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报告内容解读最新篇

更新时间:2023-07-07 22:20:04文/高考志愿库

2017年全国两会报告内容解读

由于2017年全国两会尚未召开,暂时回顾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的全国两会内容一

“四个全面”

观察今年两会,“四个全面”可谓最高频词汇,持续居于各大媒体显著位置。

所谓“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这是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提出并形成的战略布局。今年2月2日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首次集中阐述了“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

在此次两会上,中国领导人对此作出具体部署,更加明晰地提出以“四个全面”统揽全局、谋划工作,同时“四个全面”也引起了代表委员的热议、点赞。

有媒体分析,“四个全面”概括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中国现代化、推动改革开放的关键问题,拉高了民众“幸福感”。“四个全面”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当然会成为民众关注的热点。

“政治生态”

除了“四个全面”,“政治生态”也成为此次两会上中央高层屡屡提及的词汇。

“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6日在江西代表团的这句话,成为代表委员和媒体舆论持续热议的话题。

此后9日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再度谈及这一话题,并警醒,“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

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也强调了“政治生态”问题。

“净化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引申出来的必然含义。”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分析称,政治生态这个概念的提出很有意义,实际是对党和整个政治体制运作提出的系统性思考。

“铁帽子王”

在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的背景下,反腐话题备受瞩目。两会开幕前一日,政协大会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就以一句“没有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走红网络。

“铁帽子王”拉开了此次两会反腐话题的序幕。此后,这一话题持续高热,代表委员有关反腐的议案提案层出不穷,“两高”报告更是大篇幅论及。

两会会场上,中央高层亦是频频厉声反腐。其中,*指出,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使领导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

而就在此次两会进行期间,又有两名省部级官员落马。两会开幕前一天,军方也公布新一批共计14只军中“老虎”名单,包括备受关注的浙江省军区副政委郭正钢。

“7%左右”

“7%左右”,这是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也是两会期间最受关注的数字。

专家认为,主动降低增速目标,是适应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的要求。

事实上,7%左右的增速考虑了需要和可能,这与经济潜在增长速度潜力相吻合,也能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

在下调GDP目标的同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三双”的思路,即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双引擎”。

中国希望以上述着力点,在新的一年里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创客”

在国务院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除了“7%左右”之外,“创客”一词也成为此次两会的热词。

在提到“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时,*提到“众多‘创客’脱颖而出”。这也是“创客”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随后,“创客”一词迅速流行起来。

“创客”,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创客”热衷于创新,也可以说,是指有梦想、更有行动的创新创业者们。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正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作为推动创新的主要力量,“创客”的流行恰逢其时。

就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让中国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

“改革时间表”

今年两会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其间透露了不少颇为重要的“改革时间表”。

其中包括2020年之前有望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2017年有望推出延迟退休具体方案,力争年内出台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案,上半年有望出台存款保险制度、出租车改革方案,等等。

此外,根据两会会场上释放出的消息,备受关注的国企改革系列实施方案、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也是出台在即。

除了上述改革方案出台的“时间表”,此次两会期间还明确了一些改革具体实施的“时间表”,譬如,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养老金并轨今年将进入正式实行阶段。

“时间表”倒逼改革落实。在两会期间相继披露的各项改革信息中,中国强力推进改革,啃下“硬骨头”的决心已清晰可见。

“铁腕治污”

环保话题在今年两会上尤为引人关注。

*6日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

此外,政协与人大会议开幕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都遭遇“环保”提问,政协会议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回应称“期待留住‘奥林匹克蓝’”;人大会议发言人傅莹则“搬”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称其“有牙齿”、对污染“零容忍”。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则在记者会上表示,一个好的法律不能成为“纸老虎”,要让它成为一个有钢牙利齿的“利器”,关键在于执行和落实。为此,他指出,要把过去环保执法“过松、过软”的状况彻底改变过来。

“呼格案”

此次两会上,“两高”报告对司法个案的关注无疑是一大亮点。这两份报告均提到了沉冤昭雪的“呼格案”。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表示“我们深感自责”,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则表示“首先深刻反省自己”。

连续八年到北京参会的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安顺市文联*姚晓英表示,两高报告出现这样的话并不多见。

与“呼格案”一并被最高检提及的,还有“徐辉强奸杀人案”、“黄家光故意杀人案”、“王本余奸淫幼女、故意杀人案”等几起冤错案件。

谈及工作安排时,周强表示,将“完善冤假错案复查纠正、国家赔偿、责任追究机制”。曹建明则表示,畅通在押人员控告申诉渠道,探索建立刑事申诉异地审查制度,健全冤错案件及时发现和纠正机制。

“立法法”

立法法是关于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工作的一部重要法律。3月8日,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正式提请大会审议,成为该法自2000年实施15年以来的首次修改。

