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姓,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七十二位,人口约二十五万八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6%左右。寇(Kòu)姓源出有:以官名为氏、出自姬姓、出自古代少数民族姓氏、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公子鳞,属于以官职称谓为等。寇姓名人有寇恂、寇准、寇世勋、寇振海等等。
以官名为氏。上古周朝时,昆吾人的后人苏忿生为周武王司寇,其子孙以官名为姓,相传姓寇。
出自姬姓。亦是以官名为氏。周朝初年时,卫康叔为周司寇,支孙以官为姓,亦相传姓寇。又春秋时卫灵公的儿子公子郢的子孙为卫国司寇,其后人以寇为氏。
出自古代少数民族姓氏。① 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演化过来的,鲜卑族中有古口引氏,入中原后后汉化时取发音近似的“寇”字为姓。
② 又辽东乌桓族有寇姓。
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公子鳞,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公子鳞,字?,是春秋时期宋国人,为国开国君主微子启的第十七世孙,宋襄公子兹父(子兹甫)的庶弟,其兄长就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太宰子?(字鱼)。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叩德氏,满语为Kode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多冠汉姓为寇氏、叩氏。
⑵.满族寇侯尔氏,亦称寇侯喽氏,满语为Kohor mongu或Koholo mongu,汉义“钩、弯曲、鞠躬”,人数不多,在瑷珲地区(今黑龙江黑河瑷珲镇一带)有四支分布,后多冠汉姓为寇氏。
⑶.满族寇拉氏,满语为Kora mongu,汉义“围绕花园的水渠”,人数众多,世居瑷珲地区(今黑龙江黑河瑷珲镇一带),后多冠汉姓为寇氏、关氏等。
⑷.满族寇达吉氏,满语为Kodaj mongu,汉义“麻袋、小仓库、储物袋”,人数不多,有四个分支,世居瑷珲地区(今黑龙江黑河瑷珲镇一带),后多冠汉姓为寇氏、孔氏等。
(辽宁巴尔虎旗暨翁阔特寇氏族史)记载辽宁省岫岩、庄河,吉林省安图、汪清、图们,黑龙江省望奎,山东威海等地很多寇姓是蒙古族巴尔虎旗翁阔特(后改汉姓寇)而来。
垢姓来源:
1、一般“垢”姓来源认为是寇准希望后人世世代代以土地为生,勿要当官而改之。也就是寇准之后,既是寇准之后,不管什么原因改为垢姓,也为寇氏子孙。
2、“垢”姓记载,第一次出现在明朝,燕王(朱棣)扫北得胜后,其兵将王、张、垢三姓在现在的河北省三河市东营村落户立庄,因王姓人多,取名王甫营。后村北堤埝决口,洪水将村冲为两半,便分称东、西王甫营。1967年东王甫营改称东营,有166户,795口人,1274亩耕地(县制记载)。
3、据【山东德州寇氏族谱序】记载:当思万物本乎天,而人本乎余祖,水源木本,谁能忘情。始祖兄弟三人,名讳俱失,已不能记忆,仅即所记忆者以述始末,相传自永乐二年兵变由枣强县徙居庆邑城西南,离城五里居住,名为寇家庄分为三支,桑田肥美子孙繁衍,或以诗书传家,或以耕耘糊口,老老幼幼,安居乐业,岂非一甚盛事乎。惜余族寒微未得大落所以富贵者少,而贫贱都多,迨其后有以衣食维艰徙居严家务者,卞家庄者,远而至于口外北京三河头居住,亦良多矣。
此三河市垢姓是否家谱所记支系,需考证确认。
苏忿生。关于寇姓,《世本》上说,卫灵公之子郢的子孙,因担任卫司寇一职,便以官为氏,姓寇。(司寇的官职,设于夏殷,专门负责掌管刑狱方面的事务,相当于司法官。春秋时代,一些大的诸侯国还设有司寇之职,孔子曾为鲁国司寇)。《姓氏考略》和《姓谱》也指出,卫康叔任职周司寇,他的子孙以官为姓。而《元和姓纂》上则认为,周有苏忿生担任司寇一职,子孙以官为氏。其实,不仅周王室有司寇,中原各大诸侯国也都设有司寇官,由于上古官职大都是世袭,其后裔除继承了司寇一职的嫡子以外,其余都可以以寇为姓,所以以司寇为姓的绝不可能只有苏忿生后裔一支。寇氏,根据历来的姓氏学者的考证,正是由司寇这种官职而“以官为氏”得姓而来的。另外,据《魏书?官氏志》,魏孝文帝下令鲜卑族贵族改为汉姓,古口引氏改成了与“口”字音近的汉姓“寇”。寇氏尽管成分复杂,但是长久以来,却一直称盛于上谷昌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市昌平区一带。望族居冯翊郡(今陕西省大荔县)。寇氏后人尊苏忿生为寇姓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