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活动小结【1】
5月10日早上,我班的庆5.12母亲节活动在热烈欢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了。现针对本次活动做如下小结:
活动效果:
今天教学活动幼儿知道了5.12母亲节,活动氛围非常的热烈、愉快,利用班级特色:折纸,建立给幼儿祝福自己妈妈送礼物的平台,制作了美丽的折纸花朵,送给自己妈妈当礼物。幼儿结合之前学习过的折纸基础,愉快的制作了今天的礼物,母亲节的礼物不仅激发了幼儿的折纸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幼儿关爱自己妈妈的思想。
家长反馈:班级的活动组织形式很适合小班幼儿,可以经常开展此类活动,不仅提供了孩子动手制作的机会,还培养幼儿大胆的表达关爱他人的情感。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主题活动,希望大家幼儿学会感谢妈妈、关爱妈妈,但这并不是说只有在母亲节这一天才要特别去关心妈妈,最后,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健康快乐,也祝福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美满。
母亲节活动小结【2】
5月6日(下午15点??16点)我们开展了一次母亲节亲子活动。本班有幼儿32名,当天实到29名幼儿,来了27名家长,有两名幼儿的家长因工作繁忙无法请假,所以不能来幼儿园陪伴幼儿一起来度过这个愉快的母亲节亲子活动。虽然那两名幼儿的家长没有参加活动,但是苗苗班中的27名家长都非常的热心去帮助老师照看这两名幼儿。
本次开展的亲子活动主要是以游戏为主,加强幼儿与妈妈之间的那种亲密感,让幼儿能够亲身的去体验帮助妈妈和妈妈们一起活动的快乐。我们第一个游戏是“搭高楼”,加强幼儿对妈妈们得信任,宝宝的小脚踩在妈妈的大脚上,妈妈抱着幼儿的腋下大步向前走,然后走到终点,让幼儿自己抱起泡沫积木,在和妈妈一起走回来,一起动手搭高楼,看哪个团队搭的最高,哪个团队就获胜,这个游戏同时也考验了咱们的团队意识。每一个妈妈们都在绞尽脑汁要把自己团队的高楼搭的越高越结实,体现了互帮互助的意识。
母亲节活动小结【3】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父母关爱的海洋中。父母的爱,就像一座山,博大而宽厚;父母的爱,就像那树根,坚定而深沉;父母的爱,就像那百花酿成的蜜,馨香而甜蜜。
我们感谢父母,是他们领我们来到这勃勃生机的世界。我们感谢父母,是他们在每一分每一秒都跟随在我们身边,对我们细心的呵护与照顾。太多太多的感谢,说也说不完,他们永远都是我们的引导者,永远在我们的身边关心我们,爱护我们。当老师说“这个周日是母亲节!谁知道母亲节是谁的节日吗?”我们中班的孩子都知道这是“妈妈的节日。”当说了一些我们要如何爱我们的妈妈,为妈妈做一件事的时候,有孩子表示:“老师,那爸爸的节日是什么时候?”当老师说父亲节是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时,有些孩子马上说,我要为爸爸做好多事,给爸爸洗衣服,送爸爸妈妈礼物。原来孩子们都记得自己的爸爸妈妈。
通过感恩活动,家长眼中的孩子又有多少改变呢?有不少家长觉得孩子脾气好多了,变得孝顺了、懂事了,比以前主动并坚持做家务,关心和体谅父母,会说谢谢;有些家长表示孩子比以前有爱心了,知道体贴父母、孝敬父母,知道要感谢身边对自己付出过的人,一点点事也算;有些家长感到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对许多方面有了新的认识,能主动和父母谈心里话,孩子与自己更亲了;有些家长反映孩子以前不敢参加一些活动,现在能积极参加,能主动与他人沟通交往,和同学增进了友谊。许多家长认为,通过感恩辅导活动,孩子说感谢的话多了,而且不是扭扭捏捏、应付了事,而是大大方方、发自内心地说出感恩的话。
通过感恩活动,家庭关系也因之更融洽了,对于孩子们的感恩行动,家长是看在眼里,喜在眉梢,乐在心里。一股爱的暖流在家庭成员之间流淌。活动使队员滋长了热爱父母的情结。
要搞好“孝敬父母体验亲情”活动,还有赖于家庭与学校同步协调,家长与教师携手合作,家校密切配合。那么,家长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感恩父母呢?首先,家长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养育之恩。俗话说“知恩图报”,只有知道了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和关爱,孩子才会产生感恩报恩的意识。如果孩子意识不到父母的付出,怎么可能产生感恩之心呢?第二,家长要让孩子亲身体验一下辛苦。多吃苦,孩子才知道感恩。孩子光知道父母给我吃,给我用,如果体验不到关怀和爱等情感,认为那就是父母的义务,是理所当然的,也不会产生感恩的心。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指导孩子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体验父母的辛劳。第三,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长应对自己的父母的付出表达感激之情,经常说出自己最感谢的人或事,给孩子做个感恩榜样。做父母的如果不敬不孝,不关心和感激上一代人,孩子耳濡目染就会效仿父母的不良行为。当然,家长还应经常对孩子表达感恩,感恩孩子让自己有机会体会为人父母的幸福,感恩孩子给自己带来无限的快乐和希望。第四,对孩子感恩父母的想法、言行,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许多孩子向父母表示“您辛苦了”的时候,父母往往说“你把学习搞好了就行了”、“孩子你不用这样”……这就把孩子自发的感恩之心给扼杀掉了。家长要给孩子表达感恩、关爱父母、回报父母的机会,要乐于接受孩子的感恩、报恩、施恩,并不忘向孩子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