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是一部很好的教育节目,那么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是高考志愿库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朗读者第八期观后感,欢迎参考~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只是要你苦苦地等待,等到那愁煞人的阴雨,勾起你的忧伤满怀,等到那酷暑难捱,等到别人不再把亲人盼望……”
在央视4月2日晚播出的《朗读者》中,演员张国强和在非洲马里壮烈牺牲的维和英雄申亮亮的战友们,一起为申亮亮的母亲杨秋花朗读诗歌《等着我吧》。申亮亮的父亲、母亲、姐姐来到现场,一起聆听这首感人心扉的诗。
受伤战友司崇昶:深情回忆亮亮生命最后时刻
在节目中,节目主持人董卿介绍,从1990年开始,我国开始派军事力量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当中。到目前为止,我国派出的国际维和军事人员超过了两万人次,为推动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作出了贡献。2017年,中国赴马里维和行动的全体官兵被联合国授予和平荣誉勋章。
几位参与马里维和行动的申亮亮的战友也在该节目中亮相。其中,司崇昶一腐一拐地来到现场。董卿介绍,司崇昶赴马里执行任务时受伤,现在还在康复中,所以,他无法长久地站立。
“有去了回来的,有去了没有回来的。”董卿声音低沉地说出这句话后,镜头对准了申亮亮的父亲申天国,他的眼睛红了、湿润了,明显在努力压抑着自己的悲伤。和去年相比,他又老了一些。
董卿接着说,司崇昶在5月31日执行任务时受伤了,他的战友申亮亮却牺牲了。
“我每次想到这到心里特别不舒服,因为我失去了一个战友、兄弟。我记得,那里马里时间5月31日2时50分左右,我和申亮亮执行站岗任务,一辆皮卡围着我们营区绕行两圈,开到离我们营区有200多米的一个小土包时,突然加速。这时候,亮亮就喊话制止,然后就指挥我开枪射击。这辆皮卡撞上营区外围的一个沙箱后翻车、着火。亮亮一把把我推了出去。他说: 司崇昶,你快撤。我说:咱俩一块撤。亮亮说:我是主哨。 然后,他一把把我推了出去。当时就爆炸了,我被炸飞、昏迷了。”司崇昶含泪讲述那让他终生难忘的一幕。
节目播出后,陆川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早在一年前董卿就邀请他出任这档节目的导演,但因为自己太忙,只是以策划身份参与了部分幕后工作。后在董卿的说服下,他第一次走上舞台朗读文章。
关于董卿
陆川说他和董卿很早就认识,但通过这次合作让他对董卿刮目相看。“董卿真的是博览群书,当之无愧的才女,而且她内心有一种情怀。”陆川透露,董卿一年前找他表示要做《朗读者》时,他很担心节目会不会有收视率,因为那时候类似“跑男”这样的节目非常火爆。“我说做一个严肃的、深情的东西,会不会完全没有人看?她说她也有点担心,但她觉得得去做这事儿。直到今天节目做出来反响这么好,我看节目的时候挺感动的,我觉得她这种坚持真不容易。”陆川认为,董卿在节目中的表现非常完美,她本身对文学、对文章的见解,还有内心对知识、对真相的尊重,是这个项目的一个DNA。如果没有她的话,这个节目可能不会这么完美。
关于电影
作为《朗读者》节目特邀的策划人员,陆川说他平常从来不朗读,特别怕在镜头前面做事,会非常紧张。但最后还是经不住董卿的劝说,把第一次朗读献给了董卿和这个节目。陆川表示,在董卿的启发下选择《藏羚羊的跪拜》这篇文章,是为了致敬电影《可可西里》,因为拍《可可西里》对他影响重大:“如果我没有拍《可可西里》,可能也不会有《南京南京》和《王的盛宴》两部电影。对生和死的那种探讨对我的信仰和我整个人的触动很大。”这些年来,陆川既拍《可可西里》《南京南京》这样的纪实片,也拍《九层妖塔》这样的商业片,去年还拍了《我们诞生在中国》这样的纪录片。陆川说,其实他一直没有把电影当做职业来对待,只是想通过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切面去切入生活,去展现不同的人性。
关于动物
通过拍摄《可可西里》和《我们诞生在中国》两部电影,陆川走进了野生动物保护的圈子,认识了很多野生动物保护组织者、志愿者以及科学家。“我在拍摄过程中感受到很多东西,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改变了我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习惯。比如我见到穿皮草的人,都会跟他们说动物保护的话题;以前我挺喜欢象牙雕刻的艺术品,现在都敬而远之;以前喜欢看马戏表演,现在觉得这是有悖于自然法则的残酷事情”。
关于阅读
陆川说他看的书很杂,喜欢看一些跟自己的生活有距离的书,比如最近在看顾城的《南明史》,之前在看《谢觉哉家书》。还有一些以前看过的老小说,比如《绿化树》、陆文夫的《美食家》、威廉?戈尔丁的《蝇王》。陆川表示,看小说对他来说是一个爱好,并不一定把小说拍成电影。相反让他有转化成电影冲动的,不是文学作品,往往是纪实报告文学或者新闻报道。
《朗读者》总导演之一刘欣曾说,这不是一档读书节目,强调的是情感,不是孤立地读一篇文章,而是挖掘文章背后的人和事。
录制《朗读者》录制《朗读者》
