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些要求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是*3月在参加全国人大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对领导干部的新要求。我们现在简称为“三严三实”。
此后,*在多个重要场合重申“三严三实”的要求:例如,3月18日,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10月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时;1月21日视察驻昆明部队和2月16日视察驻西安部队时,都强调了对各级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
中央决定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是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使领导干部队伍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的重要保障。
这里,就“三严三实”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谈谈我的学习体会和思考。
一、重要意义
我一再强调,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些要求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
“三严三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简要说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修身做人的重要指导
我们领导干部,首先是人;要做好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好人;要做好人就要修身。修身,就是修养身心,做到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三严三实”为领导干部修身做人提供了重要指导。
(二)用权律己的基本遵循
领导干部的工作是用权,责任是用好权。要用好权,就要“严以用权”,例如,不能随心所欲,不能忘乎所以。要严以用权,就要严以律己,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让不良心态影响用权。“三严三实”是领导干部用权律己的基本遵循。
(三)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
领导干部必须谋事做事、干事创业。如何谋事创业呢?就要把“三严三实”作为行为准则。“三严三实”要求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对“三严三实”的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入发掘,深刻领会。
二、严以修身
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领导干部,老百姓通常称作官。官是什么?从本质上说,官是责任。一个人从一般社会成员变成官,就意味着多了一份责任。
履行责任就要做事。做事是履行责任的过程,是履行责任的表现,也是履行责任的结果。做官不做事,等于白做官,等于枉做官。
要做好官,做好事,就要做好人;做人不过关,做官、做事也做不好。
在做官做事做人三者关系中,做官是手段,做事是目的,做人是基础。要打好做人这个基础,就要严以修身。修身,就是修养身性、修养身心,或修身养性。对领导干部的修身,*提出了不同于常人修身的特别要求。其中,我们要着重领会这样三句话:
(一)加强党性修养
党性,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本性。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我们党的性质以及它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点,就是我们党的党性,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所应具有的党性。
党性是不可能自发地产生,是通过刻苦学习改造逐步树立的。所以,每个党员干部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党性修养也称党性锻炼,是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是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在党员个人身上的内化。党性修养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业务修养等。党性修养,最根本的是自觉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为人民服务内化为自己的灵魂,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党员领导干部要永远坚持讲党性。
(二)坚定理想信念
我们党历来重视理想信念教育。理想,就是愿望、向往、志向、目标等;信念,就是坚定不移的看法、观念、思想等。任何人都要有理想信念。
首先,理想信念是一种精神追求。精神追求也就是人生追求、行动追求。理想信念,给人树立起一个人生目标,就是“我这个人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做成什么事”的人生目标。
其次,理想信念是一种精神动力。比如年轻干部确定了一定要做优秀的公务员的理想,浑身就会有使不完的劲,努力学习和工作;理想信念就是无穷无尽的驱动力量。
再次,理想信念是一种精神支柱。理想信念使我们党领导的军队和人民,从1921年开始,克服艰难险阻,经受了各种恶劣严峻的考验,走向胜利,走向辉煌。我在井冈山、延安学习时,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我把我的感受写成了两首诗,一首是《井冈山星火》:远景如痴梦,乌云蔽日穹。先驱怀信念,星火九州红。一首是《党在延安十三年》:向有凡夫忌十三,她凭宝塔转危安。艰辛岁月辉煌史,理想神奇破万难。
