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过年的风俗有哪些,河北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7-08 17:49:59文/高考志愿库

河北各地的春节习俗你都了解吗?

无极剪纸

无极剪纸始于古代,盛行于明末清初。每逢节日、婚礼,人们都用剪纸制作灯花、挂彩纸、剪年福(符)、贴窗花的形式,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感受。

无极剪纸造型丰富、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郁,其风格受山西和天津杨柳青年画影响,逐步形成独具一格的剪纸艺术。

正定常山战鼓

正定常山战鼓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已具雏形,至明代已盛行于民间,正定是历史上“常山郡”所在地,故称其为“常山战鼓”。常山战鼓是由鼓、大钹、中钹、小钹、小锣等打击乐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民间清锣鼓,主要用于广场表演。

常山战鼓,铿锵有力,助威壮胆,催人奋进,产生一种心齐志坚、所向披靡的豪迈感。所以在春节、庙会等重大节日、活动中都要请其助阵,以壮声威。

井陉拉花

井陉拉花源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之时的街头广场花会,经多次挖掘、整理、发展,享誉全国,名扬海外。井陉自古就有过年演花会、放烟火、赏花灯的习俗。

井陉拉花是花会中的主打节目,其舞姿舒展大方、刚柔并济,音乐古朴典雅、刚健深沉,为群众带来精彩的视觉盛宴。

晋州官伞

官伞发源并流传于晋州境内的故城、槐树、东宿和城关一带的汉族民俗舞蹈,以舞者持伞表演而得名。官伞本是古代统治者为炫耀权威、地位而设的仪仗之一,随着时代的演进,习俗的变化,成为汉族民间舞蹈艺术,营造喜庆、热烈和祥和的新年节日氛围。

藁城宫灯

藁城宫灯为藁城特产,始于东汉、盛于隋唐,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为了庆贺统一天下之功业,在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所挂宫灯盏盏精致,宫灯之名由此而生,后来宫灯的制作技术传入民间。据传,明代藁城屯头村李师傅手工制作的纱灯,以美观明亮、耐风耐用为特色,遐迩闻名,生意愈发兴隆,其艺传世而不绝。

如今,藁城宫灯作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几年可谓家喻户晓。其外形精巧、结构简单,色彩艳丽,寓意吉祥,已成为新春佳节装点家居、馈赠好友的最佳饰品。

承德:春条和过庙

承德过年讲究贴“春条”(也叫炕条),长长的春条上至房梁下至炕沿,上面写上“宜入新春乐,财神家中坐,金子堆成堆,元宝垛一垛,人财两旺好,老少齐安乐,大吉大利”。

承德又称寺庙之城,因此庙会与民间节日相互辉映,也就成了承德民俗风情中的一大亮点。

到了正月二十五,这天家家户户于天亮之前在院内用火灰画几个囤形,中间撒上小米,以象征仓满囤流,来年生活富足。从这天以后,年味就会悄然淡下来。

蔚县:打树花

“打树花”是河北蔚县暖泉镇别具特色的一种古老节日社火,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地方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民俗。

它主要是通过表演者用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墙上,迸溅形成万朵火花,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而冠之以“树花”。其壮观程度远胜于燃放烟花,主要是表达人们喜迎春节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望。

衡水:贴神像

买年画也是过年中一项重要的习俗。无论城市还是乡镇的集市都非常热闹。摊贩将五颜六色的年画挂在墙上,渲染喜气洋洋的氛围,人们驻足围观,选择自己的喜欢的。

按照衡水民间旧俗,春节前要将房子打扫干净,在室内合适的位置上贴上五颜六色的年画,大门上贴门神神像、春联,影壁墙上贴上福字。

邯郸:扔愁帽

邯郸在除夕欢庆活动中流传着一种奇异的风俗扔愁帽。扔愁帽都在除夕夜深人静之时进行。各家各户临睡前,都把头上戴过的旧帽子或旧头巾,悄悄扔到大街上。

第二天,打扫街道时,再把它们清扫到墙旮旯里,到下月十五夜晚烤“怕灵火”时烧掉。据说可以扔掉一年的旧愁,迎来一年的新喜。

河北过年风俗,河北春节过年有哪些习俗

河北省人春节过年习俗大全,老河北省人春节过年的传统习俗

河北春节习俗 河北过年春节的习俗

河北春节习俗,河北春节过年习俗总结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