在立法法的修改中,“税收法定”的内容因为关切民生,最受舆论关注。在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提交本次大会审议后,代表就有关条款的表述提出了意见。

草案第三条中规定“税种的开征、停征和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一些代表建议将税收要素中的“税率”予以明确列举。

12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乔晓阳作了审议结果的报告。法律委员会按照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要求,根据代表们的意见,建议将这一项的表述修改为:“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

今日上午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将表决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针对这部“管法的法”,分析认为,通过立法法修改可以倒逼制度改革,严格规范立法程序,防范“任性”和“自由落体”。

“任性”

“任性”本是普通词汇,近一年跟随“有钱任性”的调侃风靡网络,最近更是火到全国两会。

“任性”首次亮相今年两会,是3月2日的政协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大会新闻发言人吕新华说,党和政府以及群众在反腐问题上态度一致,“大家都很‘任性’。”

三天后,3月5日,它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谈简政放权时这样指出。

当天下午,*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以一句“也不能那么任性了,否则靠什么可持续发展”,指出在经济发展上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转方式调结构。

观察“任性”的这三次“现身”,一次秀出了中国“打虎”力度,一次简明形象地表明对公权力的约束,一次阐释了经济为何要转型升级。

未来,中国能否管住官员、权力、经济的“任性”,外界拭目以待。

的全国两会内容二:数字

作为中央政府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的施政纲领,政府工作报告蕴含的十大数字引人注目。数字中凸显出今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走向。

数字一:7%左右

经济增长预期7%左右,考虑了需要和可能,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与经济总量扩大和结构升级的要求相适应,符合发展规律,符合客观实际。以这样的速度保持较长时期发展,实现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就会更加雄厚。稳增长也是为了保就业,随着服务业比重上升、小微企业增多和经济体量增大,7%左右的速度可以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

数字二:3%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数字三:12%左右

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2%左右,在实际执行中,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些。加强和改善宏观审慎管理,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加快资金周转,优化信贷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

数字四:1.62万亿

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12万亿元,增加1700亿元;地方财政赤字5000亿元,增加1000亿元。处理好债务管理与稳增长的关系,创新和完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适当发行专项债券。保障符合条件的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防范和化解风险隐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盘活存量资金,提高使用效率。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

数字五:4.5%以内

今年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着力促进创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到基层就业。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做好结构调整、过剩产能化解中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统筹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落实和完善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政策。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健全劳动监察和争议处理机制,让法律成为劳动者权益的守护神。

数字六:8000亿元

铁路投资要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新投产里程8000公里以上,在全国基本实现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的先行官。

数字七:1.1万亿

今年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1万亿斤以上,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土地整治,增加深松土地2亿亩。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农机研发推广应用。

数字八:1000万人

新农村建设要惠及广大农民。突出加强水和路的建设,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全面完成西部边远山区溜索改桥任务。力争让最后20多万无电人口都能用上电。以垃圾、污水为重点加强环境治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势头。持续打好扶贫攻坚战,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难度再大,今年也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

数字九:740万

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排740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580万套,增加110万套,把城市危房改造纳入棚改政策范围。农村危房改造366万户,增加100万户,统筹推进农房抗震改造。住房保障逐步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把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对居住特别困难的低保家庭,给予住房救助。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数字十:10%

加强社会保障和增加居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0%。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统一由55元提高到70元。推进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缴费率。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措施,同步完善工资制度,对基层工作人员给予政策倾斜。在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制度。加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让遇到急难特困的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另外,记者选取报告中十大“亮点”,以期从另一种角度解读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脉络。

“安不忘危,治不忘乱”

过去一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指出,我们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要直面问题,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勇于担当,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双目标”、“双结合”、“双引擎”

新的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强调,我们要把握好总体要求,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

在言及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时,*指出,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资源,人民勤劳而智慧,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让中国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

“有权不可任性”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指出,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行稳致远”

在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方面,*指出,稳增长和调结构相辅相成。我们既要全力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又要积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行稳致远。

政府不唱“独角戏”

*说,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4776亿元(人民币),但政府不唱“独角戏”,要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

“铁腕治理”

“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说,我们一定要严格环境执法,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对姑息纵容者严问责,使其受到应有的处罚。

“立国之道,惟在富民”

“民之疾苦,国之要事。”*说,我们要竭尽全力,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他并指出,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

“不得法外设权”

“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指出,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责,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任何政府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

“权力瘦身”

*说,腐败现象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权力寻租,要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紧紧扎住制度围栏,坚决打掉寻租空间,努力铲除腐败土壤。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十大关键数据

编者按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之年,中央政府工作部署受到极高的关注。3月5日,国务院总理*用了1小时40分钟向全国人大报告了政府工作,其中用了大量客观的数据阐述了的进展和工作总体部署。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两会解读项目组就其中的10个重大数据进行了罗列和解读:

