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登高》是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的第三首。这个单元学习唐代诗歌。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上兼容并包,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些都从不同方面对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诗歌本身的发展也趋于成熟,体裁扩大,诗体完备,诗家辈出,风格多样。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登高》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一首代表性律诗。古人评价它是“杜诗第一”、 “古今七言律第一”,可见其重要位置。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律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学好此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诗歌鉴赏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古诗如浩瀚之海,实现上述目标,让学生自己在诗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应是最理想的选择。
1、叶圣陶先生曾说“诗要反复地读,词要低回地诵”,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分析,在分析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总结鉴赏方法是本课的着力点。掌握方法,分析得更准,理解得更透,读得会更动情,感悟会更深刻,受益会更多。因此,我把学习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作为本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2、学生观决定教育观。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是新课改的精神之所在。师生平等对话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我把教师主导下的多层对话作为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3、教育的本质就是塑造人。让学生从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那种爱国爱民情怀中汲取一点精神养料,是本节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关注点。
综上所述,本节课就是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让学生去感受诗之美,领悟诗之情,学习诗之法。学习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是教学重点,汲取诗人的精神养料是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1、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会多处灵活运用诵读法。“三分诗七分读”,抓住朗诵,也就是抓住诗歌教学的“牛鼻子”。“以声达意”、“以声移情”、“以声传情” 可带领学生较快地走近诗人,走进文本,感受诗情,触摸到融于诗歌中的诗人的情怀。
2、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我在鉴赏诗歌意象,体会情景交融艺术手法时,会运用自主探究法。学生将分组讨论,抓描写意象的关键词并体会其作用,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3、在体会诗歌的悲情美环节,我会恰当运用提问点拨法,指导学生思考,突破教学难点。
4、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影像资料、背景音乐,变抽象为直观,变无声为有声,丰富教学内容。
四、说教学程序
(一)用对联导入。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学生借助对对联的赏析,回味杜甫穷年漂泊的一生,体会杜甫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读书人,忠君念阙,心系苍生的伟大情怀。
(这一设计理念源于孟子所云:“诵其文,读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二)研读课文
1、初读,朗读吟诵,感知韵律美。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懂句意,体会律诗的节奏、押韵的顺畅之美。
2、再读,披词入情,感受感情美。
让学生用一个字概括这首诗的情感内容。(此教学设计是从新课标要求的文学作品应先整体感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出发进行的设计。)
其答案是一个“悲”字,由此辐射出两个问题:诗人因何而“悲”?如何写“悲”?(此问题设计顺势而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三读,展开想象,感悟意境美。
诗的意境由多个意象构成。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是诗歌的灵魂。引导学生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去体验意象,是诗歌鉴赏的关键。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首联、颔联共写了几种意象?(急风、天高、哀猿、飞鸟、落木、长江)分别用什么词描写?是如何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这一问题的设置,是让学生通过体会多个意象所构成的意境,深刻地感受到诗中所弥漫的悲情,从而对情景交融这一手法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这就初步突破了教学重点。)
4、四读,品评词句,领悟悲情美。
诗中有景有情,学生在入境之后,引导学生抓住颈联、尾联的关键词如“悲”“客”“病”“苦恨”“酒杯”等来领悟诗人悲壮而不伤感,愁苦而不消沉的情怀,突破教学难点。
5、五读,感悟朗读,品悟音乐美。
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诵读是涵咏陶冶情操的最佳途径。我将其分三步完成:先自由诵读,用心感悟,借声传情;再配乐朗诵,在悲凉的背景音乐中个别诵读,互相点评,互相欣赏;最后,播放名家范读,在倾听中将诗情融入心田,完成背诵。
(设计意图:古语道:“腹有诗书语自华”,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这一环节的设置,就提高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实现当堂任务当堂完成。)
(三)归纳赏诗之法。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运用的诵读读法、意象分析法、知人论世法等诗歌鉴赏的方法做一归纳总结,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四)课堂练习、拓展延伸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授之以渔”,并让学生及时有效地学以致用,因此我设置一道课堂练习题,用多媒体展示《旅夜书怀》:
1、分析首联“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中“细草”和“孤舟”两个意象的作用。
2、怎样理解“月涌大江流”的内容和意境?