理想与信念常常是分不开的。理想的形成总有信念作为基础,并体现这个信念。认同和追求一种理想,本身就是一种坚定的信念。
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党的坚定信念就是*。也可以说,*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一个领导干部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会有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神圣感。
事实证明,凡是成功的、做出重大贡献的人,都是有理想信念的人。失去理想信念,就等于人生方向迷失,精神支柱坍塌,就会萎靡不振,工作消极应付,有的甚至守不住党纪国法的底线,走向腐败堕落。很多腐败堕落的领导干部的反省,真切地告诉我们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坚定理想信念,就要对*真信真学真懂真用,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真信是前提,不信就没有真学真懂真用可言。关键是真学;不学,哪来的真懂真用?最终也不可能有真信。真用是归属,真信真学真懂最终是为了用以指导实践。
(三)提升道德境界
道德境界,是指道德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高低而形成的道德状态。如“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私兼顾”“自私自利”,就是不同的道德境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不久,*来到孔子故里山东,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在这种追求中,领导干部应当始终站在前头。
道德境界越高,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的自觉性就越高、能力就越强。领导干部一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
三、严以用权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领导工作,如果简单地说,就是掌权用权。
用权和开车有共通之处:一个人要想开车,一要掌握驾驶技术,二要懂得交通规则,缺一要出问题。同样,一个领导干部要想用好权,一要提高用权本领,二要学会用权规则。缺一不可,就会出问题。因此,一定要重视用权问题。
(一)用心解决好“用权”问题
用权问题,最重要的是三个方面:一是为谁用权,比如,是为老百姓用权呢,还是为一己之私用权;二是如何用权,比如,是全心全意还是三心二意,是公开透明还是暗箱操作,是按规矩按制度还是随心所欲等等;三是怎样安全用权,这是用权的可持续性问题。
这三个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有时候它们简直就是一个问题。比如,为谁用权没有解决好,用权就很不安全了。因此,为谁用权是用权的根本性问题。
(二)“权为民所用”是最核心的要求
领导干部应当为谁用权呢?当然是为民用权。领导干部是一个为民的称谓;对领导干部来说,为民是职业,不是境界;为民是尽责任,不是做好事。
说为民是职业,是强调为民是领导干部的职业要求,是领导干部的工作职责。正如教师的职业是教书,医生的职业是治病,司机的职业是开车一样,领导干部的职业就是为民。从我们进入公务员队伍那一天起,特别是从我们当上领导干部那一天起,实际上意味着,我们愿意以为民作为自己的职业了。
把为民当作职业来看,为民就成为领导干部非做不可的事情了。试想,身为教师不想上课行吗?身为医生不想看病行吗?身为司机不想开车行吗?绝对不行!同样道理,身为领导干部,怎么可以不去为民呢?不想为民,不可理喻。权力只是为民的工具或手段。
(三)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用权谋私,首先是不道德。领导干部干的是为群众的活,用的是为群众的权,吃的是群众给的饭,就应当为民谋利。领导干部最严重的不道德行为,就是用权谋私。
用权谋私,其次是不合法。法律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官员权为民用,刑法对用权谋私有严厉的惩罚规定。官员最要警惕的不合法行为,就是用权谋私。
用权谋私,最后是不安全。每谋一私,等于给自己增加了一份危险;严重谋私,只谋一次,就会断送自己的政治生命。官员最伤害自己的行为,就是用权谋私。
(四)依法依规依制度用权
特别是把用权纳入法治化轨道,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对老百姓,法无禁止即可为。
法无授权不可为。必须依照权力清单行使权力,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
法定职责必须为。凡是拥有的法定职责必须勇于负责、敢于担当,不折不扣地履行。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行政不作为的违法性具有侵权性,是对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侵犯,在有些时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无禁止即可为。只要法律没有禁止,公民就可以去做而不违法犯法,我们就应当予以尊重。凡是法律明令禁止的,就是高压线,任何人都不能碰。负面清单,即属于明令禁止,企业不可为。法无禁止即可为,实际上是对公民的负面清单思维。
四、严以律己
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
对严以律己的要求,应主要抓住四个方面:敬畏、慎独、慎微、自省。
(一)敬畏
我们赞颂“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气概,尤其是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的精神状态,但不是说不要敬畏之心。人人都应当有敬畏之心。对领导干部来说,要敬畏什么呢?