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这一预期目标较之于去年下调了0.5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政府并没有因经济减速而动摇经济结构改革的决心。的7%增速的年度经济增长总量,与7.4%增速的年度增长总量大体相当。中国经济增量预计相当于1997年全年的中国经济总量。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这一目标旨在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经济转型与结构升级的要求相适应。

2、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70%以上。

这样的比重不但在中国以前从未出现,就是在全世界也是非常罕见的。这充分说明本届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增进人民福祉”。

3、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

政府预期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我国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历史最高的749万人,还有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再加上城镇原有的就业压力,困难可想而知。这一不低于去年的新增就业目标数字凸显了政府的促进就业的坚定信心。着力促进创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对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平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4、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政府预期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与去年预期目标4.6%相比目标更高。我国经济处在“三期叠加”的大环境中,经济结构转型与调整必然带来失业率控制的压力。因此,这一不低于去年的失业率目标充分体现了政府的自信与决心,对增强人民福祉有着重大意义。

5、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3%左右

我国CPI同比增长2%,创下自2010年以来的物价涨幅新低,反映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展望,我国经济运行缓中趋稳,国内需求短期内难以改善,这种温和通胀格局有望延续。CPI涨幅3%左右的目标,有助于推进价格改革,这也为央行[微博]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留出了空间。

6、财政赤字1.62万亿元

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这表明虽然政府坚持“调结构”的经济改革方向,但也不是对经济发展减速漠不关心。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适当加大力度,有助于实施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以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7、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4776亿元

中央政府将增加投资,防止经济“硬着陆”。报告还指出“但政府不唱“独角戏”,要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发挥*优势,激活民间投资,打一场经济“人民战争”。

8、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这是一个全新的举措,充分说明了政府争夺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高地的决心,真金白银来支持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引导产业升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基矗

9、进出口增长6%左右

我国进出口增长3.4%,远低于7.5%预期。但由于自贸区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政府推动出口还是充满底气。出口增长6%左右有助于推动外贸转型升级,打造竞争新优势,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平稳增长。

10、在100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去年胜利完成了县级医院的改革试点,惠及5亿农村人口,成绩巨大。今年政府乘胜追击,推出了医疗改革升级版,不但要减轻农村人口医疗负担,还要减轻城市人口医疗负担,切实为群众解决困难。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16个改革重点

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之年,中央政府工作部署受到极高的关注。3月5日,国务院总理*用了1小时40分钟向全国人大报告了政府工作,其中用了2/3的篇幅阐述了工作总体部署。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两会解读项目组,就其中的17项重大改革措施进行了罗列及解读。

1、行政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

政府有权力,但*总理说,“有权不可任性”,不任性的政府是廉洁政府、法治政府的重要基础。已全年取消和下放246项行政审批事项,要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进一步简化注册资本登记,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很明显,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向“减政”政府的方向发展。但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仍有握着一些非行政的审批权,令交易成本持续高昂。此时,所有的市场主体或许应问一句:您听总理话了吗?

2、结构改革:多元投资、大众消费

要“奔小康”,就要装上新的“发动机”。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启动实施一批新的重大工程项目,但政府不唱“独角戏”,要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据透露,过去一年,全国新增投资50万亿元,政府拨款投资仅1万亿元,这是好的社会征兆。汇小溪成大河,让亿万群众的消费潜力、投资潜力不断增长,才是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很明显,,如何激发社会的能量,鼓励投资热情,全民携手创富,是政府的一大工作重点。

3、财税改革:全面公开、调整责权

政府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网上就能监督!这将在成为现实。将要实行的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要求,除法定涉密信息外,中央和地方所有部门预决算都要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督。政府向百姓做出的承诺,有财力完成吗?改革转移支付制度,完善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合理调整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以往“地方政府财源少、支出却多”的局面今年将被改变。

4、金融改革:放开民营、深化市场

老百姓也可以开银行吗?《政府工作报告》回答:“具备条件,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设限额”。存在银行里的钱,有保障吗?将要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并且要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发展服务中小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总之,就是要让投资者有更多赚钱的渠道、让银行有更多增值的办法,普惠大众。出国旅游、投资,带着人民币出门就可以吗?今年,将要加快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完善人民币全球清算服务体系,开展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人民币成为“世界人民的货币”的日子并不太远了。

5、企业改革:国企分类、非公搞活

全民所有制企业,有我一份儿吗?今年,国企改革要“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推进改革”,对不同类别的国企,将根据分类来推进成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这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将推进混合所有制等改革举措,“做国企的股东”不再是梦想。而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则要“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有本事的,使劲儿上!

