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过年都有哪些习俗
二十以后扫尘
腊月二十以后,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家里的卫生,称为扫尘。将打扫出来的扬尘等垃圾沿大路边丢弃免遭灾难,这天打扬尘越早越好,认为“打得早,春来早,福星多,灾星少”,而且扫尘也是全家总动员增进感情的一个好机会!
二十二上坟
年前一般都要上坟,很多人家是大年三十到坟上烧纸钱,有些人家会带一些麦子的秸秆当金条烧给祖宗,还有人家会放鞭炮、祭贡品。如果贡品里有饭菜不能事先品尝淡咸,自己先吃是对先辈的不敬。
二十三祭灶
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贴灶老爷画像,中午做祭灶老爷的饭菜,很少用海鱼,一般都是河里红鱼。菜做好以后倒酒、放鞭磕头祷告,一般都说请灶老爷上天多说好话之类的话。
二十五忙年
在腊月二十五,都要准备过年的各类食品。以前家家户户的豆腐、馒头都是自己亲手做的,现在基本都是在超市买,所以现在购置年货中都必须买豆腐、馒头,其中豆腐寓意“兜福”。
二十七祭土地
土地老爷是民间最信赖的神,又称为“福德正神”。逢年过节,人们都会在土地庙前贴对联:“居东南福地,佑西北人家”,“保一方宁静,佑五谷丰登”等等。
大年三十最忙
三十晚各家要做聚宝盆、接灶、压锅、压磨。每年除夕夜乡间称为三十晚。各家要做“聚宝盆”,即在一盆米饭上插上松枝,枝上系上染红的花生、白果、盆中加红枣,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发大财;晚间接灶,即把腊月二十三祭灶日将被送上天的灶神接回来,然后全家围着火盆烤“元宝火”,俗称“守岁”,近子时,把地上的花生壳、瓜子壳等扫到门后,俗称“隔年尘(陈)”;在睡觉前,在锅、磨、放上两棵葱和一点豆腐或糕,俗称“压锅”、“压磨”以示一年到头不空,有饭吃。
大年三十也是各家吃团圆饭的时候,边吃边看春晚,贴对联,快到12点的时候家家户户开始放鞭炮,好不热闹!
初一最讲究
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朝、三始、三元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正月初一凌晨千家万户鞭炮声响,将新春第一天推向火热的高潮。这天,各家各户除了送财神和玩麒麟的都不出门。
年初一早上第一顿饭是吃水饺,水饺中有几个是包有硬币,吃到硬币饺子的人,在新的一年里会发财顺利。如果水饺在锅里煮破,不能说“破”,一定要说“笑”或“挣了”,“下水饺”、“下面条”不能说“下”,一定要说“煮”。东西吃完了要说满了,一般碗里会留一点,不会全吃完。
初二回娘家
正月初二是女儿带女婿回娘家的日子,海州人要把出嫁的姑娘带回家过一天,俗称“带姑爷”。一家人一边拉家常一边忙着做饭、炒菜,准备中午迎接新贵客的酒宴。
初三干点活
正月初三无论是哪个行业都会象征性地干点活,农民会象征性下地转转,盐民到盐田转一圈,有的渔民会正式干活,因为他们一般是选正月初三、六、九三天,寓意三六九顺,顺风、顺雨,一切都顺。
初四拜山神
春节过后第一次进山砍草,要拜山神。带大伙上山砍草的带头人,在到达砍草地点时,选一路边地让大家放下镰刀、扁担、绳,就地焚化由黄表纸印制成的“龙牌”,大家跪拜山神,祈求保佑大家一年砍草既多又平安。
初五破五
这天被称为破五日。正月初五之前有不少禁忌习俗,如妇女不能用针,称“忌针日”。这些被禁的活动,都得在“破五”解除后才能正常进行。
初六开盐
盐民对盐婆婆的生日十分看重,宁可少吃几顿,也要在年前就备好香烛纸马,到正月初六的清晨带领全家人到滩头或风车头放鞭炮、烧纸磕头并祷告:请盐婆婆显灵开恩,保佑全年的天气好,产盐多,盐粒大、盐花白。
初七接灶
正月初七是接灶日,把灶老爷接回家,有人家包水饺,大部分是搞一桌丰盛的饭菜,把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贴在灶台墙上的灶老爷像裁下来烧掉,家里男丁到门前燃放鞭炮、高升。
元宵张灯
正月十五元宵节。民谚:“三十的火,十五的灯。”意即年三十火要烧得旺,正月十五元宵节的花灯要精彩,因此元宵节又叫灯节。灯在新年里带给人们一个新的希望???“添丁”。
十六拜盐神
盐民对盐神管仲爷爷十分敬重,正月十六放鞭炮表示对战国时齐相管仲的“民得其七君得其三”分割利润政策的向往,希望官府能降低盐税。然后在盐垛上插画管仲像的小旗测风向、观天象,预测原盐收成年景。
当然,这其中很多都是旧风俗好多人已经不记得了,对于当代的我们来说过年可能就是置办年货,堵在超市,堵在路上,享受假期,吃团圆饭,拿压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