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引领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问题【多篇】

更新时间:2023-07-15 14:37:08文/高考志愿库

在教育引领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问题一

如皋市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推动基层党组织宣传、引导、发动群众,切实筑牢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一是加强思想引领,强化群众的思想归属。筑牢党员干部思想基础,推进干部在线学习平台提档扩面,切实提升广大党员干部领导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加强基层理论宣传教育,落实各级党组织抓党员教育管理的主体职责,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和党员集中培训。强化广大群众拥党教育,组建大学生村官宣教团,积极开展“微型农课”、“党员故事会”、“田间课堂”、“红色广播”等活动,创新实施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群众机制,通过6286户党员中心户“在家做党建”,宣传引领广大群众,将教育引导群众工作落实到神经末梢。

二是改进工作方法,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延伸拓展党建?新农村频道、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党员手机报等信息化阵地的覆盖纵深,加强“农宝网”、“网上村村通”、“大学生村官为农服务信息室”等功能建设,鼓励基层单位因地制宜探索网络党支部、QQ群、微信、短信群发等信息化手段,使网络成为教育引导群众、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辅助手段。持续深化“三理工作法”,建立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平台互通机制,健全完善“进村入户走访”、“接待群众说事”、“联系群众帮扶”、“党群议事反馈”、“服务群众考评”“五项制度”,通过“民情日记本”、“为民服务卡”、“党群服务台”等服务载体,引导党员干部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心保障群众权益。

三是激发群众参与,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扩大基层民主,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健全“四方商谈”、党员权利保障制度、党内民主选举制度、党委议事决策制度、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等制度,使推进民主建设的过程成为组织和教育群众的过程。引领群众志愿行动,7983名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或工作所在地的村(社区)报到,覆盖村、社区221个,认领志愿服务项目4162项,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达3.2万余人次,努力构建“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普通党员以身作则、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开放式志愿服务格局;建立村域“一综多专”服务队伍2206支共计7411人,为村(居)民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邻里照看、健康义诊、心理疏导、便民维修、家政服务、文体活动等志愿服务。

在教育引领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问题二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教育人,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根本任务。我们党历来把思想理论教育作为党建的首要任务。近日,围绕当前基层理论学习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到县直和乡镇进行了调研。从调查情况看,各单位正在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的新高潮正在兴起。但不容忽视的是,也有一部分单位一部分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教育资源的相对滞后,严重影响着理论学习的进一步深入,应当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理论学习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思想上,存在三种错误认识,缺乏热情和动力,学习自觉性不高。一是认为经济建设是中心,有了实绩,理论学习可要可不要;二是认为基层工作头绪多、压力大,很难抽出时间学习,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较为明显;三是认为工作做好了,理论水平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2、学风上,存在三种错误做法,缺乏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的效果不明显。一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按本本办事;二是学习时满足某种需要,急用急学、断章取义、各取所需;三是为学而学,走形式,摆花架子。

3、组织上,存在三种倾向,缺乏科学的组织,学习效果不大。一是注重时事和热点问题,忽视理论系统学习;二是热衷阅读报刊杂志等的形式,缺乏调查研究等方式的创新;三是管理部门多,考核部门少。

4、管理上,存在三个薄弱环节,缺乏系统的管理,压力不够。一是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没能真正将理论学习情况列入领导班子年度工作和领导干部个人工作进行考核;二是管理制度不完善,理论学习考试、考核、奖惩制度不规范,导致学好学坏、学与不学一个样;三是执行力度不够,按章办事不够。

5、培训资源上,存在三弱,缺乏有效的培训平台,培训效果不明显。一是培训规模弱。学习培训主要依靠党校,而且党校基础设施落后,教学手段装配滞后,教学科研能力不强,导致与培训干部群众的要求远远不相适应。二是培训队伍弱。目前,主要培训基地县委党校师资力量奇缺,只有9名教师,且平均年龄在48岁以上,还有3名马上退休,培训活动偏少。三是培训的经费保障弱。理论学习的经费短缺,尤其在乡镇农村,几乎没有学习培训专项费用,导致学习活动难开展、难组织。

二、原因分析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认识片面,理论学习自觉性不高。有的认为学习是“软指标”,完成工作任务是“硬指标”,学多学少,学深学浅一个样;有的认为“学过了”就差不多了。加上制度不规范,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有些单位的理论学习放任自流,使之该项工作处于“三无”境地(无人抓、无人管、无人查)。

2.方法不活,理论学习创新性不够。部分同志认为理论学习无非是念念文件,读读报纸,讲讲道理;部分单位认为学习就是办班,老师讲,学生听;有的单位上级部署就是“圣旨”,只学不做,打击了理论学习的兴趣;更有甚者是为图声势,求虚名,营造“轰轰烈烈”的气氛,应付检查。

4、制度不完善,理论学习保障性不力。对理论学习软性制度规定的多,硬性保障制度少,理论学习强制力不够。理论学习的经费奇缺,尤其在乡镇农村,几乎没有学习培训专项费用,导致学习活动难开展、难组织。

三、对策

1.提高认识,在思想上增强自觉性。搞好干部理论学习教育,要在方法上创新、载体多样,以此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改变过去强制性、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寻求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减少学习“规定动作”,增加学习的自主性,把个人自学与集体辅导、报告会、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讨论会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要优化教育手段,用网络学习代替开会;用观看光盘来弥补报告会的局限性,以此增强理论学习的吸引力。