1.敬畏群众。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始终信赖群众、依靠群众,拜群众为师;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敬畏法纪。奉公守法、公正廉明、洁身自好,绝不触犯党纪国法的“高压线”。
3.敬畏权力。权力这把“双刃剑”,用之于民善莫大焉,用之于己贻害无穷。始终对权力心存敬畏,秉公用权、为民用权。
4.敬畏历史。首先要尊重历史事实,不搞历史虚无主义。其次要用好历史,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历史昭示未来,我们要以史为鉴。第三历史是人民书写的,我们在任想什么做什么,在历史上都会在不同范围以不同方式留下一笔,因此我们要对得起历史,胸怀历史责任感。
5.敬畏自然。自然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不敬畏自然就是毁灭我们自己。自然是一个有机体,开发建设要以保护这个有机体为前提。自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规律,违背规律干蠢事傻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教训深刻,我们要永远铭记。
其他如敬畏生命、敬畏父母等,总之,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做到言有所规,行有所止。
(二)慎独
慎独,简言之,就是谨慎独处。如果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谨慎从事,严于律己,这就是慎独。
什么是独呢?独,通常是指一种特殊的空间环境,在一种环境里,除了自己,没有别人。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没有约束,没有监督。
独,今天还应当包括一种特殊的权力地位。这种权力地位,可以使自己自主决定、自由裁量,而无需同别人商量,或无需让别人知道,或无需报告行为结果。党政一把手,往往可以获得这种权力地位。企业领导人,特别是企业一把手,具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处于这种权力地位,比如一定额度内的资金自主支配权,一定范围里的人员自主“组阁”权,一定时期内的项目自主管理权,等等。
为什么要慎独呢?一般说来,当处在有人盯着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都能注意自己的行为。没有监督时往往容易放松要求,随心所欲,甚至忘乎所以。因此,此时特别需要谨慎。人一旦处在特殊的权力地位时也是如此,容易自我膨胀,容易产生一言堂、专断独行、专横跋扈等不正确的做法,因此,此时特别需要谨慎。
要慎独的道理还在于,独者不独。所谓独处,其实,只是一种自我感觉。很多时候,独者不独。证明这个道理的一个著名事例,是《杨震暮夜却金》,此文记述:杨震屡次升迁,升到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往东莱郡上任时,路过昌邑县,原先他所推荐的秀才王密,做了昌邑县令,王密夜里怀中揣着十斤金子来赠送给杨震,说:“这么晚了,没有人知道这事。”杨震说:“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惭愧地出门走了。这个故事主要说明的道理是,独者不独。我国还有很多其他俗语都是说明这个道理,例如,“隔墙有耳”“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因此,“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现代技术,把人的私密空间挤压得越来越小,使独处更加不独了。很多时候,尽管我们看似在独处,但我们一定要把自己设想成处在监控的眼皮下,从而做到慎独。
(三)慎微
我很小就听人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古语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它与“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可算是异曲同工,虽然要更加深刻。此类名言警句还有很多,比如,“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毋以恶小而为之,毋以善小而不为”“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等等。
所有这些,均在提醒人们两个字??“慎微”。慎微是说,对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小节、小处,要谨慎,要慎重,要高度重视,要妥帖处置,否则,小事会酿成大麻烦,小节会变成大问题,小过会化为大错误,后果十分严重。
这是古人总结无数人生经历而得出的至理,也是被今人一再验证了的天则。
慎微本身所固有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性,使它很快被引申用于处理人际关系和日常事务的原则。它提醒人们:不拘小节,可能影响大局;不把问题处理在苗头,可能酿成大乱。例如,我们不止一次地听说,外商来洽谈旅游合作,因当地合作伙伴以野生动物招待而兴趣全无;外国同行来考察药品生产项目,由于当地陪同官员往地上吐了一口痰而打道回府;政府官员随口一句话引来媒体围攻……
这些事实告诉我们,无论是待人接物还是做工作,都不要忽视不起眼的小事或细节。小事可以坏大事,细节可能毁全盘。
每遇朋友戒烟,我都提醒,无论戒了多久,哪怕已戒十年,一支也不要抽。抽了一支,就有可能死灰复燃。因为,他抽的不是一支香烟,而是破了一道防线。
腐败,有可能从收一个“红包”开始,因为,一收“红包”,就破了防线。一些领导干部最后沦落为贪官,就是从这个“第一次”开始的。慎微,就是要永远严防这可怕的“第一次”。
分别讲了慎独和慎微之后,我想总起来说三句话:首先要把它们作为一种自我道德修养方法来使用。要想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慎独、慎微吧!在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也能独善其身;小事情也能把控住自己,道德修炼就到家了。第二要把它们作为一个道德原则来遵循。时时处处提醒自己。于是,慎独和慎微就具有自警和自励的双重意义。第三要把它们作为一个道德目标去追求。这是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获得这种境界,就能自觉做到有监督和没监督时一个样,小节和大节一样重视,在任何时候都能严于律己,洁身自好!
