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州:走出一条生态绿色脱贫发展之路
这次“两会”与以往不同,面临着“十二五”收官、“十三五”开局的历史节点,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报告》在总结取得来之不易发展成就的同时,高度概括了“十二五”的发展成就,集中体现了我省跃上四个新台阶:概括为我省的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基础设施建设跃上新台阶,生态文明建设跃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非常符合省情和实际。
从果洛州建设发展看,在“十二五”发展期间,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报告》中提到果洛机场校飞就是一个例证,果洛也有幸成为全省“一主六辅”民用机场格局中的一部分,果洛境内的花久高速公路在也将实现通车。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去年开始实施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就是从玛多园区开始,大约占2万平方公里,这对以后生态文明建设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报告》中提到的重现“千湖奇观”,就在我们的玛多县。
虽然从全省来说,果洛州群众的收入增幅还比较小,但也整体实现了翻番,老百姓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改善。此外,果洛州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在广大牧区,大多数村庄都建立了牧业合作社,趋势很好。《报告》中每一项安排,都将促进果洛州的进一步发展。
对果洛州来讲,我们必须明确“扶贫攻坚”的任务,目前果洛贫困程度比较深,结构比较单一,城镇率也比较低,面临的压力比较大。但在推进城镇化率,结合脱贫攻坚,果洛遇到了历史性的机遇。
结合“十三五”发展目标和当前的经济形势,在“131”总体发展要求指导下,果洛州要适应结构优化的倒逼优势,做好原产地和有机绿色无公害的认证,打响高原有机富硒等品牌。要大力发展特色有机品牌农牧业,突出生态引领作用,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让果洛的绿色生态产品有市场、有平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我很振奋,非常实在,富有战略性、针对性。过去的一年,我省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迎难而上,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使我省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无论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民生改善,产业的转型升级,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就,按计划超额完成了任务。总结我省“十二五”以来的成就,既全面,又准确。我省持续推进“三区”建设,从全国的角度来说,青海根据自身的定位,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作出了必要的贡献。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破解了发展的瓶颈问题,改善了人民的出行居住条件。
《报告》同时规划了未来五年的美好蓝图,目标和举措方面体现了青海实际,目标和任务方面也体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果洛州将进一步贯彻落实《报告》的要求,按照目标任务和要求,一是坚持“生态立州”,继续强有力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治理和建设方面,有力度高质量地推进,按时按标准完成任务。有效地实施三江源二期工程,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推进环境连片整治,控制生态污染。
此外,果洛州还要一步一个脚印,推进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坚持“生态红线”不动摇,把生态投入与效益挂钩,发挥投入的作用,科学合理地保护生态环境,履行奖惩措施;并抓住机遇,大力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发展瓶颈,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抓好生态特色经济发展,重视特色资源、民族工艺品、旅游和文化产品的开发,特别是要高起点规划旅游工作,推动旅游业发展。在民生改善方面,下大力气抓好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改革,最后还要坚持推进扶贫攻坚,让生态农牧业发展、特色旅游业等与扶贫攻坚结合,走出一条生态绿色脱贫发展之路。
海东:努力为全省经济建设作贡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十二五”期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同时对“十三五”规划做了重点说明,明确了“十三五”开局第一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并围绕着发展目标,重点从六个方面作了安排部署。这些部署,都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大政方针紧密结合,同时也继往开来地紧扣青海工作、青海实际。
几个数字反映了我省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孕育,在释放。去年,全省的民生福祉得到改善,新增城镇就业达到了6.2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118万人次,特别是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GDP的增速。这些数字,都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到的“海东核心片区建设全面推进,产业园区发展取得明显突破”既是海东城市建设和产业园区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对我们的鼓舞和鞭策。
海东市在“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也实现了上台阶式的发展。去年,海东市经济总量达到384.4亿元,较“十一五”末增加了2.2倍。“十二五”期间,海东市经济年均增速是16.2%,在全国范围内也算是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为44%,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950个亿。
“十三五”期间,海东市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努力,按照省委确定的“131”发展战略,要实现和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海东市的经济增速确定在10.5%,我们希望用五年的时间,使得海东市的人均GDP水平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同时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要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十三五”的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要达到15%,也就是要在现在的基础上,增加至4500个亿以上。这些目标既和省委提出的海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要求契合,也是海东市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和“十二五”成就的评价全面中肯、实事求是;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回避矛盾和问题,体现对党、对人民、对青海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体现了我省现阶段发展的实际。在为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坚实基础的同时,也对促进海东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海东市将继续抓好“黄河彩篮”现代菜篮子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建设好民和总堡、马场垣、乐都引胜沟、互助塘川、平安白沈沟等规模化蔬菜生产基地,积极培育一批高原特色、绿色有机、富硒健康的优质农产品,形成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农业发展示范辐射高地。依托“粮改饲”工程,种植饲草115万亩,加工转化率达到30%,建成运营平安索尔干、循化喀纳斯等5个生态牧场,扶持发展家庭牧场1500户。
突出“产城融合”定位,将化隆巴燕?加合市级经济区、循化清真食品(民族用品)产业园纳入海东工业园区统筹发展,形成“一区六园”新格局,努力打造一个千亿元、三个五百亿元、一两个百亿元产值产业基地,将海东工业园区打造成海东市的核心增长极。推动比亚迪公司锂电池、旅游房车生产线等重大招商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加快青海正能、青海明阳3D打印环保材料、管廊设施制造等项目建设进度,完成工业投资150亿元以上。同时,组建“青海海东轻工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支持海东市轻工项目及产业基地建设。加快互助绿色产业园、循化清真食品(民族用品)产业园、化隆群科新区绿色(清真)产业园建设发展,把循化、化隆两个清真产业园打造成具有区域影响力和高原特色的现代化清真产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