2.适应需求,在内容上体现系统性。理论学习就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要有理论学习的指导意见、、学习参考专题,从内容上要体现系统性。内容上要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要联系本单位工作实际,在学好上级布置的重大理论学习内容和课题后,进一步加强法律、技术等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分类施教,在对象上突出层次性。理论学习教育应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对群众、一般干部、领导干部都要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和学习内容,在学习方法、时间上也要各取所需、因人而宜。

4.联系实际,在效果上讲求实效性。理论学习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把理论学习与统一思想、保持一致结合起来;二是把理论学习与科学决策、解决问题结合起来。要适时进行前瞻性的谋划和现实性的务虚,注重以决策对象为中心,从理论高度上进行分析、研讨,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三是把理论学习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渗透到调查研究之中,把实际问题“带”上来,使理论学习进一步指导实践。

5、典型示范,在方式上实行多样性。结合建设学习型组织活动,培植、发现认真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先进集体、个人典型,尤其是用身边的典型现身说法,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辐射感召作用,营造学理论、用理论的浓厚氛围。

6.健全机制,在制度上确保长效性。加强制度机制建设是促进理论学习、提高学习成效的必然手段。要完善理论学习制度、检查督查制度、考勤制度、经费保障制度,使理论学习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应出台相应的政策,设立专门的学习培训专项资金,并把学习培训经费纳入到财政预算当中。完善资源整合,健全培训基地建设,加大经费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把教育、职校、远教等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健全领导责任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协助抓。形成定性与定量、考试与考核、学习与应用相结合的运形机制,将理论学习情况及成果运用,纳入年终乡局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纳入各部门、各单位平时创先争优工作目标,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主要依据之一,变软任务为硬指标,变随意学为规范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真正使理论学习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知识经济时代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和做好各项工作的坚实基础,成为解放思想、开阔思维、完善决策、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的强大思想动力。

在教育引领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问题三

一、当前我们在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观念淡薄。少数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甚至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工作中不踏踏实实为群众做事,而是为自己着想、为政绩着想,群众利益与地方发展发生矛盾时,不能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一些党员干部把自己甚至把党放在了群众利益的对立面,如某地一领导面对记者采访时竟质问“你们究竟是为党说话,还是为群众说话”。

(二)工作方法落后。*条件下,社会阶层多元化,群体利益多元化,利益冲突增多,解决难度增大。面对新情况、新形势,一些党员不加强学习,缺群众工作的本领,思想意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方法简单粗暴,喜欢命令式强迫群众服从。在信息化背景下,有的党员缺乏运用法律手段和舆论手段来动员、组织、指导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在少数基层党员中出现“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说不到一起去”的现象。一些人觉得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面对复杂的群众问题束手无策,无所适从。

(三)不会协调群众利益。过去的群众工作,主要是围绕政治问题展开,政治利益居于中心地位。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则主要围绕经济问题展开,经济利益居于中心地位。群众与地方政府、群众与企业以及群众间的利益冲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更为复杂。少数党员干部不会协调群众利益,在遇到复杂的群众问题时往往采取“拖、躲、捂、推”的办法,既:遇到难题绕着走,任期一到,拍屁股走人,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群众前门来,领导后门溜,群众烦心事,一躲了之;怕暴露问题,影响升迁,掩盖矛盾蒙混过关;对群众的诉求推来推去、转来转去,让群众跑来跑去。

二、群众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具体分析来看,这些问题的存在有以下原因。

(一)理想信念不坚定。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之所以能由小变大,由少变多,由弱变强,是因为我们老一辈的共产党人有着坚定的信念,为广大穷苦百姓打天下,谋福祉。当我们党执政60年后,党内少数领导干部,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忘记了我们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忘记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极少数党员干部更是见利忘义,贪污腐化,鱼肉百姓,站到人民的对立面。

(二)作风飘浮脱离群众。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深入基层的扎实工作作风。一些干部工作在县里住在市上,或者工作在乡镇住在县城,下基层也是车来车往,蜻蜓点水,干部不认识群众,群众也认不到干部。有的党员干部把群众工作作为负担,觉得群众素质低打交道麻烦,看见上访群众就头痛。遇到群体性事件,就束手无策,举措失当,驾驭不住局势。一旦为群众做了点应该做的事就大肆宣传,自以为是。群众形象地说:交通便利了,干部离群众反而更远了;通讯发达了,干部和群众的交流反而更难了;干部文化水平高了,群众工作水平反而降低了。

(三)工作目标错位漠视群众需求。发展是第一任务,但也不是经济繁荣了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如今经济发展了,一些地方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却降低了。一些基层党委政府在抓发展时牺牲本地的生态环境和群众利益,甚至漠视群众利益,与民争利。所以有识之士指出:干部在GDP的迅速增长中陶醉,而群众却在安全感和幸福指数的不断下滑中埋怨。当前,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更加强烈,希望党和政府化解他们因收入差距拉大导致的被剥削感,不公平竞争导致的被侵害感,社会保障有限导致的不安全感。作为执政党,我们不能回避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

发挥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作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全文】

最新在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问题

党支部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方面深度解读

关于在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方面的问题

关于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方面问题

最新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方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