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领袖1935观后感600字

更新时间:2023-07-07 00:14:10文/高考志愿库

 【领袖1935观后感600字一】

潇湘电影集团等单位联合推出献礼电影《领袖1935》于昨日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举办了隆重的首映意识。演员吴京安出席了此次活动,在谈到本片的意义时吴京安介绍说,这部电影充裕了“长征精神”的核心,观摩它是一场精神的“朝圣”。

活动当天,吴京安身着蓝色空军军装亮相人民大会堂,身姿挺拔、精神抖擞。吴京安在本片中饰演时任中华民国领导人蒋中正,时隔十四年再塑蒋中正,立体、真实而非脸谱化。在电影《领袖1935》中再演这个角色时吴京安感慨“时间在变,现在人们对历史、对于曾经给予真实和中肯的评价,今天再现蒋介石可能和那个年代不一样。随着一些史料的披露,一些历史真相的还原,我们脑子里渐渐浮现出不是那么脸谱化的蒋介石,从而本次出演的蒋介石在艺术的变现上也赋予其领袖气质。”在发布会最后,吴京安说:“电影《领袖1935》好片子,里面有精神、有信念、有意志,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领袖1935》由潇湘电影集团导演周琦、西北电影集团导演马德林共同执导。该片讲述了1935年初,当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华北,民族矛盾集聚上升之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冲破国民党蒋介石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完成北渡长江领导民族抗战的伟大转折,再现了万里长征中取得决定性胜利阶段波澜壮阔、风云翻卷、艰苦卓绝的壮丽历史画卷和英雄史诗。

【领袖1935观后感600字范文二】

2017年4月13日我局组织观看了电影《领袖1935》,《领袖1935》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所拍摄的电影,讲述了在1935年初,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华北,民族矛盾急剧上升之时,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冲破国民党蒋介石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完成北渡长江,领导民族抗战的伟大转折。再现了万里长征波澜壮阔、艰难卓绝的历史画卷和英雄史诗。电影谢幕后,我却不禁在心中思考,为什么工农红军在当时条件如此恶劣、经济如此贫穷、装备如此落后的情况下能够冲破国民党优良装备的几十万军队,除了毛*用兵真如神的战术思想外,更为重要的莫属中国共产党全党全民族的团结一致了。

在影片中,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以*、*、朱德为首的工农红军部队积极讨论,献言献策,直言献谏。私底下,是感情真挚的好哥们,工作上,是能红脖子讨论战术的工作拍档。每个人都秉着为大局好,为工农红军好,为人民的好的信念积极工作,认真努力,决议一旦做下,也能团结一致,忠贞不二地向着规定的目标进取。最终以简陋的装备、朴素的军队夺得了诸多战机。

而反观国民党军队坐拥几十万大军,办公条件高档,作战装备完善,理应获得压倒性的胜利,然而却并没有。究其原因,就在于国民党军队不团结所致,从上至下没有统一的信念,在作战中,蒋介石命令部下调转士兵守卫即将被攻陷的城池,部下竟因为担心自己的老巢没有士兵会让自己陷入危险,暗中背叛军令,不调遣军队予以支援,最终导致国民党失去了重要战略地。

团结就是力量,就如一支交响乐团,再完美的个体如果组合在一起不团结合作,各自按乐谱演奏,那音乐必然是杂乱无章,毫无悦耳之音。相反,个体若都能听从总指挥,团结合作,相得益彰,那这样演奏出来的曲子才能通人耳蜗,沁人心脾。

【领袖1935观后感600字范文三】

革命历史影片《领袖1935》在众多表现长征题材的剧目中,可谓独树一帜。既真实再现我党在民族矛盾和外敌侵略中,领导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这段光荣历史,同时,也栩栩如生地刻画了我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做出正确选择的历史进程。综观此剧,称得上是一部“小视角”凸现“新创意”的红色影片。

大银幕里表现长征的作品有很多,《万水千山》《突破乌江》《金沙江畔》《四渡赤水》堪称同类影片中的经典。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把镜头聚焦于广阔的战场,以宏大壮阔的战争场面去表现领袖人物的指挥若定和工农红军的英勇。与这些经典影片相比,《领袖1935》却别有一番新意,它在反映工农红军艰苦卓绝长征史的同时,着重表现我党由弱到强及领袖产生的过程。

