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更新时间:2023-07-12 14:11:26文/高考志愿库

西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落实“三项机制”为保障,全力推进大西安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建西部经济强市,创西部城市最佳,奋力谱写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新篇章。

奋斗目标

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

3:紧盯三个目标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GDP过万亿

(3)建好国家中心城市

6:构建“三中心二高地一枢纽”等

六维支撑体系

西部经济中心

丝路科创中心

丝路文化高地

对外交往中心

内陆开放高地

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9:扎实抓好未来五年九项重点任务

总体思路:到2020年,如期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大关,建好国家中心城市。到2021年,全面完成十三次党代会部署的目标任务,实现“六翻番”(工业经济、开放经济、创新能力、民间投资、区县域经济、文化旅游业等重点领域主要指标分别比翻一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500亿元;进出口总值达到600亿美元;技术市场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专利申请量超过10万件;民间投资达到5000亿元;远郊区县经济总量达到30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以重点指标翻番促进城市发展质量整体提升。

??经济实力明显提升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5万美元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到60%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达到1000亿元以上。

??创新活力明显提升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5.6%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以上。

??开放水平明显提升

进出口总值达到600亿美元,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0亿美元以上,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00家以上,临港经济突破发展,自贸区平台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文化实力明显提升

新建10个国家级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9%,新建杨官寨等6个遗址公园、陕西大剧院等8个剧院(剧场)、丝路会展中心等30处博物馆。

??交通枢纽明显提升

国际多式联运线路达到10条以上,民航客流量突破5500万人次,空港货运量达到45万吨,陆港国际集装箱吞吐量超过32万箱,高铁实现与周边8个省市联通,地铁营运里程达到243公里以上,“米”字形国家高铁网和高速公路网完备建立,大西安综合交通体系更加完善。

??城市功能明显提升

大西安格局初步形成,城市新轴线、新中心、新形象展现新姿,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公交都市、综合管廊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镇化率达到76%左右,城市综合承载力显著提升,成为宜业宜居城市。

??生态环境明显提升

森林覆盖率保持在48.03%以上,新增生态水面1万亩、湿地面积1.5万亩,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60天以上,万元GDP能耗累计降低19%,改扩建污水处理厂20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30万吨/日以上。

??人民生活明显提升

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高于经济增速,分别达到5.48万元和2.45万元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300万人次,全市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7.5张,养老床位数超过6.5万张。

??社会治理明显提升

“法治西安”“平安西安”建设深入推进,多层次社区服务体系和多元化社区共治机制基本建立,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初步形成,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大幅提升,成为平安之城。

行动指南

●“陕西正处在追赶超越阶段”的科学定位

●“五个扎实”要求

机遇与挑战

挑战

●西安市经济总量处于副省级城市中后游。

●城市间竞争激烈,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机遇

●国内外形势为我们大开放、调结构、促转型提供了广阔空间

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缓慢复苏;国内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

●一大批国家战略在西安叠加推进

“一带一路”战略;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陕西自贸区西安核心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政策红利陆续释放

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制造2025;省委支持大西安建设,将西咸新区划归西安管理,将有效拓展发展空间、创新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能级、放大辐射效应,使西安自改革开放以来历史上第一次拥有了大西安的格局和体量。

战略核心

A全力推进大西安建设

总体思路:创新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方式,提升大西安的城市品位和核心竞争力。全力推进西咸一体化,强化大西安辐射引领作用,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路径一:坚持系统性思维,跳出“城墙”看西安,加快省市共建大西安步伐,全力支持西咸新区发展,发挥西咸国家级新区的创新引领作用,创新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方式,形成多轴线、多中心,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经济,塑造新动能,进一步提升大西安的城市品位、形象和核心竞争力。

路径二: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打通西安、西咸新区、咸阳城市功能,强化大西安辐射引领作用,带动关中城市群发展,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发挥对全省追赶超越的核心引领支撑作用。

B全力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总体思路:对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定位,提升综合服务、产业集聚、物流枢纽、开放高地、人文凝聚、国际交往等功能,建设大交通、做优大环境、构筑大平台、发展大产业,建西部经济强市,创西部城市最佳。

步骤一:到2021年,基本建成“三中心二高地一枢纽”,担负起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职责,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步骤二:到2049年,全面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向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献礼。

C全力推进品质西安建设

总体思路:推进“环境立市”,突出“三个环境”建设,创西部最佳社会治安环境、最佳投资创业环境、最佳旅游购物环境、最佳文化教育环境、最佳科技创新环境、最佳休闲居住环境,使西安成为绿色之城、花园之城、宜业宜居之城。

思路一:优化投资服务环境。推行“行政效能革命”,当好“店小二”,为企业提供“五星级服务”。以一流的环境吸引一流的人才和技术,兴办一流企业和项目,使西安真正成为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聚集的“福地”,成为投资创业“天堂”。

思路二:优化生态宜居环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力治气、治水、治脏、治山、增绿,推进“四治一增”等五个重点一起抓 ,开展“烟头革命”“厕所革命”,建设绿色之城、生态之城、清洁之城。

思路三:优化生活品质环境。解民生问题之难,建品质西安之城,着力破解减霾难、治堵难、治脏难、办事难、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养老难等九大民生难题,让市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全力推进“三廊两轴两带一通道”和“八大平台”建设

总体思路: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3个万亿级优势产业。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节能与新能源汽车6个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支持文化、旅游、现代物流、金融4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建设30个“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特色小镇,形成支撑西安大发展、大突破、大跨越的新增长极。

布局一:“三廊”,就是建设以高新区为引领的科创大走廊,打造“创新增长极”;以经开区为引领的工业大走廊,打造“工业增长极”;以曲江新区为引领的文化产业大走廊,打造“文化产业增长极”。建设以高新科技金融区的金融“金三角”,打造“金融增长极”。

布局二:“两轴”,就是建设延伸纵贯西安钟楼南北方向的古都发展轴;建设串接西咸新区沣镐遗址的新区发展轴,打造“服务业增长极”。

布局三:“两带”,就是建设秦岭北麓和渭河文化生态旅游带,打造“绿色增长极”。

布局四:“一通道”,就是建设以“国际港务区+空港新城+?灞生态区”等区域为依托的对外开放通道,打造“开放增长极”。

布局五:“八大平台”,就是深化开放平台建设,发展开放经济;深化创新平台建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深化军民融合平台建设,发展先进制造业;深化金融平台建设,发展金融产业;深化文化平台建设,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深化城市功能平台建设,发展商贸服务业;深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发展民营经济;深化特色小镇平台建设,发展特色经济。

2024年最新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