6、扩大开放:升级外贸、加快自贸

在网上就能把东西卖到全世界去,还能找个老外当合伙人,按批发价买洋货!今年,将要发展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市场采购贸易,扩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点,把外商投资限制类条目缩减一半,足不出户,生意遍全球。要想“走出去”的话,天地也将更加广阔、大有可为!政府将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以及汽车、飞机、电子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走出去”之后,我能适应“外国土政策”吗?会不会“水土不服”?放心!中国将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一带一路”、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加快与韩、澳、海湾国家、以色列、东盟等签署自贸区协议,还将建设更加广阔的“亚太自贸区”。中国路,全球通!

7、“三农”改革:保障粮食、提高民生

耕地要增加了,自来水要进户了,所有农民都能用上电了!要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今年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1万亿斤以上,有粮心不慌。18亿亩耕地红线要坚持,永久基本农田要划定,耕地质量要保护,土地整治要推进,增加深松土地2亿亩。6000万农村人口今年要喝上干净水,20万公里农村公路新建改建,力争让最后20多万无电人口都能用上电,实现全民用电。稳定家庭经营,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征地怎么改,“小产权”房怎么办,建设用地入市怎么推进?改革试点要审慎推进。

8、新型城镇:危房改造、落户放宽

城镇化就是建房子吗?“睡城”、“鬼城”等现象怎样缓解?京津冀等城市群如何一体化?搞城镇化,关键是以人为中心:要改造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抓紧改革户籍,农民和城里人界限打破了;暂住证慢慢隐去了,居住证让“北漂”“上漂”“广漂”们看得起病、买得到房、上得了学;城市群一体化,规划先行,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经济发展的又一个火车头,也是老百姓享受平等福利的制度保障。

9、产业升级:大力创新、争夺高地

前有欧美堵截,后有印度追赶,外有壁垒打压,内有雾霾困扰,“中国制造”如何突围?的答案: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不能只做世界工厂,还要做世界创新工场。互联网和现代制造业要“热恋”,工业化和信息化要深度融合,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智能机器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是不是听起来就高大上?要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制造要上去,污染要下来。只有向上走,才能向前走。

10、民生改革:促进就业、增进福祉

近年来,所谓的“阿拉伯之春”、欧美社会的游行与骚乱都说明,高就业率,是一个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今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实现高就业率,政府和社会的压力很大。,政府将大力做好结构调整、过剩产能化解中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统筹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社保幅度也会增加。同时,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缴费率。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措施,将涉及数千万人。在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制度,加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让遇到急难特困的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民生做好的,中国*制度相对于全世界的优越性才能更强的说服力。。

11、教育发展:促进公平,高校转型

欣闻贫困子弟上重点高校连续两年增长10%,将会继续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其中包括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政策。教育是中国明天的希望,是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途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部分高校办学质量不高,应该向更加实用性的职业教育转变”。,各类学校改革的任务不轻。

12、卫生改革:提高医保、普惠基层

美国推行半个多世纪没有实现的全民医保,在中国实现的速度明显快得多。目前全民医保覆盖面超过95%,的重点是,鼓励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发展社会办医,方便几亿农民就地就近看病就医。同时,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加强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通过医保支付等方式平衡费用,努力减轻群众负担。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最终打造一个健康中国。

13、文化改革:书香社会、服务均等

中国人不能再被舆论笑为“没文化”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注意到这一点,所以提到了一个新词,叫中国要建“书香社会”。重点的措施很多,其中讲到倡导全民阅读,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用,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发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都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读书、有文化,应是过一份有尊严生活的重要基础。

14、环境治理:铁腕治污,环保税法

总理把治污环保比成一场战争,且是一场全民战争。鄣近大半年的情况看,减排、污霾的确有好转。然而,和环境治理的攻坚战,不只是一部纪录片能完成的,也不能只是呼吁,政府要有大作为。,政府要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年底前全部淘汰黄标车;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于节能产业而言,要重视这句话:政府“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另外,做好环保税立法工作,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对姑息纵容者严问责,使其受到应有的处罚。我们期待,环保不利的“大老虎”落马。

15、决策改革:依宪施政、重视智库

政府决策,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要让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职责,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任何政府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总理这个话说得很有份量,但关键要看如何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重视发挥智库作用,完善新常态下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政府不仅要大力反腐败,还要打击不作为、乱作为,这个努力要大力点赞。

16、军事改革:全民国防、军民融合

军队腐败,重创了军队的形象;国际压力,又迫使军事改革。“解放军叔叔”的压力很重。全面加强现代后勤建设,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是军事管理制度改革的关键。此外,还要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如何恢复“军民鱼水情”,让军队真正有战斗力,是国防与军事建设务必注意的重点。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来自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关于全国两会内容精神解读

关于全国两会热点环保深度解读

关于全国两会热点解读

全国两会召开和结束时间汇总篇

全国两会精彩热点预测最新篇

全国两会精神深度解读精华篇

关于最新全国两会热点扶贫

全国两会热点公安警察工资改革解读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