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全文

更新时间:2023-07-14 12:46:52文/高考志愿库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大气污染,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大气污染防治。

第三条【基本原则】防治大气污染,应当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遵循源头治理、规划先行,突出重点、防治结合,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政府责任】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城镇布局和工业发展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第五条【部门职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以及布局调整,组织推动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升级、落后产能淘汰计划实施,加大清洁能源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和完善大气环境保护等相关政策。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交通运输、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对机动车以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油气回收治理等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交通运输、城市管理、工业和信息化、农业等部门对建筑扬尘、矿山扬尘、道路扬尘、工业企业料堆场、农业扬尘等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公安、工商、食品监督等部门对餐饮服务业、露天烧烤等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畜牧等部门对农业生产、畜禽养殖造成的大气污染、秸秆综合利用等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渔业部门、海事机构对船舶污染物排放的监督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在县(市、区)人民政府的指导下,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组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第六条【责任主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落实岗位责任制,防止和减少大气污染,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公民应当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大气环境保护义务,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第七条【考核评价】本省实行大气环境质量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省人民政府制定考核办法,对各设区的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实施考核。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八条【财政支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财政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大气污染防治项目的信贷支持。

第九条【技术支撑】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大气污染防治科学技术研究,开展对大气污染来源及其变化趋势的分析,编制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推广和应用先进的防治技术,发挥科学技术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支撑作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引导和服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少大气污染,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

第十条【宣传教育】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社会团体、学校、新闻媒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应当加强大气环境保护宣传,普及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大气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公众参与大气环境保护。

各级人民政府对在大气污染防治、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大气污染防治的规划和标准

第十一条【达标规划】未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要求和区域大气质量状况,制定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和大气污染防治年度实施计划,并采取严格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按期达到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要求和区域大气质量状况,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措施。

大气环境质量达标规划和大气污染防治年度实施计划以及实施效果应当向社会公开,并适时进行评估、修订。

第十二条【功能区划】省人民政府对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本省地方标准;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省人民政府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主体功能区划和经济技术条件,合理确定本省重点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制定并完善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第十三条【承载力预警】省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对大气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建立大气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第十四条【规划布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考虑区域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合理确定重点产业和能源结构,制定和推行有利于大气污染防治的经济政策,促进污染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优化产业布局,逐步将不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化学合成和生物制药、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等重污染企业退出城市建成区,落实技术改造措施和排放污染防治标准要求,迁入工业园区。

第十五条【总量控制】本省实行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逐步削减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省人民政府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环境质量状况、产业结构,将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排污单位。排污单位不得超过总量控制指标排放。

本省逐步推行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污权交易。

第十六条【排污许可】本省实行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向大气排放工业废气或者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集中供热设施的燃煤热源生产运营单位,以及其他依法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禁止无排污许可证或者不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标准、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以及其他要求排放大气污染物。

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规定,设置大气污染物排放口及标志。除因发生或者可能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或者突发环境事件需要通过应急排放通道排放大气污染物外,禁止通过其他排放通道排放大气污染物。

第十七条【标准监测】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安装使用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并依法公开排放信息。

重点排污单位不得破坏、损毁或者擅自拆除、闲置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不得篡改、伪造监测数据。

第十八条【第三方治理】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入大气环境治理领域,推行大气污染第三方治理,提高治理专业化水平和治理效果。

排污单位承担大气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能力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代其运营大气污染防治设施或者实施大气污染治理。接受委托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以及排污企业委托要求,承担约定的污染治理责任。

第十九条【区域限批】对超过国家或者本省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未完成国家或者本省确定的大气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新增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第二十条【布局优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合理规划产业园区的布局。新建产生大气污染物的工业项目,应当按照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资源循环利用和集中治理的原则,集中安排在产业园区建设。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科学编制并严格实施城市规划,建立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城市和区域空间格局,设置和预留区域生态过渡带和生态保护区。

第三章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第一节燃煤污染防治

第二十一条【控煤总量】省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区域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等条件,制定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和削减目标,逐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设区的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和削减目标,制定本级的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清洁能源推广】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清洁能源的推广利用。

煤炭生产企业应当提高煤炭洗选比例,新建煤矿同步建设煤炭洗选设施,现有煤矿限期建成煤炭洗选设施。

煤炭使用单位和个人应当采用先进洁净煤技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

第二十三条【禁燃区划定】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将不低于城市建成区面积百分之八十的范围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

禁燃区内不得新建燃烧煤炭、重油、渣油等高污染燃料的设施;现有燃烧高污染燃料的设施,应当限期改用清洁能源或者停止使用。

禁燃区内禁止原煤散烧。

第二十四条【煤质管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煤炭质量管理,禁止生产、进口、运输、销售和使用不符合标准的煤炭,鼓励燃用优质煤炭。

第二十五条【设施改造】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限期淘汰不符合国家规定规模的燃煤锅炉;加快改造燃煤锅炉和燃煤工业炉窑;推广使用清洁燃料。

第二十六条【集中供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城市建设,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

新建项目禁止配套建设自备燃煤电站。除热电联产外,禁止审批新建燃煤发电项目,现有多台燃煤机组装机容量合计达到国家规定要求的,可以按照煤炭等量替代的原则建设为大容量燃煤机组。城市建成区内已建成的中低压凝气式火电项目,具有稳定热负荷条件的,由当地人民政府限期改造为热电联产。

具备稳定热源的集中供热区域和联片采暖区域内的热力用户,应当使用集中供应的热源,不得建设分散的燃煤供热设施,原有分散的中小型燃煤供热设施应当限期拆除。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