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还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创新环境、创新体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财政支撑能力弱、债务负担重的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还没有解决到位;一些干部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还不适应,存在不愿作为、不敢作为、不会作为的问题,公务员队伍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的主要任务
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深入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发展战略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中央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特点,准确把握新常态的发展新趋势,主动适应新规律、新要求,积极作为,抢占振兴发展的先机。
适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既面临新考验、新挑战,更蕴含着新机遇、新动力。中央新一轮支持东北振兴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我市提供了最独特、最直接的重大战略机遇;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实施,为我市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促进更高水平、更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经过几年的努力,历史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步化解,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多年来的大量投入,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更加完备,承载能力明显增强,为我市的全面振兴积蓄了潜力,夯实了基础;康辉石化、无限极、忠旺铝材等一批重大项目的产能正在释放,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更为重要的是,经过连续几年来应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的干部队伍得到了锻炼,积累了经验,增强了自信,这是我们克服困难、战胜挑战的可靠保障。
适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既要抓好当前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各项工作,又要着眼长远提质增效的各项措施,坚持创新驱动、改革驱动、市场驱动、开放驱动共同发力,力求以较少的要素投入、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使营口成为资源要素聚集区、互联互通枢纽区、开发开放热点区,把营口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潜力充分释放出来。
适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动摇,始终保持旺盛的发展激情,聚精会神干事业,扎扎实实促发展,努力实现营口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全面振兴。我们坚信,有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有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有全市上下发奋图强、锐意进取的强烈愿望,营口的发展一定会更好。
今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为总抓手,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开创营口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新局面。
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建议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与上年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3%以下。
(一)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
新常态的核心是要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要坚持以稳增长为首要任务,准确把握新常态下转方式调结构的方向和重点,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
围绕现有企业运行抓调整、促转型,推动工业经济向中高端迈进。现有企业是全部经济工作的基础,稳增长首先要稳企业。要坚持一企一策,引导正常生产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为稳增长多做贡献;积极帮助产品有市场、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停产、半停产企业恢复生产,盘活存量;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开展“千企转型升级行动”,推动1000户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以产品升级带动产业优化转型;淘汰一批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低产出的落后产能。坚持做优增量,加快推进工业项目投达产,信义玻璃等100个项目当年净增产值100亿元以上。全市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0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
围绕优势抓三产,促进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我市的服务业有基础、有条件,比较优势突出,关键是充分发挥优势,充分释放潜力。要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34亿元;充分发挥温泉旅游的战略牵动作用,坚持商旅联动,强化温泉资源管理,促进温泉旅游项目向高端化发展,推动旅游业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加快金融创新步伐,组建营口市诚信担保集团,支持港口物流金融体系建设;推进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力争金辰机械年内成功上市;抓好台湾商业综合体等156个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物流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积极打造电子商务大厦等电商平台,推进阿里巴巴(营口)跨境产业带等电商项目建设。稳定房地产市场,优化产品结构,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积极适应消费模式新变化,培育壮大消费热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县域工业、服务业发展,提升县域经济整体水平。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稳定粮食生产,巩固扩大优质水稻高产创建成果,打造粮食生产示范区;发展设施水果和蔬菜,新栽果树250万株、新建蔬菜基地5000亩。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开工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5个。推进标准化生产,新增“三品”认证20个、认定面积10万亩。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和防灾减灾能力。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7.7%。加大东部振兴战略实施力度,促进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不断提高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围绕创新驱动抓转型、促升级。设立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壮大新兴产业规模,争取列入省设立的国家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百家科技企业服务行动,积极参与创建沈大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引进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瞄准“工业4.0”,开展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试点,推动企业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2%。
适应新常态,实现稳增长,必须把政府工作重心放在营造创新环境、凝聚创新人才、维护创新规则、强化创新激励上,让创新的活力充分迸发、创新的潜力充分释放,让创新成为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的强劲力量。