(四)自省
自省,就是自我反省,自我省察。目的是看看自己的言和行如何,特别是有什么闪失或过错没有,以便适时调整或校正。这里的“自”,既可以指个人自身,也可以指一个组织,一个民族自身,但主要是讲个人。
自省,是孔子提出来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孔子的学生曾子说他自己“吾日三省吾身”,可算是运用自省方法最早的名人了。从此之后,自省为许多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等所推崇,并予以应用,其中,唐太宗李世民自省的故事最为著名。他说:“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意思是说,我每当无事静坐,就自我反省。常常害怕对上不能使上天称心如意,对下被百姓所怨恨。
从认识过程来看,自省至少包括三个环节:自我回顾、自我评价、自我检查。
自我回顾。我们要自省什么?在我看来,一是回顾所说,二是回顾所为,三是回顾所思,有人称之为“过电影”。事事回顾,是一事一反省,天天回顾,是一天一反省。这两种回顾是最基本、也是最大量的自省。月月回顾、年年回顾,是一种阶段性的回顾。“日计有余,岁计不足”,是年终回顾的发现。
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就是回顾之后,自己对自己所说、所为、所想作出自我判断,即明辨是对还是错,是妥还是不妥,是该还是不该,是有价值还是没价值,尽责了没有,效果如何,各方满意与否等等。自我评价是自省的重要环节,只自我回顾,不作自我评价,达不到自省的目的。
自我评价是自己评价自己,但不是以自我为标准,而是以言行效果为标准,效果标准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标准。例如,评价对还是错,以言行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为标准;评价妥还是不妥,以言行是否适合当时的时间场合为标准;评价该还是不该,以言行是否合乎一定的行为规范为标准;评价有价值还是无价值是以言行是否产生实际意义为标准。评价上项目的决策、发布政策的决策、修改规划的决策、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决策等,以是否有利于科学发展、城乡一体化、和谐社会构建为标准;执政用权,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
在自我评价环节,最怕把问题评价为成绩,把缺点评价为优点。对此要特别注意。
自我检查。这是自省的最后环节,其目的是把自我评价中感觉或认识到的自己不对、不妥、不该的言行查出来,酝酿补救、调整、改正的思路。
自我检查是自省中最需要有勇气,也是最反映一个人修养高低的环节。前两个环节自我回顾、自我评价,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障碍,自我检查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有的遮遮掩掩,不敢正视自己的问题;有的对自己过于宽容,对问题满不在乎;有的揽功诿过,把问题推给外部,推到他人身上。如果是这样,就根本没有自省。
领导干部应当把自省运用于道德修养、政治修养、工作反思。
五、谋事要实
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
谋事,是指谋求发展、谋划改革、研究制定方针政策。策划具体项目、出点子等等,都是谋事。古人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说出了谋事的重要性。领导干部的职责之一就是谋事。*同志说过,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的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
谋事要实,是说“实”是谋事的原则要求。“实”的要求包括:
首先,要从实际出发。认真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摸清实际情况,并把客观实际作为谋事的出发点。不能从书本出发,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从过去的或别人的经验出发。
第二,要尊重客观规律。规律是事物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不可违背,也不可抗拒。我们只能顺应规律,利用规律。不按照客观规律谋事,只能事与愿违。不尊重客观规律,任何事情也办不成。
第三,要符合科学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无论是谋改革谋发展,还是为人民谋福祉,都要不倦探求,反复论证,尊重事实,服从真理,实事求是,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
很多年前,一些城市谋求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国际金融中心,谋划建设几十平方公里的图书城等等,至今不见踪影,问题就出在谋事不实。
怎么才能做到谋事要实呢?我建议首先要以责任感谋事,端正谋事的动机和目的。做事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不是为了谋求一己利益,不是为了迎合献媚,甚至也不是为了政绩;做事是为了履行责任。为沽名钓誉谋事,必然会有花架子、表面文章、形式主义;为了迎合献媚谋事,必然会只琢磨上情,不研究下情,只考虑上级喜好,不考虑群众意愿;为了政绩谋事,必然会什么能显示政绩就做什么,什么能快出政绩就做什么,忽视许多有关群众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事。
以责任感谋事,谋事是否就能达到“实”的要求呢?不一定!因为谋事要实不仅涉及态度,还涉及认识,即涉及对所谋之事的状况、规律、条件、过程、方法等等要素的认识是否正确。一些事情,我们常怀实事求是之心,却无实事求是之效,就在于我们的认识没有到位,甚至犯了错误。
所以,为了做到谋事要实,我们一方面要端正谋事的态度,另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认识能力。
六、创业要实
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这段话包含以下要求:
(一)真抓实干
为什么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呢?一是因为:业绩都是干出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头脑里想出来的,也不是等出来的。二是因为:我们的职责是为民造福,不真抓实干怎么造福?我们的责任是为民解忧,不真抓实干怎么能解忧?我们的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不真抓实干怎么能会有好日子。总之,什么也实现不了,我们就不可能取信于民,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可见,真抓实干对于领导干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
