夜长谈中,黄大发再次表明了修渠的决心。

再次见到黄大发,是1990年腊月,那天下着大雪,已经成为遵义县水电局副局长的黄著文晚上回家,看到了来访的黄大发。“10多年了,但一眼还是认出了他。他穿着破解放鞋,没有袜子,脚趾露在外,一身单衣冻得发抖。”

黄大发的挎包里,装着一份沉甸甸的修渠申请。

“我走了两天到县里,就是要找你。我要修螺丝河工程,想请你帮助立项。”“我是村支书,有责任修通水渠,解决村里人畜饮水,不然贫困老是改变不了。”“我要实现通水愿望,这一次,拼了命也要干。”……

“修不通,我拿命来换”

水渠工程立项了,摆在黄大发面前的第一道难关就是凑钱。

按照当时的政策,修建这样的工程,国家补助材料、匹配一定资金,村民要投工投劳,须自筹部分资金。算下来,全村900多人,要凑1.3万元。

当年,村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仅为80元。

黄大发召开村民大会,提出了每家每户凑钱的要求。作为村支书,他率先拿出了100元。

修建水渠的热情被再次点燃。当晚,有的村民就外出借钱了。第二天一大早,出村小路上满是赶着牲口,背着鸡蛋、黄豆、蜂蜜的村民,他们要到附近集市卖了换钱。

村民杨春友说:“盼水盼了几十年,有机会修水渠,家里生活再苦都要支持。”

也有村民反对。以前那条半途而废的水渠是村民心头的伤疤,有的村民说:“修得通,我手掌心煮饭吃。”黄大发回答:“修不通,我拿命来换。”

妻子徐开美劝他,晚几年,等大家经济条件好点再修。黄大发说:“修水这事等不得,再难也要上。水不通,大家经济怎么好得了?”

第三天,1.3万元凑齐。遵义县水电局领导感动地说:这不是工程款,是草王坝群众的心!

1992年正月初三,大雪天,开工了。

黄大发扛着钢钎,带着几百人的队伍往山上进发。

每20米水渠被确定为一个桩号,每个桩号按照施工难易程度确定不同数量的人工,每个家庭按照土地多少确定要投劳的人工……

“干部干,群众看。”黄大发说。从材料运输到实地施工,年近6旬的黄大发总是冲在最前面。放炮需要的炸材,是他来回步行36公里到乡镇背回来的。筑渠需要的水泥,也是他亲自到县城“押运”回来的。有一次运水泥车行至半路突遇暴雨陷入泥潭,黄大发担心水泥被偷,硬是在水泥包上睡了一夜。

“党员带起头,大家一起干”

修建水渠要经过3座大山、大小9个悬崖、10多处峻岭,大土湾岩、擦耳岩和灰洞岩最为险要,要从悬崖峭壁上打出半幅隧道才能通过。

在修擦耳岩段时,一处倒悬的崖壁无法测量,专业施工人员都不敢下去。黄大发二话不说,把麻绳系在自己身上,让人拉着吊下悬崖,像半空中飘飞的鹰。

吊到悬崖背后,大家看不到他了,吓得大气都不敢出。这时候,黄大发在下面大喊了几声,证明自己没事,大家这才放了心。

当时在现场的村民沈秀贵说:“没有黄大发带头,这个工程修不起来。”

有几次,黄大发几乎与死神擦肩而过。在修一个隧道时,炮响之后黄大发第一个进洞打钢钎。钢钎拔出来才发现,上面的黄泥赫然粘着一根未引爆的雷管。刚开始,装药炸山,由于缺乏经验,黄大发还没走出“雷区”,村民就开始放炮,黄大发情急之下趴在地上,用背篼罩头躲过危险。从此之后,工地上多了一条“安全规则”:炸药发放后以吹哨为令,第一声准备,第二声警告,第三声点炮……

从开工修建主渠,到所有支渠完成,总共花了约3年时间。黄大发说,这么长时间的持续施工、拧成一股绳的关键是“党员带起头,大家一起干”。

如今,参与修渠的村民回忆当年的场景仍激动不已。72岁的徐开诚说,每天6点刚过,200多名村民背着钢钎、二锤,带着苞谷干粮出发,下午6点放工回家。水泥和沙都要靠人背马驮。冬天,是农闲挖渠的好时节,大家刨开积雪,一寸一寸凿,一尺一尺敲。中午,大家围在一起,找几把干柴点燃取暖,烤土豆当午饭。为了早一天通水,有些群众甚至晚上就睡在渠上。

修渠期间,黄大发的女儿和孙子相继因病去世。有一年年关将近,黄大发把家里的猪卖掉得了100多元钱,徐开美以为是给女儿买药的钱,结果黄大发拿去垫钱买了修渠炸药。

“埋怨有什么办法,家里扯他后退,他怎么干得了工作?”徐开美说。

“这水渠是工程奇迹”

1994年,水渠的主渠贯通。

清清粼粼的水,第一次满满当当地流进了草王坝村,流进了亘古干旱的坡地。

村里孩子们跟着水流跑,村民们捧着清澈的渠水大口大口地喝:“真甜啊,真甜!……”

从来没见过黄大发流泪的村民发现,老支书躲在一个角落里,哭了。这眼泪中的滋味,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

1995年,一条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水渠终于完工。群众以黄大发的名字命名这条渠,叫它“大发渠”。

“即使用现在的眼光看,这水渠仍是工程奇迹。”黄著文说。

通水后,黄大发又马不停蹄地带领群众“坡改梯”。

夜晚,平时寂静漆黑的山村被点燃,山坡上、土地里灯光闪耀,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村民们在黄牛头上、自己脑门上套上灯,彻夜挖土、筑田、放水……

村民徐国树家“坡改梯”后有了4亩梯田,全部种上了水稻。1996年,亩产达到1000多斤。他一直记得打出米那天,家里煮了满满一大锅、足足5斤多米饭。从米下锅起,一家人什么都不干,围着灶台坐着,等着,笑着。揭开盖的那一刻,一股从没有过的清香,扎扎实实地钻入鼻子,直入胃里,沁入心里……

“真是吃得肚子好胀,好高兴!”多年后回忆起那顿饱饭,徐国树念念不忘。

村里的稻田从240亩增加到720亩,每年收稻谷80万斤,村民从此吃饭不愁。还有村民种上了高粱,收获后卖给附近茅台酒厂,带来了更多收入。

2024年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怎么写

2024年最新精选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关于干部黄大发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2024年最新黄大发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范文

黄大发先进事迹材料深度解读

最新时代楷模黄大发先进事迹

关于当代愚公黄大发先进事迹材料

2024年最新黄大发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