导演周琦曾说,在拍摄完《通道转兵》后,一直想拍一部“不一样”的长征影片。 《领袖1935》颇为切中他的初衷,影片以*的视角,采用现实与回忆穿插的非线性叙事方式,讲述他与*之间的革命情谊。这种表述方式既最大限度地还原了红军长征中那段峥嵘历史,同时也以亲近、自然的风格,展示了我党领导团队中由分歧到肯定再到全面认可领袖的曲折经历。这种视角虽小,但小中见大,以独到的创意诠释着一个重大的主题,让观众随着*的讲述和回忆,完成对革命领袖多维度的精神塑造。影片不仅突出革命领袖在面对国内革命斗争和抵御外敌入侵时的高瞻远瞩,还集中展示了他在军事斗争中高超的指挥艺术。尤其是对领袖患难爱情及与普通战士、百姓鱼水之情的刻画,让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温暖有机交融在一起,把一个革命领袖心怀天下,与人民同甘共苦的优秀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更为难得的是,影片的新创意还表现在领袖人物产生的过程中,完全是本着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原则,做到客观如实地再现。比如围绕着“要不要攻取打鼓新场”一幕,有争论有分歧。但*力排众议,从战略的高度予以分析,最终说服了领导集体,使红军避免了一次无谓牺牲。事后证明,这一决策完全是英明的。在这一过程中,影片对领袖人物的处理一抑一扬间也颇见功力。争论和怀疑是“抑”,耐心细致地说服和高层领导知错就改是“扬”,这种强烈的艺术对比,不但符合历史事实,也生动传神地映照出革命领袖坚持真理的精神品质。

影片的新创意还在于把镜头延伸到革命领袖面对艰苦环境谈笑风生吟诗对阕上。这种诗情画意般的处理,称得上是点睛之笔,不但让领袖的风采更加圆润丰满,也使影片从表现残酷战争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的氛围。

如果说《领袖1935》从众多表现战争大场面的长征影片中闪现亮点,那就是从一个小视角展现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一段史诗,拓展了长征题材的创作维度。这也给更多的电影工作者一个启迪,红色电影不一定非要把焦点全力聚集于革命战争一线,讲好硝烟之外的故事,同样也能推陈出新,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好评。

【领袖1935观后感600字范文四】

看了首映式,导演和演员们都很敬业让人钦佩,刘劲老师因为拍戏腿骨折了还坚持到场,真正是被长征精神鼓舞!

片子本身重点讲的是毛*在遵义会议后逐步提高指挥艺术,指引红军脱离了四面被围的险境,既打赢了多疑的蒋介石,也赢得了党内一致的认可!毛和蒋在战争指导上的对比,处理的很好,有时让人拍案叫绝,不得不感叹领袖的高瞻远瞩。

片中还有党内一开始质疑毛的领导能力和个人性格的情节,在周的努力调和及战局的逐步扭转下,众人逐渐认可了毛的领袖地位。

不满意的地方有三点,蒋介石贵阳被红军惊吓一节,与前面坚定主张“攘外必先安内”时判若两人,反差太强烈,想来真实情景中蒋未必如此不堪;贺子珍生下孩子后没给毛看一眼就送到了老乡家里,虽然是历史事实,为了表现老一辈革命人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气概,但影片中出现的太突兀,前情后果都有点让人不易接受;最后突破金沙江后随军的孕妇要生孩子,红军战士为了争取宝贵时间而英勇牺牲,历史上确有其事,很可歌可泣,但片中展现时又是让人感觉太跳跃,很好的题材反而没达到应有的效果,放在表现领袖的这部片子中是否合适,我觉得也该思考一下。

演员里戏表现得最好的我认为是刘劲老师和吴京安老师!也很荣幸散场后能和刘劲老师合了张影!

2024年最新领袖1935电影观后感

领袖1935观后感800字范文精选

领袖1935观后感1000字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