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对外公布《“十三五”全国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总人口在14.2亿人左右,年均自然增长率在6‰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到112以下。
为解决一些人“想生却又不敢生”的问题,规划要求,协调制定和完善鼓励按政策生育的经济社会政策。推动落实产假、哺乳假等制度,妥善解决延长生育假、配偶陪产假等奖励假的待遇保障。
“十三五”总人口预增4500万
“十二五”期间,计划生育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从117.94下降到113.51,末全国总人口为13.75亿。
不过,规划同时指出,当前我国人口总量压力仍然较大,结构矛盾更加突出,实现人口均衡发展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配套公共服务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还不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等。做好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在这种情况下,规划对“十三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人口数量,以“十三五”时期的预期目标值为14.2亿左右来计算,这意味着,“十三五”时期总人口数量预期增长空间在4500万左右。
今年1月,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指导司司长杨文庄在全面二孩政策工作进展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二孩政策效应集中释放的一个时期,年出生人口在1700万到2000万之间。
规划对总和生育率也提出预期性目标,即2020年总和生育率在1.8左右。此前总和生育率为1.6左右。
全面二孩的政策效果明显
从去年交出的“答卷”来看,两孩政策的推出,对人口增长已起到一定作用。
是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第三年。杨文庄表示,出生人口达到了1786万,为2000年以来最高。出生人口比“十二五”时期年均增加了140万以上,所以(全面二孩的政策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以前,二孩出生比重在全年出生人口中的占比始终保持在30%左右。、提升幅度比较明显。到,二孩及以上在出生人口中的占比超过了45%,较2013年提高了十几个百分点。
国务院参事、原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力表示,生二孩需要各种准备和环境,一般需要一段时间的释放。前些年累计的生育意愿大概需要5年的时间释放,预计2017年、2018年会有一个生育小高峰出现。
不过,政策放开后,并不是所有育龄人群都有生孩子的意愿,其中一部分有生育意愿的人群也面临“想生不敢生”的情况。
积极解决育龄人群后顾之忧
在北京工作7年的李源(化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愿意生二胎的原因在于没人照顾。“我和爱人现在精力比较有限,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就不太可能再要第二个小孩了。”卫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托育服务短缺非常严重,0~3岁婴幼儿在我国各类托幼机构的入托率仅为4%,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50%的比例,我国80%的婴幼儿都是由祖辈参与看护。
马力表示,接下来,在鼓励按政策生育的同时,还要完善配套措施,让育龄人群没有后顾之忧。对此,规划提出,加强部门协同,合理配置妇幼保健、儿童照料、学前和中小学教育、社会保障等资源,满足新增公共服务需求。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妇女儿童医院、普惠性托儿所和幼儿园等服务机构。增强社区幼儿照料等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母婴服务设施建设。
规划还要求,协调制定和完善鼓励按政策生育的经济社会政策。推动落实产假、哺乳假等制度,妥善解决延长生育假、配偶陪产假等奖励假的待遇保障。倡导适龄生育,支持女性生育后重返工作岗位,鼓励用人单位制定有利于职工平衡工作与家庭关系的措施。鼓励生育水平长期偏低的地区采取综合措施,减轻家庭生养子女负担,引导群众按政策生育。
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升妇幼健康计划生育服务水平方面,规划提出,将加强再生育技术服务保障,鼓励全面两孩政策目标人群较为集中的地区设置再生育或高危孕产妇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