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绵阳总人口数量有多少,绵阳外来人口和常住人口这几年是增长还是下降,本文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关于绵阳人口数量的资料,可供大家参考。不过具体绵阳总人数请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绵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
绵阳市统计局
绵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5月28日
一年多以来,在省人普办的精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有关部门支持协作,各级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广大普查对象主动参与、积极配合,绵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顺利完成了现场登记和主要数据汇总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一、全市普查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我国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口普查工作,成立了绵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多次研究部署普查有关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级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严格执行国家普查方案,圆满完成各项入户登记任务。全市共划分2070个普查区、3.01万个普查小区,完成93.1万个建筑物的标绘。1.5万余名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对全市287.8万户、750.4万登记人口进行了全面普查。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面采用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实时直接上报数据。首次把普查对象的身份证号码列入普查内容,首次实现普查对象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自主填报,强化部门行政记录和电力、手机等大数据应用,提高了普查工作质量和效率。全市各地结合各自区域特点,广泛拓宽宣传渠道,社会各界和广大普查对象对人口普查的知晓度、理解度和配合度显著提升。全市各地认真落实普查方案,始终坚持依法普查,严格进行质量管控,确保了普查过程严谨规范,普查结果真实可靠。
二、全市普查主要数据
【数据1】人口总量486.82万人,居全省第四位
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为486.82万人,与2010年六人普的461.39万人相比,增加25.43万人,增长5.51%,年平均增长率为0.54%。常住人口总量居全省第四位,常住人口增量和增幅均居全省第三位。
全市9个县(市、区)中,常住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县(市、区)有1个(涪城区129.85万人),在50万人至100万人之间的有3个(三台县95.58万人、江油市73.13万人、游仙区56.15万人),在20万人至50万人之间的有3个(安州区37.29万人、盐亭县37.07万人、梓潼县27.70万人),在10万人至20万人之间的有2个(北川县17.41万人、平武县12.64万人)。其中,常住人口居前三位的县(市、区)合计占全市的比重为61.33%。
分区域看,“一核”地区(涪城区、游仙区、安州区)常住人口为223.29万人,占45.87%;“两翼”地区(江油市、三台县)常住人口为168.71万人,占34.66%;其他地区(盐亭县、梓潼县、北川县、平武县)常住人口为94.82万人,占19.47%。
数据表明,十年来全市人口增长总体呈稳步上升态势,符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县(市、区)数据来看,全市人口向主城区流动聚集的趋势明显。
【数据2】平均每户2.27人,家庭规模略有缩小
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共有家庭户197.23万户,家庭户人口为448.55万人;集体户7.63万户,集体户人口为38.2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27人,比全省少0.24人,比2010年六人普少0.35人。
数据表明,家庭规模缩小主要受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居增加、生育率下降、家庭子女数量减少等因素的影响。
【数据3】男女性别比100.58,“男女平等”更加深入人心
普查结果显示:全市男性人口为244.12万人,占50.15%;女性人口为242.70万人,占49.85%。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0.58,比全省低1.61,比2010年六人普下降2.04。
初步分析,全市人口性别比受外出人员男性居多、女性老龄人口比重大及“男女平等”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等因素影响较大。
【数据4】老龄人口超115万人,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
普查结果显示:全市0-14岁人口为68.77万人,占14.13%;15-59岁人口为302.64万人,占62.16%;60岁及以上人口为115.41万人,占23.7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89.38万人,占18.36%)。与2010年六人普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0.33个百分点、下降6.66个百分点、上升6.33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由于国家生育政策调整,少儿人口数量和比重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老年人口健康状况不断改善,高龄老人规模不断扩大。“一老一小”问题将对全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带来挑战。
【数据5】有大学文化程度的超63万人,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3.09万人。与2010年六人普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6750人上升为12959人,增长91.99%。
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8.37年提高至9.17年,仅次于成都、攀枝花,居全省第三位;文盲率由5.52%下降为4.01%。
数据表明,十年来全市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持续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数据6】“城里人”多了67.65万人,城镇化进程加快
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51.5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6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35.31万人,占48.34%。与2010年六人普相比,城镇人口增加67.65万人,乡村人口减少42.21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1.81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科技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加快,全市人口城乡深度融合、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序推进等极大地促进了全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数据7】流动人口121.82万人,人口流动持续活跃
普查结果显示:全市人户分离人口为158.39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36.57万人,流动人口为121.82万人,跨省流入人口为13.60万人,省内流动人口为108.22万人。与2010年六人普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125.18%,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484.16%,流动人口增长90.11%。
数据表明,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的迁移流动创造了条件,人口流动更加频繁,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面查清了我市的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准确反映了当前人口变化的趋势性特征,获得了大量宝贵的信息资源。目前,我们正按照省人普办的统一安排部署,抓紧对普查数据作进一步整理、分析和开发,后续会采取更多方式公布和共享普查成果。
绵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
(第一号)
全市人口情况
绵阳市统计局
绵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及9个县(市、区)人口基本情况公布如下:
一、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2]为4868243人。