干事创业,第一要克服不干事。人们常喜欢问:“某某领导怎么样?”人们也常得到这样的回答:“某某领导不干事!”干事不干事,是老百姓评价干部的第一把尺子。不干事的人,行动上不干事,思想上几乎也不想干事。因此,改革没有动作,开放没有举措,发展没有项目,民生没有办法,等等。这种领导干部就是人们批评的“饱食终日”,对工作却是“无所用心”“占着茅坑不拉屎”,担负着领导工作不卖力。
干事创业,第二要克服干虚事。有这种毛病的人,不是不想干事,而是不干实事。比如,他们喜欢虚张声势,重视宣传,不重实效;重视造势,不重成效。他们喜欢形式主义,只讲究形式,忽视内容。形式主义者热衷于文山会海、检查评比;下基层“蜻蜓点水”“走马看花”;形式主义者热衷于摆花架子、做样子,只做几个点,供参观考察、检查评比之用,形式主义者只干面子上的事,不容易被人看到的事不干。
干事创业,第三要克服空谈。空谈的最典型的特征是不落实,习惯于靠会议落实会议、靠文件落实工作;*在《关键在于落实》的重要讲话中,曾经引用过一副对联,上联是“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下联是“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是“谁来落实”。他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干事创业,第四要克服弄虚作假。弄虚作假表现在不少方面,例如,本来没有干实事,却以假干表示真干,以对付上级,欺骗群众;本来考察点没有这么好,却临时“草船借箭”,制造虚假的改善或变化,要求群众说假话,为其歌功颂德;本来没有什么实绩,却编造假数字、假效果、假政绩,等等。*指出:“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对立面,就是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
干事创业,第五还要一干到底。一张蓝图,一个点子,实践证明效果显著,群众满意,就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一片风景。例如,连续抓几年,甚至抓几任,一任接着一任干。常见的忌讳是年年提出不同口号,岁岁转移工作重点,频繁更换频道,一项工作刚启动,还未见成效,又不提了。其结果,什么点子都是浅尝辄止,什么创意都是半途而废。自己辛辛苦苦,下级更是苦不堪言。
干事创业,还要创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环境和氛围。有些人自己不干实事,还不让别人干实事。他们习惯于说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就是不说怎么样才对;他们总喜欢说这人不行,那人不行,就是不说自己行不行;他们不当运动员,只当裁判员,只吹哨不上场,谁“进球”吹谁“犯规”;你在前边干,他在旁边看,干好了他说“早该如此”,干错了他说“意料之中”。他们涣散了别人的斗志,污染了周围的空气,误事、误国、误人、误己,此患不除,四化难矣。
我们要真心实意创造让人干事创业的环境,使实干为荣,空谈为耻;使“只吹哨不上场”没有市场;挑选、提拔领导干部,要瞄准德行好、能力强、干实事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干事创业蔚然成风。
(二)敢于担当
敢于担当,是*提出的好干部的标准之一。好干部的标准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敢于担当的含义和要求是: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是*对敢于担当所作的全面论述。
只要把使命和责任铭记在心,就能敢于担当。
*为我们树立一个敢于担当的好榜样邹碧华,他在批示中写道:邹碧华同志是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他崇法尚德,践行党的宗旨、捍卫公平正义,特别是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政法干部要以邹碧华同志为榜样,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征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法治精神,忠诚敬业、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三)直面矛盾
创业要实,内含着直面矛盾的要求。这些年,老百姓很容易感受到,国家强大了,民生改善了,但让人不满意的东西却似乎有增无减:吃的,让人不敢放心;用的,假冒伪劣防不胜防;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的行为时有发生;违背常理、冒犯道德、违法乱纪的事也是层出不穷;还有规则不公平、机会不均等、分配不公、司法不公……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领导干部直面问题,同心同德,采取有效措施。否则,问题只能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
群众最盼望的是领导敢于担当、直面矛盾,最反感的是见了困难就躲,遇到矛盾就推。当前,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矛盾和问题也错综复杂,需要各级领导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主动地化解矛盾和问题。
直面矛盾需要勇气和魄力,需要一身正气。没有敢于碰硬的精神,没有一身正气,就难以做到直面矛盾。
直面矛盾需要处理好抓问题与抓典型的关系。典型引路可以激发人们内在的自觉性,有利于消解一些矛盾和问题。但对解决矛盾和问题而言,抓问题更加重要。所以,抓工作既要典型引路,也要问题导向。
(四)创造实绩
创业要实,最终要创造实绩。创造实绩的前提是要有实招。实招就是措施,就是办法,就是载体。没有实招,等于没抓。比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抓实招,就要群策群力,开拓创新。没有开拓创新精神,满足于老道道、老套套,就出不了什么实招。
实绩就是实实在在的政绩、实实在在的效果。效果是硬道理。无论怎样真抓,无论出了什么高招,最终要看效果。没有实效,等于没抓,等于白抓。没有实效,比没抓还糟,抓,成了瞎折腾,成了劳民伤财。
