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二)

更新时间:2023-07-23 08:51:06文/高考志愿库

二、砥砺奋进,新机遇中力求新作为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国内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下行压力加大,问题风险增多。省内区域经济竞争和功能强化角力日趋激烈,争先进位更加艰难。同时,我们也看到,全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改革效应不断释放,新的增长动力正在生成。国家继续实施中部崛起、中原经济区、老工业基地等发展战略,特别是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提出发挥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引领作用,将蚌埠港、蚌埠机场纳入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以及省委、省政府出台促进皖北发展“新十条”,对我市都是重大机遇。更为重要的是,全市上下对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的认同感、参与度、自信心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热爱蚌埠、发展蚌埠、奉献蚌埠的激情进一步释放。我们相信,有多年持续较快发展的能量积聚,有历次应对经济形势变化的经验积累,有不断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积淀,依托良好的区位、交通、产业以及政策等组合优势,完全有可能在区域发展格局中更有作为、更有位置、更有形象。我们将坚定信心,提振精神,知难而进,切实做到适应新常态、掌握新要求、抢抓新机遇、主动新作为、实现新发展,牢牢把握新一轮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主动权。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持续聚焦产业发展,持续统筹城乡建设,持续强化创新驱动,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持续加强生态建设,持续保障改善民生,不断提升可持续跨越发展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返全省第一方阵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力争达到9.5%左右;一、二、三产分别增长4%、11.7%和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财政收入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出生率、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国家要求削减的主要污染物排放均控制在省下达的目标以内。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高于全省、领先皖北。为此,我们将重点做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产业升级,更强支撑经济增长。

注重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联动,承接产业转移与增强内生动力并举,深入实施重点产业发展“5116”工程,强力落实“1+2+N”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握紧拳头,决战工业。开工建设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国方电子新一代LED陶瓷基板等项目,竣工投产方兴科技柔性镀膜、中建材金刚玻璃等项目,延伸电子信息产业链条。加快大富工业智能机器人、丰原生物素、中创钛酸钡陶瓷材料等项目建设,提升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水平。继续推动整机、整器、整车类产业链终端、价值链末端产品取得新突破,建成投产中科电力装备产业园二期、新大地新能源客车及改装车、宝岛电动车等项目,力争引进创维电子、心里程电脑等项目。引进自行车及配件项目,筹建自行车产业园。加快实施中华食品产业园、新和纱业天然纤维纱、百特新材料等项目,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食品、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深入推进中粮生化、丰原集团、八一化工、天润化工等重点化工企业异地技改、整体搬迁,加快城区存量企业退市进园步伐。

健全服务企业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机制,引导、扶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优化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着力让市场主体数量多起来、经营活起来、实力强起来。完善经济运行统计分析和监测预警制度,加强煤电油运和资金等生产要素调度衔接,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推动环球药业、绿雨种业等企业上市,支持蚌埠玻璃设计院、丰原集团等企业跨区域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0户以上、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向1000户冲刺。新增专精特新企业30户、两化融合企业25户,着力培育昊方机电、行星工程等一批细分市场“小巨人”企业。新建中小企业标准化厂房30万平方米,引进孵化企业100家。鼓励企业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争创驰名商标2件、省政府质量奖1个。

坚持业态融合、布局集聚、功能综合、定位高端,着力增强商贸辐射力、市场凝聚力、物流通达力、旅游吸引力,加快重塑区域商贸重镇步伐。提升义乌国际商贸城运营水平,推进市场区、仓储物流加工区建设。完善国际汽车城服务功能。加快实施鹏欣水游城、文创智慧城等项目。推进徽商物流园、迅捷物流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皖北合一冷链产业综合体、普洛斯仓储等项目。深入推进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建设,新增社区便利示范店10个,新建、改造标准化农贸市场4个、平价店15个。加快“新网工程”建设步伐。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争创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区)1个,支持丰原集团、淮商集团等企业开展特色产品网络销售。建成嘉年华室内水公园,运营喜来登酒店、迎宾馆,加快推进龙子湖环境综合治理、蚌埠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实现旅游总收入140亿元,增长10%以上。加快4G网络建设与发展。积极发展工业设计、咨询、快递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实施养老健康家政、信息、旅游、住房、绿色、教育文化体育等六大领域消费工程,多措并举促进大众消费。净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40户、服务业企业15户。