二、人口增长
全市常住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613862人相比,增加254381人,增长5.51%,年平均增长率为0.54%。
三、户别人口
全市共有家庭户[3]1972258户,集体户76313户,家庭户人口为4485534人,集体户人口为38270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27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62人减少0.35人。
四、县(市、区)及区域人口
全市9个县(市、区)中,常住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县(市、区)有1个,在50万人至100万人之间的县(市、区)有3个,在20万人至50万人之间的县(市、区)有3个,在10万人至20万人之间的县(市、区)有2个。其中,常住人口居前三位的县(市、区)合计常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为61.33%。
分区域[4]看,“一核”常住人口为2232865人,占45.87%;“两翼”常住人口为1687154人,占34.66%;其他地区常住人口为948224人,占19.47%。
五、县(市、区)及区域人口变化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9个县(市、区)中,有3个县(市、区)常住人口增加,依次为:涪城区、游仙区、安州区,分别增加431797人、72775人、6160人。
分区域看,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一核”常住人口增长29.65%,所占比重上升8.54个百分点;“两翼”常住人口减少6.49%,所占比重下降4.44个百分点;其他地区常住人口减少12.81%,所占比重下降4.10个百分点。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3]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4]“一核”是指涪城区、游仙区、安州区;“两翼”是指江油市、三台县;其他地区是指盐亭、梓潼、北川、平武4县。
[5]指各县(市、区)的常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
绵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
(第二号)
人口性别构成情况
绵阳市统计局
绵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及9个县(市、区)人口性别构成情况公布如下:
一、全市人口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2]中,男性人口为2441188人,占50.15%;女性人口为2427055人,占49.85%。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2.62下降为100.58。
二、县(市、区)人口性别构成
9个县(市、区)中,人口性别比在100以下的县(市、区)有2个,在100至105之间的县(市、区)有5个,在105以上的县(市、区)有2个。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绵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
(第三号)
人口年龄构成情况
绵阳市统计局
绵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及9个县(市、区)人口年龄构成情况公布如下:
一、全市人口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2]中,0-14岁[3]人口为687723人,占14.13%;15-59岁人口为3026351人,占62.16%;60岁及以上人口为1154169人,占23.7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893782人,占18.36%。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33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6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6.3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6.71个百分点。
二、县(市、区)人口年龄构成
9个县(市、区)中,15-59岁人口比重在60%及以上的县(市、区)有5个,在60%以下的县(市、区)有4个。除涪城区外,其余8个县(市、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4%。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3]0-15岁人口为736048人,16-59岁人口为2978026人。
绵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
(第四号)
人口受教育情况
绵阳市统计局
绵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及9个县(市、区)人口受教育基本情况公布如下:
一、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2]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30891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69845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562154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502962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6750人增加到12959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2195人增加到13759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6112人减少到32089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3378人减少到30873人。
二、平均受教育年限[3]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市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8.37年提高至9.17年。
三、文盲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95354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59552人,文盲率[4]由5.52%下降为4.01%,下降1.41个百分点。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3]平均受教育年限是将各种受教育程度折算成受教育年限计算平均数得出的,具体的折算标准是:小学=6年,初中=9年,高中=12年,大专及以上=16年。
[4]文盲率是指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例。
绵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
(第五号)
城乡人口和流动人口情况
绵阳市统计局
绵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城乡人口分布及流动情况公布如下:
一、城乡[2]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515103人,占51.6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353140人,占48.3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676440人,乡村人口减少42205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1.81个百分点。
二、流动人口[4]
全市常住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5]为1583852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6]人口为365698人,流动人口为1218154人。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入人口为135951人,省内流动人口为1082203人。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加880477人,增长125.18%;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加303096人,增长484.16%;流动人口增加577381人,增长90.11%。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城镇、乡村是按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
[3]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4]流动人口是指人户分离人口中扣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
[5]人户分离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6]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是指一个直辖市或地级市所辖的区内和区与区之间,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