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班子有品行讲道德发言稿

更新时间:2023-07-16 07:50:52文/高考志愿库

 篇一:有品行讲道德发言稿

*决定,在全党深入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这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中央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也是推动学习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我们要自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积极投身“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中,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一要以知促行。“两学一做”,基础在“学”。要学党章党规,明确基本标准,树立行为规范,学系列重要讲话,加强理论武装,统一思想行动。要将纪律规矩、讲话精神、要求标准学深学透,入心入脑,补足“精神之钙”,熔铸“信念之魂”。二要以行致知。“两学一做”,根本在“做”。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发挥模范作用、勇于担当作为,把好纪律关口、树好党员形象,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三要知行合一。“两学一做”,重点在“改”。要以理论为抓手、以问题为导向,把自己摆进去、放到群众中,对照党员标准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检视和改进自己,从而做到知行统一、学用结合,切实增强自觉践行“两学一做”的实效性和能动性。

(一)“讲道德、有品行”体现了共产党员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追求。我们共产党的伟大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带领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作为党组织的一员,党的理想就是我们个人的理想,为党的理想而奋斗的过程,就是实现我们自身价值的过程。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修养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修养。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者,更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崇德扬善、积善成德。无论是从组织一员的角度,还是个人角度来看,“讲道德、有品行”都是我们共产党发自内心的愿望,体现了共产党员对一种理想人格状态的追求。

(二)“讲道德、有品行”彰显了党发挥以德治党软实力的重要作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制度建设是不是万能的呢?事实证明,党规党纪再健全、体系再完备,最终还要落在人身上,靠人来执行。面对利益诱惑,道德修养高的人能够心无旁骛不为所动,而道德低下的人则极容易被捕获。就是因为大多数没犯错误的人对制度心有敬畏,虽然没人监督,但自己知道有的事不能做,这就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作用。从制度的角度来讲,制度最大的作用就是不让人干坏事,但是要让人自觉地做好事,光靠制度也是不够的。比如,现在有些制度规定审批事项20个工作日完成,工作人员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办完就没有错误,但是他们能不能、可不可提前审批完成,这完全取决于他们自身的心理意愿。因此怎样细心地为群众服务,更好地解决群众的困难,提高工作效率,仅仅依靠制度,而没有工作人员的热情参与是达不到理想效果的。这是个人的道德修养对制度的重要性。因此,从严治党要兼具道德感召力和制度约束力,才能达到内外兼修、标本兼治的效果。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增加了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内容,就为共产党员划出了一条道德高线,就是要发挥党以德治党这种软实力的作用。

(三)“讲道德、有品行”是发挥共产党员引领社会风向标作用的具体要求。王岐山书记曾经指出,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党风决定民风,民风影响党风。人们常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就是这个意思。领导干部自身道德水平不高,就会使一些群众产生失望情绪,从而降低对自身的道德要求,导致“官德毁而民德降”的不良后果,给国家、社会和人民带来灾难。孔子说过一句话:“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意思是说:上层的道德好比风,平民百姓的道德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顺着风的方向倒。现在我们党有八千多万名党员,如果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能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在社会生活中践行*,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一定能够引领社会风气,成为引领民风的风向标。

  篇二:有品行讲道德发言稿

“讲道德、有品行”作为个人修养的价值体现,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做合格党员必不可少的要素。古人讲:“德为立国之基”“德为才之帅”,新时期我们评价党员干部也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放在首位,*更是强调“人而无德,行之不远”,可见,“德”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的立身之基、修身之本。党员干部要时刻把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铭记于心,在持身自正上有担当、有践行,以此升华党性、完善自我。

涵养“德”之底蕴。“讲道德、有品行”强调的是“德”与“行”的统一,“德”是内在修养,而“行”是外在修为,“德行”就是人立身处世、修为修养的综合体现,党员的“德行”则是党性修养的映射。因此,党员干部讲道德、有品行,首要的是下功夫修好党性修养这门课,修“金刚不坏之身”,炼“百毒不侵之躯”,在自我修炼中涵养“思想底蕴”,锻造坚强党性。那么,何为党性?正统地说,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和特性,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体现。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党性是党的灵魂,是党员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对信仰的矢志坚守,持之以恒地加以磨砺和锤炼。在战争年代,就有李大钊、方志敏、杨靖宇等一大批仁人志士以不畏牺牲的革命气节诠释了党性的真谛;建设年代,党性的光芒催生了“铁人精神”“马兰精神”“航天精神”等一批批先进精神,培树了牛玉儒、杨善洲、郑培民等一个个优秀党员干部,这些先进典型,成为党性最鲜明的注脚,也为每一名党员树立起“德”之标杆。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日益复杂,各级党员干部面对的考验层出不穷,加强党性修养,就显得迫切而重要。要常立进取之志,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牢固树立*,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时刻保持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要常修为民之德,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公仆,牢记党性和政德的根本在于为民,勤政为民是自己的本分,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以群众愿意不愿意、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要常省为政之过,经常清扫思想意识中的“灰尘”,反省自身不足,以闻过则喜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在不断审视自我、修正自我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改造和超越。