(二)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适应新常态,增强市场驱动,必须加快改革步伐,为创新开辟道路、为竞争搭好舞台、为开放营造空间,汇聚内生发展的强劲动力。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放管结合,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清理、调整一批行政审批事项,提升市(县)区政府承接审批事项的能力;全面清理行政权力,加快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建设;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最大程度实现便利化,营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经营,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全面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实现国有资产监管全覆盖,保值增值。整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改造便民惠民场所,实现国有资产效益最大化。争取试点示范重大政策,力争在解决国企遗留问题、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试点、东北地区电子商务试点等方面先行先试。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落实税收保障办法,实施综合治税,强化税收征管,严格税收纪律,确保应收尽收。健全预算体系,规范预算管理。加强专项资金监管,深化国库管理改革,全面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和非税收缴改革试点。做好“营改增”扩围工作,加快推进政府购买公共社会服务改革。建立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和风险预警处置机制,将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严控债务风险,坚决杜绝举新债铺新摊子。
积极探索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营口港口金融创新试验区发展,推进北方金融产品交易中心和运营管理中心审批建设。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多种投融资模式。巩固并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加大金融扶持中小微企业力度,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新扶持模式和政策,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推进民营企业集团建设,选择10户民营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积极争取国家中小城市综合配套改革和民营经济改革试点。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扩大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范围,新增确权登记30万亩。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新增、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各100家、新增家庭农场20个。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万亩。
(三)扩大开放,积极打造培育新增长点
适应新常态,增强开放驱动,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以开放引领产业和技术创新,以开放拓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不断创造发展新优势、新空间。
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努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坚持港城联动,着力促进互联互通,打造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支点。充分发挥港口牵动辐射作用,积极促进营口与沈阳经济区各市一体化发展。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陆港布局;巩固内贸航线领先地位,加快培育开发国际航线。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3.4亿吨,增长3%;集装箱运量590万标箱,增长5.3%。推进综合保税区申办和中韩自贸示范区论证规划工作,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步伐,促进货值落地、税收落地。加快辽鲁陆海货运大通道和营满欧大陆桥发展,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打造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努力建设东北亚物流之都。
坚持围绕项目抓发展,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大中央新一轮东北振兴政策举措的落地力度,加快推进与央企、民企和沪企合作项目以及鲅鱼圈鞍钢二期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营口万达广场年内部分投入运营,沈鼓集团营口生产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全年开(复)工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77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31个,让中央振兴东北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在营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坚持围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抓招商,加大招商选资力度。严格执行国务院〔2014〕62号文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转变招商方式,实施“嫁接式”招商、点对点招商,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重点引进用地集约、附加值高、无污染、低耗能、有利于产业优化的项目。
坚持围绕项目抓园区,进一步明确园区功能定位。以项目投达产为目标,完善园区建设,促进产能释放。加大土地清理力度,提高投资强度,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加快园区去行政化改革步伐,增强园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优化贸易结构,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积极引导内贸企业加大国外市场开发力度,扩大地产商品出口。推动外贸出口基地提档升级,力争营口汽保、营口管件晋升为省级出口基地,耐火材料晋升为国家级出口基地。加强口岸建设,努力构建“大通关”格局,促进通关和对外贸易便利化。全年外贸出口增长6%左右。
(四)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提升城镇化水平
坚持以创促建,全面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严格执行城市发展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明确城市区域功能定位,编制和完善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地下综合管廊等专项规划,基本实现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全覆盖。
坚持高水平改造老城区、高质量建设新城区、高档次发展小城镇,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妥善安置动迁回迁居民。实施农村公路、农村客运站亭等农村交通设施建设工程,推进营仙路建设,适时启动快速公交工程,完成营盖公路改造,兰旗机场实现通航。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坚持以人,加大近郊农村、城中村、园中村改造力度,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应能力,使人民群众在城镇化进程中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打造高效、便捷、安全城市。加快推进协同办公一体化服务平台、网上审批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政府办公信息化,提升电子政务水平,让群众充分享受智慧服务带来的便利。实施道路交通、违法建设等专项整治,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入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创建省级示范村19个,全面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努力打造美化、亮化、净化的宜居营口。
加强生态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城市建设水平,造林1500亩、义务植树200万株,完成矿山生态治理856亩。强化流域内涉水污染源环境监管,充分发挥污染治理各项工程持续治污能力,进一步改善河流水质。强化海洋生态保护,集约节约利用海域资源,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深入实施蓝天工程,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推进五矿中板80兆瓦煤气发电以及营口钢铁煤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不断提升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着力加强环境监管,坚决打好打胜污染治理攻坚战,建设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的美好家园。
(五)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坚持围绕发展抓民生,围绕民生抓发展,集中有限资金,补短板、抓急需,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加大民生工程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