(鉴赏程序相类似,旨在让学生学以致用,不再赘言。)
五、说板书设计与课外练习
1、(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形成以下的板书,这个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更完整的理解课文。)
2、“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一个务实的语文老师应该把学习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课外大量的历练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这节课,我布置了课外作业:
任选一角度,对《登高》进行赏析,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200字左右,完成在周记本上。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一英语新课程实验教科书必修1UnitOne,Thefirst period。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本单元以及本教材的第一节课,本课谈论的是:朋友是不是仅限于人类、朋友的真正含义、如何与人相处的问题等关于朋友的话题。本课涉及的有陈述句和疑问句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掌握和运用等语法要点。学生从初中到高中,来到一个新的学校,同学彼此陌生,不免想起老同学,老朋友。这样的话题正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本课的内容和语法的启发性和实用性都很强,能使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对综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目标
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和使用陈述句和疑问句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2、讨论朋友和友谊。
3、学习掌握本课的重点词汇。
技能目标:1、学会阅读的技能??scanningandskimming。
2、通过谈论朋友和友谊,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解阅读文段,复述故事。
情感态度:1、患难之交才是真朋友。
2、知音难得。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文化意识:认识德国纳粹党。让学生了解那段德国法西斯残害犹太人的历史,使学生在感受外国历史文化的同时自然而然的习得语言。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1、训练scanningandskimming等阅读技能。
2、认识朋友的真正含义以及与人相处的问题。
难点:1、阅读技能的训练。
2、陈述句和疑问句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互相转换(人称的变化、时态的变化、指示代词、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和动词的变化)。
(四)教具
本课利用录音机、投影仪等辅助设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展开话题提供丰富的材料,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法分析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本课采用讨论法,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在读前阶段我就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是不是只有人与人之间才可以交朋友,然后在阅读中通过安妮的日记向学生说明我们也可以与动物及无生命的日记交朋友。在深刻理解、充分训练的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几个与本课有关的话题,展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通过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把语言知识和技能主动转化为交流能力,变苦学为乐学,从而培养学生大胆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学法分析
教务于学。传统教育的弊端是教师“满堂灌”,只重视怎么教而忽视怎样学,结果高分低能的现象十分严重。为了改变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被动状态,我通过创设话题,寓教于乐,引导学生自学、自做、自助、自悟,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用所学语言去实践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感悟体验所学语言的规律,培养语言意识,积累语言经验,形成语言感觉,达到语言运用的目的。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教学过程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英语学习不仅仅是掌握几个单词和句型,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语言来交流思想,办实事。因此我精心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务于新知
一节课的良好开始,对于整节课教学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Warmingup部分我分四步进行:
1、用问问题的形式导入(屏幕显示)。同时板书Unit1Friendship。
Doyouhaveanyfriends?Areyougoodtoyourfriends?
Whichkindoffrienddoyouthinkisthebestfriend?
2、做调查:在Warmingup部分有5个问题,我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屏幕上显示下列表格。
3、调查结果:显示各得分情况所对应的调查结果,让学生自行对照。
Grade1(5分以下)直截了当,做事果断,没考虑不良后果。
Grade2(10分以下)能用更合理的方法处理问题,又不伤朋友之间的感情,但自己的利益有时会受损。
Grade3(10分以上)不伤感情,又能保全自己利益。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朋友之间发生的真实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最后的问卷调查结果让学生兴趣和热情倍增,这样能促使学生很快进入语言学习和探究活动中去,愉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4、学习三句谚语,使学生明确对待朋友和友谊的态度。
Afriendinneedisafriendindeed.患难之交才是真朋友。
Realfriendsarefewandfarbetween.知音难得。
Longdistanceseparatesnobosomfriends.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二)创设话题,教学新知
新课程指出,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管理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合作者。
1、我布置Pre-reading部分的几个问题启发学生对“朋友”和“友谊”进行思考,使学生明确不仅人与人之间可以做朋友,日记也可以成为人们的朋友。接着让学生就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让个别学生回答问题。
接着屏幕显示我补充的问题:
Whydoyouneedfriends?
Whatdoyouthinkagoodfriendshouldbelike?