修养“德”之精神。古人修身提出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生追求,其中将“立德”视为三不朽之首。共产党人所讲的道德修养,在很大程度上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早在1937年,刘少奇在《论共产党人的修养》中,就回答了“共产党人为什么要进行修养”的问题。时至今日,我们仍强调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党员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这充分表明,“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修养不是一时之需,而是党员干部保持先进性的时时之需。修养党员意识。党员意识首先是对党员政治身份的认同感,是行使党员权利、履行党员义务的内在自觉性,不言自明,这是对每一个共产党员最起码的要求。当前,多数党员具有较为清醒的角色意识,这是主流。但也要看到,一些党员角色意识缺失,党性淡漠,忘了自己的党员身份,平时“隐姓埋名”,看不出来,站不起来,挺不上来,对有损党的形象的言论不制止、不斗争,甚至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讲原则,丧失了基本的政治立场。这种思想上行动上的“水土流失”,任其发展,害莫大焉。“两学一做”中做合格党员的要求,根本一点就是要求每名党员树立强烈的党员意识,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和政治责任,这也是加强党的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工程。修养人格力量。*同志说:“共产党人干事业,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这种人格力量源自于坚定信仰,体现于优良作风,植根于自我修养。*为家人亲属定下了“十个不准”,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雷锋始终践行“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们的人格力量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时代精神。新时期党员干部所追求的人格力量,既要立意于高远,又要立足于实际,要看到越是观念多样、思想激荡,就越要补足精神之“钙”,高扬起信念旗帜;越是环境复杂、任务艰巨,就越要求真务实、公道正派。只有从严修身,将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统一起来,才能扫除作风积弊、焕发实干精神、彰显为民情怀。修养政治品格。对党绝对忠诚是党员干部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党员干部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葆为民的公仆情怀。锻造过硬的思想定力、战略定力、道德定力,做到政治上坚定自信、思想上同心同向、行动上高度自觉。修养政治品格,必须体现在日常工作的严格管理中,体现在对自己和身边人员的严格监督中,要以身先士卒的勇气、“向我看齐”的底气、以上率下的正气,在政治上立标杆、作示范,带动更多党员干部走在前列、干在实处。

践行“德”之本色。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加强道德修养,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内力而非外力,是自律而非他律,关键体现于“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这样细小的、看不见的地方,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讲道德、有品行”要刻入灵魂、融入血脉,最终要见于行动。其一,看官德修养。为官须有官德,官德彰显,官民同心,官德一失,腐败即生。从现实中看,官德影响民德,官风也影响着民风,党员干部如果降低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必然会影响群众对道德的判断,导致“官德毁而民德降”;但如果能勤勉自励、情为民系,则会干事笃实、襟怀坦荡,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其二,看家风门风。在中华民资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情怀深入骨髓,“修身”才能“齐家”,“齐家”方能“治国”。家风与党风、政风、社风相辅相依,优良家风不仅是个人修为的体现,更是传承精神品质的纽带,亦是约束人心的规范。与制度、法律相比,家风既拥有强大的内在约束力,又有着丰富的亲情感染力,对个人的教化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无论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还是在中国共产党不断“赶考”的峥嵘岁月里,那些优良醇厚的家风一直为人称颂,成为塑造人们道德品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无形力量。而反观一些贪官落马的案例,其根源就在于家风不正。其三,看生活志趣。志趣既反映一个人的外在行为,更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志趣历来有高雅健康与低级庸俗之分。高雅健康的志趣可以陶冶高尚情操,丰富业余生活,与工作事业相得益彰。低级庸俗的志趣不但使人意志消沉、玩物丧志,还很容易成为腐败的突破口,一步步滑向违法乱纪的深渊。对党员干部来说,只有做到“淡如秋菊无妨瘦,清似莲花不染尘”,才能百毒不侵、邪不近身,积聚起最直接、最生动、最长久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力量。培养健康志趣,最有效的方法是好读书,读好书,以读书明理,以读书益智,以读书修德,以读书养气;最有效的途径是爱好高雅,积极参加各种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锻炼身心,砥砺意志,陶冶情操;最关键的问题是择善交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培育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气场。

  篇三:有品行讲道德发言稿

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是*就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湖南省委高度重视、提早谋划、全面部署,把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抓实,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凝聚强大力量。

推进“两学一做”,“学”是基础,要把学习党章和学习系列讲话统一起来,在学系列重要讲话中加深对党章党规的理解,在学党章党规中深刻领悟系列重要讲话的基本精神和实践要求,尤其是认真贯彻落实*对湖南的重要讲话精神。“做”是关键,要坚持以学促做、知行合一,推动党员干部争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在实施“一带一部”战略、促进“三量齐升”、推进“五化同步”、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中建功立业。提高“两学一做”实效性,其关键在于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的*保持高度一致。

增强“四个意识”,最根本的是要深入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经常主动全面地向*看齐、向*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项决策部署看齐。*系列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神,指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道路、重要保障、物质基础、发展环境、世界观和方法论,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体现了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伟大创造,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要全面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内涵,突出*发展道路、中国梦、经济发展新常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新理念、“五位一体”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外交国防、宣传思想工作和精准脱贫等方面的重点内容,深刻理解讲话蕴含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要准确把握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思想精髓,从信仰追求、历史担当、务实作风、为民情怀、科学方法和敬业精神等方面向*看齐。要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抓住“关键少数”影响“绝大多数”,在全面准确、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推动系列讲话学习走向深入,向中央交出优秀答卷。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