(二)坚持固本强基,更实强化“三农”工作。

深入实施农业百佳工程,着力三提狠抓五统,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加速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和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启动稻茬麦增产工程,建设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31个。实施“菜篮子”提升工程,创建市级蔬菜标准园15个。大力发展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健康养殖,开工建设五河现代牧业液态奶二期,完成固镇亿只肉鸡产业化项目标准化鸡场建设、怀远万头肉牛项目核心牛场基础设施建设和种牛引进,规模养殖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每个县实施3个“种养加”、一二三产融合互动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完成主要河湖退网还湖,大水面生态养殖面积达10万亩。加快台湾巨力旺食品科技产业园、温州老李集团食品工业园等建设,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争创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区1个,强化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推进蚌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龙亢核心区“一城五园”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具等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积极发展代耕代种、专业化统防统治、农机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继续推进淮干蚌浮段行蓄洪区调整和建设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提升改造“八小水利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万亩,建设旱涝保收田12.08万亩。加大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29.44万亩。大力发展“放心粮油”和“主食厨房”工程。推行农业标准化清洁生产,完善节水、节肥、节药激励约束机制,筹建市级农产品检测中心。

有序有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切实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真正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稳步实施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和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探索开展建设用地“增减挂”由整村推进细化到整户推进试点,逐步把沉睡的资产变成流动的资本。鼓励土地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流转,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新型主体流转土地比例提升10%。支持农民以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成立农村股份合作社,新增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试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村集体资产运营和收益分配新机制。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调动群众建设农田水利积极性。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增加财政农业支出,提高政策效能。

继续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向县域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向县域延伸、优质资源要素向县域集聚,着力激活县域经济,力争增长速度达到全市平均水平。按照“三治三增三提升”要求,深入开展县城规划建设管理提升行动,加快把三县县城发展成为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小城市。支持每个县集中做大做强2?3个主导产业,以城带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推动河溜、新集、任桥、曹老集等6个全国重点镇建设,每个县重点支持2?3个中心镇加快发展。新启动20个省级美好乡村中心村建设。

(三)坚持全域统筹,更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以规划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以提升公共服务、加强基础设施为保障,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空间格局。组织实施新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综合交通、淮河两岸景观总体概念等规划,积极争取省“多规合一”试点。围绕“363”城市发展主轴,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向内环集聚、产业配套设施向中环集聚、交通服务设施向外环集聚、商业商务设施向六轴集聚,构建蚌怀、蚌固、蚌五市县统筹发展带,在强化城市建设管理中提升承载力、辐射力,在推进城市功能升级中增强带动力、影响力。持续推进“三权落实”和“五有并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和均等化,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让进城农民搬得来、住得起、留得住。

着力增强对内对外通达能力,提升新城综合开发水平,完善老城服务功能配套,促进空间集约、产业集中、人气集聚,做精、做优、做美中心城区。实施城市大建设项目190个,完成投资240亿元左右。谋划争取亳州?蚌埠、蚌埠?淮安客运专线等横向铁路纳入国家“十三五”及铁路发展规划,力争民航机场、水蚌线外迁、中环线贯通、延安路跨河通道等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提升改造国道206、104和省道306、307干线,完善交通服务功能。加快长淮卫淮河大桥建设,打通淮河路、国强路、曹山路等一批断头路,优化市区路网结构。推进高铁东站房、东广场前期工作,进一步完善高铁新区基础设施。健全交通枢纽站所等公共服务功能,大力推进滨湖新区建设。建成姜桥路、货场八路,筹建城南九年一贯制学校,加快城南新区开发建设。同步推进老城改造,完成市区征迁300万平方米,交付净地1.5万亩,实现违建零增长。高效利用国开行授信支持,积极推进货币化、商品房安置,加速实施新一轮棚改,全面完成城市内环以内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任务。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223万平方米,竣工222万平方米,棚改回迁安置2万户,保障房实物配租4535户、租赁补贴1000户。