Doesafriendalwayshavetobeaperson?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本节《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学生在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在了解全等图形和全等三角形以后进行学习的,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又是后继学习探索相似形的条件的基础,并且是用以说明线段相等、两角相等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苏科版教材将“边角边”这一识别方法作为五个基本事实之一,说明本节的内容对学生学习几何说理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在本课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边角边”这一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更主要地是要让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初步领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同时,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基本事实,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此,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2)掌握“边角边”这一三角形全等的识别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条件判别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材重难点
由于本节课是第一次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故我确立了以“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必要条件的个数及探究边角边这一识别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将其发现过程以及边边角的辨析作为教学的难点。同时,我将采用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媒体演示的方式以及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具准备,教具:相关多媒体课件;学具:剪刀、纸片、直尺。画有相关图片的作业纸。
二、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
本节课主要是“边角边”这一基本事实的发现,故我在课堂教学中将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时空,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做”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遵循“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让学生自得知识、自寻方法、自觅规律、自悟原理。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求知欲望
首先,我出示一个实际问题:
问题:皮皮公司接到一批三角形架的加工任务,客户的要求是所有的三角形必须全等。质检部门为了使产品顺利过关,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逐一检查三角形的三条边、三个角是不是都相等。技术科的毛毛提出了质疑:分别检查三条边、三个角这6个数据固然可以。但为了提高我们的效率,是不是可以找到一个更优化的方法,只量一个数据可以吗?两个呢?……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毛毛已提出了这么一个设想,同学们是否可以和毛毛一起来攻克这个难题呢?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既交代了本节课要研究和学习的主要问题,又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求知与探索的欲望,同时也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引导活动,揭示知识产生过程
数学教学的本质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为此,本节课我设计了如下的系列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来揭示“边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这一知识的产生过程。
活动一:让学生通过画图或者举例说明,只量一个数据,即一条边或一个角不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活动二:让学生就测量两个数据展开讨论。先让学生分析有几种情况:即边边、边角、角角。再由各小组自行探索。同样可以让学生举反例说明,也可以通过画图说明。
活动三:在两个条件不能判定的基础上,只能再添加一个条件。先让学生讨论分几种情况,教师在启发学生有序思考,避免漏解。如:
边
0
1
2
3
角
3
2
1
0
教师提出3个角不能判定两三角形全等,实质我们已经讨论过了。明确今天的任务:讨论两条边一个角是否可以判定两三角形全等。师生再共同探讨两边一角又分为两边一夹角与两边一对角两种情况。
活动四:讨论第一种情况:各小组每人用一张长方形纸剪一个直角三角形(只用直尺和剪刀),怎样才能使各小组内部剪下的直角三角形都全等呢?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研究问题通常可以先从特殊情况考虑,再延伸到一般情况。
活动五:出示课本上的3幅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猜想,再测量或剪下来验证。并说说全等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活动六:小组竞赛:每人画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是30°,有两条边分别是7cm、5cm,看哪组先完成,并且小组内是全等的。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便于发现边角边的识别方法。
最后教师再用几何画板演示,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后,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出“边角边”这一识别方法。
若有小组画成边边角的形式,则顺势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动。否则提出:若两个三角形有两条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活动七:在给出的画有 的图上,让学生自主探究(其中另一条边为5cm),看画出的三角形是否一定全等。让学生在给出的图上研究是为了减小探索的麻木性。
教师用几何画板演示,让学生在辨析中再次认识边角边。同时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三)例题教学,发挥示范功能
例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充分地发挥好例题的教学功能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将充分利用好这道例题,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说理能力,同时,通过对例题的变式与引伸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首先,我将出示课本例1,并设计下列系列问题,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走向“知识获得与应用”的理想彼岸。
问题1:请说说本例已知了哪些条件,还差一个什么条件,怎么办?(让学生学会找隐含条件)。
问题2:你能用“因为……根据……所以……”的表达形式说说本题的说理过程吗?
问题3:△ADC可以看成是由△ABC经过怎样的图形变换得到的?
在探索完上述3个问题的基础上,对例题作如下的变式与引伸:
△ABC与△ADC全等了,你又能得到哪些结论?连接BD交AC于O,你能说明△BOC与△DOC全等吗?若全等,你又能得到哪些结论?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体现“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这一思想。
在例题教学的基础上,为了及时的反馈教学效果,也为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水平,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我设计了如下两个练习:
(1)基础知识应用。完成教材P139练一练2。
(2) 已知如图:,请你添加一些适当的条件,再根据SAS的识别方法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同时让学生发现对顶角这一隐含条件。
(四)课堂小结,建立知识体系。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重点是将研究问题的方法进行一次梳理,对边角边的识别方法进行一次回顾。
(2)你还有哪些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