如果说“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那朗读,大概是门槛最低的艺术形式。这项人类几乎天然习得的技能,因为电视节目《朗读者》的热播,被带到我们的面前。当我们在谈论朗读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王明军,近日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
《朗读者》总导演之一刘欣曾说,这不是一档读书节目,强调的是情感,不是孤立地读一篇文章,而是挖掘文章背后的人和事。看了节目,最打动王明军的不是濮存昕[微博]这些名人,而是那几个无国界医生的从容淡定,那对来自成都的普通夫妻的文艺生活,还有老翻译家的率真与深情??那些普通人。
王明军笑言,最初很担心节目会找一堆明星,变成明星朗诵会,现在看来多虑了。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节目不能用力过猛,不要变成朗读版的‘艺术人生+感动中国’。朗诵是一个往里走、走向内心的过程,是个让人安静而自得的过程,而电视手段又不得不往外走,让更多人共鸣就不容易安静。当然,这样的节目,有总比没有好。”
节目组还在杭州设置了移动“朗读亭”。一天,一名75岁的老奶奶在亭子里读了老伴给她写的情书。那天是他们结婚50周年的纪念日,病床上的老伴用唯一能动的手,把圆珠笔绑在手臂上,用了两个小时,给妻子写了一封歪歪扭扭的情书。这份别人难以辨认的书信,老奶奶每一个字都背得出。走出朗读亭,她泪如雨下。
王明军说:“声音有色彩、有温度、有个性,能直扑人的心灵。声音的意义在于人类情感的唤起,营造一个更加鲜明的意象。朗读一定要回到具体的人、具体的故事。哪怕你不专业,读得不顺、有口音,但那是从你心里发出来的声音,与你的身体、生活结合在一起,与我们共处的语境产生共鸣。”
有一首歌这样唱:“有没有那么一首歌,会让你心里记着我,就算日子匆匆过去我们曾走过。”歌声总有跨越时空的力量,唤起当年的情感。而在《朗读者》中,96岁的大翻译家许渊冲,讲到自己翻译的第一首诗是因为喜欢一个女同学时,依然露出少年般的笑容。
王明军说,听到一首歌,也许你会想起某个时代,但如果这首歌是某个人当年给你唱的,那就是你的私家记忆与时代记忆的交融。所以,同样的,我们读一篇文章,也能回忆想起当年读的时候,在你身边的那个人、那些事。
王明军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中国古代,文章一定是要读的,甚至“词”这种文学形式,本身就是为了唱;而像“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也说明了朗读的必然。而且,很多文章形式在诞生之初就是为了朗读,比如宣言、公告、诏书,“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古代,无论是关于祭祀还是战争的文章,都是要读出来的。
现在,我们从小学语文,顾名思义,语和文是连在一起的,而且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先语后文??先说话,再写字。只是到了更高年级,除了专业学生,考试只考写文章,朗读就被慢慢弱化,脱离了教育范畴。
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中,朗读变成了纯艺术活动,更多与艺术演出画上等号,不再是口说我心,而是变成了表演。以至于很多年轻人一听“朗读”,脑海中会浮现出那些夸张的表演,“啊!母亲!”“啊!祖国!”
王明军说:“这用行里的话说,就是拿腔拿调。自诩专业的人,一上台,就自然地做出了抒情状、叙事状、激动状。当然,也许他是真激动,但因为有了‘腔调’,就削弱了个性。其实朗读离普通人不远,只是它展现出来的样子离我们远,形式主义带来疏离感。”
《见字如面》《朗读者》等节目的出现,重新定义了朗读。
王明军说:“让朗读重回我们的情感和生活,这是《朗读者》正在寻找和回归的方向,也是这类节目带来的意义,优秀节目的意义也在于引领和示范。对普通人来说,朗读可以随时发生,但在读的同时还要去听,多听一些好的作品,多看一些好的节目。”
至于什么是适合朗读的文章?王明军认为,这与每一个朗读者的认知阶段相关。同样一句“白日依山尽”,小学生和大学生都能读,只是大学生会有更广阔的意境和更深远的想象。王明军不认可壁垒鲜明地把各个年龄段分隔开来,“你怎么知道孩子不能听大人读的东西呢”?
欧阳夏丹读过一套“家庭背景声”,里面收录了罗素等多位名家的文章,关于哲学、艺术、科学、人类社会等。“声音是一种特别好的伴随状态。把这样的朗读作为背景声在家里放,给孩子听,孩子不一定能跟着读,也不一定能听懂,但听着听着,就会进入到他的脑海中,孩子也许会受到影响”。
现在,线上有《朗读者》等朗读节目的热播;线下,也有不少年轻人热衷参与各类独立书店、出版文化机构组织的朗读活动。
在王明军看来,这些活动并非只是大城市文艺青年的专属:“朗读是表达情感的方式,而情感不分年龄与身份。设想,一个打工者,辛苦了一天,突然收到从老家寄来的一封孩子的信,他轻轻读出来,一定会心潮起伏??这是我们人类所共有的感情。不同艺术形式的流行程度不能一概而论,朗读可能无法超越KTV,但随着我们阅读习惯、思维习惯、心理安静程度的增加,朗读会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并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