因此,要把实效作为干事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出发点,就是一开始就要从效果出发,倒推工作过程、环节、措施等等,最后所有努力都要指向效果、落脚在效果上。不求效果,不见效果,是最大的工作过失。
实绩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人民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创业要实的大敌是形式主义。形式主义的要害是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求表面,不顾实质;只图虚名,不求实效。形式主义的危害很大,首先是误事,其次是伤财,第三是毁容。误事、伤财、毁容,这是择其要者而言的。实际上,形式主义危害怎么评估都不过分。领导干部要对形式主义深恶痛绝,在此前提抓住两个环节:第一,不让形式主义的东西轻易过关;第二,也坚决不用搞形式主义的人。这样形式主义就会烟消云散。
七、做人要实
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
根据*的要求,做人要实,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对党忠诚、老实做人、言行一致、公道正派。
(一)对党忠诚
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
同以*同志为*的*保持高度一致,永不背叛自己的入党誓词和神圣使命。
(二)老实做人
老实做人、做老实人。
这里所说的“老实人”,就是思想务实、生活朴实、作风扎实的人,就是尊重科学、尊重实践、尊重规律的人,就是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就是勤勤恳恳工作、努力进取创造、任劳任怨奉献的人。
(三)言行一致
言行要一致,指的是说的和做的要一样,其含义和要求十分丰富,起码有这么几条:
1.说到就要做到,这叫“说话算数”。比如,宣布的就要执行,承诺的就要兑现,布置的就要落实。
2.要别人做的自己也要做到,这叫“正人正己”。比如,要求社会遵纪守法,自己首先要遵纪守法;教育部下要说实话、办实事、讲实效,自己首先要这样做。
3.言谈和做派要吻合,这叫“表里如一”。例如言谈给人感觉是“君子”,实际行动就不能是“小人”。
*对言行一致作过精辟的概括,他说:所谓“言行一致”,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同志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就是要言必行、行必果,以行动验证表态、用实践兑现承诺。
(四)公道正派
所谓“公道”,就是公平、客观、合理;所谓“正派”,就是作风正、品行正、光明磊落。“公道正派”是中华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处事之道和为官哲学:“政者,正也”“公生明廉生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公道正派的要求是:
1.出以公心。例如,从党和人民利益出发,从客观事实出发,不徇私情,不谋私利。
2.处事公正。例如,一视同仁;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埋头苦干者埋没,不让做表面文章者、吹牛拍马者得利。
3.坚持原则。比如,按政策办事,按程序办事,不拿原则做交易。对违反原则的事敢于抵制,敢于碰硬。
4.襟怀坦白,光明磊落。
*说,组织部门改进作风,最核心的是坚持公道正派。要着眼于党的事业发展需要选人用人,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敢于坚持原则,让好干部真正受尊重、受重用,让那些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真正没市场、受惩戒。
我们领导干部的使命,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公道正派。
八、切实践行
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使命担当,践行“三严三实”要求。
“三严三实”要求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一)按“三严三实”要求修身做人
特别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提高道德修养。*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按“三严三实”的要求修身做人,就是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三严三实”的好党员、“三严三实”的好干部。
(二)按“三严三实”要求用权律己
始终坚持为民用权,始终坚持秉公用权,始终坚持依法用权,始终坚持廉洁用权,确保权力行使不偏向、不变质、不越轨、不出格。对用权影响最大最常见的是人情和利益,因此,要牢牢记住*这句话: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则办,特别是当个人感情同党性原则、私人关系同人民利益相抵触时,必须毫不犹豫站稳党性立场,坚定不移维护人民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把权用对地方,用对时候。
(三)按“三严三实”要求谋事创业
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和政绩观,大力弘扬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精神,积极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三严三实”是*针对各种各样的“不严不实”提出来的。因此,贯彻落实“三严三实”的要求,要着重解决“不严不实”的问题。“不严不实”的问题一解决,“三严三实”的景象就形成了。
2013年6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10月,*对云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1月17日,*在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强调,做一名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这些要求和“三严三实”一起,对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对如何当好领导干部提出了明确的标准。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认真学习领会,把这些要求作为自己自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