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心得体会(一)
廉洁纪律是党组织和党员在从事公务活动或者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的活动中,应当遵守的廉洁用权的行为规则,是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重要保障。从纪检监察机关查办的违纪案件来看,违反廉洁纪律的行为易发、多发,需要予以高度重视。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新成果,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遵从廉洁自律规范,践行廉洁纪律要求,永葆共产党员清廉本色。
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进一步严明廉洁自律主题,有关廉洁纪律的要求发生重要变化。
一是既坚持正面倡导,又细化负面清单。《准则》把原有的“8个禁止”“52个不准”有关内容移入同步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只提出正面要求,不作禁止性规定,要求党员正确对待和处理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的关系。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遵守党员行为规范,还要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做廉洁自律的表率。《条例》第八章“对违反
二是既坚持面向全体党员,又突出“关键少数”。《准则》将适用对象扩大到全体党员,要求党员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
三是既坚持高标准,又体现守底线。新修订的《准则》提出全体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必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将落脚点放在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上,展现党的先锋队本色,树立起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够得到的高标准。《条例》通过开列廉洁纪律的负面清单,划出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廉洁纪律“底线”,充分体现逾越底线、动辄得咎的纪律要求。
四是既删繁就简,又增加了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果。原《准则》总共4个部分18条3600多字,修订后只有281个字,易懂易记,避免了与《条例》、《刑法》等的重复规定。《条例》中,有关廉洁纪律方面的规定从原来的8条扩充至25条,针对反腐败斗争中出现的新问题,增加了权权交易,利用职权为亲属谋利,赠送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消费卡,违规取得、持有和实际使用运动健身卡、高尔夫球卡等各种消费卡,违规出入私人会所等违纪条款,真正将党的十八大以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方面的要求,转化为纪律条文,体现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是一阵风。
各
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心得体会(二)
自古以来,规矩意识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人不以规矩则废,家不以规矩则殆,国不以规矩则乱。规矩就是一种约束,一种准则,一种标尺。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是靠着强大的组织纪律约束才不断带领中国人民取得胜利。
*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守纪律讲规矩”成为政治生活的高频词。规矩不能立起来、严起来,很多问题就会慢慢产生出来。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往往是从不守规矩开始的。正是党员干部自身的纪律观念、规矩意识淡薄,没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导致小毛病、小错误没有得到提醒纠正,逐渐演变成大问题、大错误,最终掉入腐败深渊。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必须把纪律规矩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无条件遵照执行党的纪律规矩,既不能搞特殊、有例外,也不能选择性执行。把纪律挺在前面,狠狠地抓住纪律这条“红线”,用纪律管住大多数,敢抓敢管、动真碰硬,敢于板起脸来批评,敢于狠下心来问责,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能不能守纪律、讲规矩,是党员干部党的观念强不强的试金石,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心有戒尺,把握分寸,守住底线,纠正认识上的误区,绝不能认为违反纪律是“小节”,要在守纪律、讲规矩上做表率,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作为党的监督执纪部门,纪律就是我们的阵地,坚守党的纪律就是我们的根本职责。既要坚决惩治腐败,让腐败分子收敛收手,还要加强纪律建设,抓早抓小,及时提醒,纠正党员干部的小毛病、小错误,慎始慎初,防微杜渐,使纪律规矩真正立起来、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