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常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线教师想要的培训,培训机构提供不了,而不想要的培训却被统一要求参与。这种与教师需求背离的培训,其效果可想而知。近日,浙江一位乡村教师来信,他们更希望参加的培训课程??
少点“高大上”,多点“小而精”
我是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每年参加的各类培训也不少。但是,总感觉培训并没有给自己带来真正的改变和提高。与身边的同事交流,大家也认为现在培训机会是多了,但是真正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困惑的培训并不多。许多培训涉及的内容、所请专家都很“高大上”,但是岂不知我们更爱“小而精”。我希望培训中能体现出“小”、“真”、“评”、“研”四个要素,真正助力乡村教师发展。
小??培训规模要小,选题要小,专家名头可以小
这里的“小”包含几个意思,首先是组织的规模要小,整齐划一的大规模培训不一定能达到培训效果,而且质量监控难,容易表面化、形式化。一定要开展大规模培训,内容一定要有针对性,培训组织管理要严格,作业的检查不能只看数量,重点要看是否是对学习内容的内化。否则,教师只运用原有的经验和知识写培训作业,是达不到培训目的的。
其次是培训选题要小,不要动辄就是某某模式、某某策略,要立足教师的实践性问题,立足课堂的实施与管理。如教师专项研修,要以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又如班主任培训,要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培训。
再次,专家的名头要小。一线教师当然希望向教育大家学习,可是教育大家往往是很难请到的,所以不如在草根中寻找“名师”,请一些在教学一线有突出成绩的教师“现身说法”。草根教师拥有最可贵的“临床”经验,更容易产生共鸣。
真??调研问题要真,专家指导要真,培训过程动真格
首先是问题要真,现在不少培训部门会在培训前对受训教师进行调研,可是这些调研统计的问题在培训中多数没有表现出来,这就形成了调研与培训两张皮的状况,问题也就不“真”了;其次是教师需要“动真格”的培训,应该让教师培有所思、训有所得。负责培训的部门与人员不能只将培训当作自己的任务去完成,而应该真正站在教师的层面去思考,一线教师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可以将培训的内容,由“单选一”变成“多选一”或者“多选多”,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参培项目。再次是专家的指导要真,专家讲的案例或者经验一定要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必须是亲身经历,不能凭空杜撰。
评??评学员反应,评学习结果,评工作表现,评业绩提高
一个有效的教师培训评价、反馈系统的建构应包括:反应评估,即学员是否喜欢培训内容,培训内容是否有用,学员的课堂反应是否积极;学习结果评估,即学员经过培训学到多少知识,能力有多大的提升;工作表现评估,即学员的工作表现在培训前后有无变化,工作中能多大程度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业绩评估,即培训前后教育教学质量业绩是否有所提高;建立学员档案,即采用描述性记录、量化反馈,并深入到实践流程。
研??强化自我反思,强化参与互动,强化思维碰撞
教师培训还要强化自我反思,提高研究能力。参训教师可以针对自己的教学问题,确立小而实的研究题目,在培训过程中,与培训专家“互动”,只有与专家形成思想上的碰撞,促使教师产生不同的思想,才是有效的培训。这也要求授课专家精心备课,设计一些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发教师的思维。其次还要善于捕捉教师发言中的互动点,组织参训教师之间的思维碰撞,变教师的被动聆听为主动参与。用研究的思想来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