注重建管并举、标本兼治,提高城市管理信息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推进文明城市常态化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全面治脏。切实解决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垃圾乱堆乱倒、清洁保洁不到位等问题。采取招标进入、社会定价方式,推进环卫保洁市场化改革。重点治乱。开展无证养犬专项整治,加大对违法搭建、破墙开店、破坏公绿等行为查处力度。加强物业服务行业监管,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物业管理模式,加快构建三级物业管理体系。有效提升。建立示范路综合创建机制,建成启用数字化城管,推进城市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分期分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高绿化、净化、亮化水平和水电气保障能力。力争跻身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四)坚持项目投资,更大发挥拉动作用。

严格遵循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全面梳理各类在手、在谈、在建项目,分类分层分阶段细化推进落实,力促项目提质提效。健全重大项目调度机制,建成投运汉景智能显示、万达二期等项目,加速实施蚌埠卷烟厂异地搬迁技改、中恒城市广场(二马路精品城)等项目,开工建设富士成像机器人等项目。运用PPP模式、股权融资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实施蚌五高速公路、城市排水及污水处理、曹山森林公园等基础设施项目。新增项目储备规模1万亿元。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突出市场主体作用,以产业引企业、以技术聚资本、以服务促项目,推动招商引资朝着结构优化、深度拓展、效益提高方向转变,不断提升招商精准度和产业布局集中度。强化产业研究分析、产业链条分解,围绕产业链缺失环节,聚焦终端产品,实施精准招商。围绕“一线四点”(京沪高铁沿线、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台湾)重点区域开展专题招商、以商招商、以企招商。深化与央企省企民企外企合作,加快214所MEMS传感器、中建材金刚玻璃等项目建设。完善驻点招商,探索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新机制。加大招商引资统筹力度,既要立足本位各显神通,更要着眼全局群仙聚会,分县区功能定位,重点围绕1?2个主导产业,开展集中、集约、集群招商。细化落实后续服务、预响应机制,打造项目入驻绿色通道、企业发展黄金通道。深入开展效能评级、效益评估、效果评价,持续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实际利用市外亿元以上项目资金750亿元,每个县区至少引进20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1个。

坚持政府投资保续建、保重点、保民生,民间投资重引导、重结构、重效益,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推动有限资源向大产业、大项目倾斜,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注重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并举、盘活存量和用好增量并重,保持社会融资合理增长,新增贷款冲刺200亿元。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有效撬动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领域建设。健全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更多、更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金融产品和信贷模式。积极争取发行市政债券,完善与央企长期深度战略合作机制。推动凤凰滤清器、中晶光电等企业挂牌新三板,打造蚌埠板块。引进、新设1家股份制银行、证券营业部或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开展国家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实施工业用地全过程、全要素、全审核管理,用足盘活城镇现有土地资源。优化投资结构,工业投资突破500亿元。

(五)坚持改革开放,更好激发竞争优势。

坚持问题导向、发展导向、市场导向和民生导向,按照市场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的要求,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让要素活力竞相迸发、制度红利加速释放。认真落实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改革要求,进一步降低门槛、放宽准入,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坚持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主攻方向,促进各类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完善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探索实行“一站式”收费或零收费。落实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等领域“营改增”工作。优化财政运管体制,严格专项资金分类管理、项目支出定期退出,提升资金使用效能、效率、效果。清理、甄别、锁定政府性存量债务,健全考核问责机制,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细化预算编制、硬化预算执行,着力年中不追加、年底不结转。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持续提升社会化办医、集团化办学质量规模,逐步实现就业、就医、就学等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改革春风吹暖百姓身心,让千家万户共享改革福利!

抓住国家扩大内陆开放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深入实施大通关战略,构建开放经济新格局。强化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运营管理。加大铁海联运推进力度,年货物吞吐量增长30%以上。增开集装箱班轮航线,谋划建设公路无水港、铁路一类口岸、水运二类口岸,争取省级内外贸一体化市场试点。实现进出口22亿美元。引进富士(中国)控股、泰和电路科技等一批外资企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2.5亿美元,增长10%。加快走出去步伐,力争丰原集团境外投资柠檬酸和玉米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加大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建设力度,着力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

坚持错位发展、差异竞争、优势互动,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现状、比较优势,提升主导产业集聚度、关联度,统筹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紧抓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重大机遇,谋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共建产业园区。优化开发区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探索实施政府雇员制,允许实行企业化管理和绩效考核,推动开发区二次创业。加快物流、商业、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开发区综合配套服务功能。严格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考核,明确准入门槛,健全退出机制,提高引进项目质量和土地利用率。推动高新区与天河科技园区融合互动,争创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加快经开区现代服务业集聚,服务业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支持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建设和发展,工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

(六)坚持创新驱动,更足释放发展活力。

厚植创新创业文化,用足用活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和创新型城市平台,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催生发展新动力。加强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成运营清华启迪园,推动怀远经济开发区升级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继续拓展与复旦、合工大等高校产学研用合作,加速清华科技园蚌埠孵化基地、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等实体化运作。加大对重点成果转化项目资金扶持力度,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成果在蚌转化。加快科技金融创新园建设,专利权质押贷款突破2亿元。

注重创新政策、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将技术研发机构建立在企业,将科技服务覆盖到企业,将创新政策落实到企业,真正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兑现仪器设备加速折旧等激励政策,强化对科技型企业扶持。加快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天然气压缩机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探索国际科技合作,推进TFT基板玻璃浮法生产等项目落地转化。支持蚌埠玻璃设计院集成创新,全线打通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特种玻璃制造技术等新能源相关产业链,实现新一代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全面国产化。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冲刺1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700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550件。争取获批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城市。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紧紧抓住引进、培养、使用等关键环节,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力争引进一个人才、催生一个产业、带动一批企业。放大人才特区政策效应,继续扩大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范围,把更多的人才招来留住,把更多知识产权、技术成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力,为催生新企业、新产业注入源动力。做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引进知名人力资源服务企业6家。坚持招才育才并重,加强与清华、复旦等知名高校合作。引导校企合作办学,鼓励高校毕业生留蚌创新创业。引进国家*、省*专家5人,培育省115产业创新团队2支。

(七)坚持传承引领,更显文化特质魅力。

强化对文化价值的深度认同和文化建设的责任担当,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深刻的文化自醒、高度的文化自觉,用蚌埠优秀历史文化根脉滋养城市精神,加快建设特色文化名城。高举中国梦精神旗帜,积极培育和践行*,大力弘扬“创新进取、责任担当、务实诚信、合作共赢”的先进思想文化。广泛开展道德实践和志愿服务,营造温馨珠城,淬炼好人蚌埠。大力宣传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李仁强、司法部二级英模朱儒玲等先进典型,让更多的市民争当为善的行动者。争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积极实施市民素质教育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乡风文明“123”创建活动,推动市民革除陋习,做文明有礼蚌埠人。

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全面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双墩、大禹等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传承、利用,提高蚌埠文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辨识度。启动花鼓灯艺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编创《大禹》等精品剧目,拍摄《珠城的传说》等影视作品,记录蚌埠之美、弘扬蚌埠之魂、传播蚌埠之名。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放市少儿图书馆和美术馆,加快推进新文化馆、音乐厅、科技馆规划建设。增设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管理使用好乡镇综合文化体育站、社区文化中心和农村文化乐园,让百姓演、百姓看、百姓评、百姓乐,大街小巷都有百姓大舞台。

怀着敬畏之心、守望之情、呵护之意,对具有蚌埠印记、蚌埠符号、蚌埠特质的优秀文化进行深度挖掘、高端创意、高位开发,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加快推进国家级大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倾力打造荆涂淮河湾。实施省“861”文化产业项目14个,建成开放白石山佛教文化园,加快推进大明文化产业园、双墩遗址公园、谷阳城遗址公园等项目,提升星宇文化产业园经营规模和水平。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等深度融合,加速形成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工业美术等产业集聚区,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壮大蚌埠报业传媒、广播电视传媒、文化演艺等文化企业集团。大力发展动漫数字、玉文化、印刷会展等产业。

(八)坚持绿色发展,更美营造生态家园。

强力治理雾霾,以更大力度、更实措施、更严问责,全员、全年、全市域强力攻坚大气污染防治,让城市更清新、百姓更舒心。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落实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措施,着力降低空气污染指数,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坚持疏堵结合,继续推行全市全年全面秸秆禁烧。加快怀远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实现市辖三县生物质发电全覆盖。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抓好机动车污染防治,全面淘汰市区黄标车。加强煤炭消耗总量控制,全面取缔建成区和县城燃煤小锅炉。强化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污染治理,推行施工工地沙土物料全苫盖、工地路面全硬化、出入车辆全冲洗、拆除房屋工地全洒水、暂不开工空地全绿化、运输渣土等物料车辆全封闭。加大惩处力度,对违反规定、不达标、不作为的企业停产、车辆停运、工地停工、商贸停业、干部停职。

狠抓节能减排,注重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坚持不懈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互动双赢、融合共生。提升污水处理厂运营水平。强化燃煤电厂等企业治污设施运行监管,实施涂山热电、新源热电、华光集团、中联水泥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升级改造。组织开展千企万户节能低碳行动,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县区建设。定期发布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实施节能目标责任现场评价考核,推行节能减排绩效管理试点。大力开展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安全饮水、垃圾污水处理、卫生改厕、河塘沟渠清淤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解决“上气、下水、循环”难题,推进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良性循环。启动新型电动公交车更替计划,新增纯电动公交车50辆。

持续活水增绿,加快建设水在城中、城在林中、城依山、水映城的山水园林城市,让“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再次拨动蚌埠人的心弦。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着力改善水生态环境。做活水文章,继续推进天河-张公湖等环城水系建设,加大“一河三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让河湖净化、两岸绿化、沿线美化。深入推进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实施高速公路沿线、城市周边、河湖滩地、农田防护四大绿化提升工程,开展森林城市、森林城镇与森林村庄三大创建活动,成片造林8.06万亩,建设农田林网65万亩。继续深入开展“绿满珠城”行动,新增城镇园林绿化面积340万平方米,改造绿地180万平方米,新建街头绿地(游园)20个,建成城市绿道50公里。积极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执着追求净水、蓝天,努力让盎然绿色浸染蚌埠大地。

(九)坚持民生优先,更多共享发展成果。

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群众的现实需求,是政府的务实重点。我们将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努力让更多城乡居民学有优教、住有宜居、病有良医、老有善养。认真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33项省级民生工程。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示范辐射作用,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加快蚌埠职教园区一期建设。开工建设安徽科技学院蚌埠校区。加快推进市三院改扩建和市一院综合病房大楼、市妇女儿童医院项目,启动市二院新院区建设。精心筹备省十四届运动会,启动市体育中心等场馆建设。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规划建设全民健身场馆,逐步让山上楼下、林中岸边都有群众竞技场。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不断增强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加强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积极开展双拥工作,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加大公积金归集扩面力度。继续做好人防、消防、地震、统计、气象、档案、地方志、人口计生、应急管理、机关事务管理等工作,推动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工会、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青少年等事业发展。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加速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着力筑牢民生之本,不断夯实和谐之基。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政府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以上。持续开展社保扩面征缴专项行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适时调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推进企业劳动保障诚信体系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落实城市低保、大病救助、五保供养等政策。实行城乡居民临时救助,资助贫困大学生、困难家庭学龄前儿童入园,对城乡80岁、百岁以上老人给予补贴,实施一户多残家庭生活补助。推进精准扶贫,减少贫困人口2万人以上。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深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社会新风尚,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深入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处理各类矛盾纠纷。研究制定示范社区建设标准,按照每个城市社区300平方米的规模,完成10个以上社区活动场所建设任务。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不断提高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制度,坚持不懈抓好危化品、道路交通、消防、电梯等领域安全生产,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坚决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坚决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坚决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