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更新时间:2023-07-19 11:11:05文/高考志愿库

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其实大家都很好奇各个省份当地的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特色,小编整理了邵阳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供大家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邵阳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一、邵阳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

湖南祁剧

邵阳流传最广的地方戏剧为祁剧。祁剧是湖南地方大戏剧种之一,它又称祁阳班子,民国初年称“祁阳戏”,清末又名“楚南戏”,因形成于祁阳而得名。祁剧广泛流行于湖南省的祁阳、衡阳、邵阳、永州、郴州、怀化等地区,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全州、桂林、平乐、柳州和赣南、粤北、闽西一带。祁剧兼有高腔、昆腔、弹腔3种声腔,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地形成永河、宝河两大流派,其舞台语言均统一使用祁阳话。 

邵阳花鼓戏

邵阳花鼓戏旧称“花鼓”。湖南民间小戏剧种,兴起于旧时邵阳县境,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称为邵阳花鼓戏。主要流行于邵阳市和邵东、新邵、邵阳、隆回、洞口、新化等县市,以祁剧宝河派戏白结合邵阳地方语言为舞台语言。20世纪50年代命名为“邵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的音乐源于当地山歌小曲,在发展过程中曾受祁剧音乐、宗教音乐和说唱音乐的影响,演出风格诙谐、活泼、明快清丽。 

宝庆竹刻

宝庆竹刻是从实用竹器工艺中脱胎出来的一种集观赏、实用于一体的民间工艺。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滩头年画

滩头年画是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为全湖南省特有,产地在邵阳隆回滩头镇。隆回滩头年画形成于唐朝李世民时代,已有1300多年历史。最后一代传人高腊梅创作了29个年画版本,其中有一版本《老鼠娶亲》。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专门描述了滩头年画《老鼠娶亲》,并将该画视为珍品收藏,此画大英博物馆亦有收藏。2002年,滩头年画被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第一批项目。2006年6月,滩头年画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二、邵阳城市简介

邵阳,是湖南省下辖地级市,史称“宝庆”。位于湘中偏西南,资江上游,北障雪峰之险,南屏越城岭之秀,资水流贯全境,与邵水汇聚市内,中间盆地珠连,丘陵起伏;东与衡阳市为邻,南与永州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接壤,西与怀化市交界,北与娄底市毗连;介于北纬25°58’~27°40',东经109°49'~112°57'之间。2021年辖大祥区、双清区、北塔区,邵东市、武冈市、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新宁县、绥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土地总面积20824.37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822.3万人,常住人口646.8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43.0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71‰。年内气温最高38.9℃、最低-5.2℃,年均降水量1262.3毫米。森林覆盖率61.02%,水质综合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89.6%。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61.5亿元,比2020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8.9亿元,增长9.4%;第二产业增加值786.2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1266.5亿元,增长8.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631.951.5

邵阳历史悠久,名传潇湘。境内早在商代即有臣民入居,西汉初置县,历经昭陵、邵陵、邵阳、敏州、邵州、宝庆,最后定名为邵阳,至今已有2500多年。清代,宝庆府城资江绕郭,邵水穿城,环城墙炮台林立,加之山环水复,攻之不易,留下“铁打的宝庆”美名。现今邵阳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邵阳山川秀美、风光绮丽有大小旅游资源350处,资源总量居全省第三世界自然遗产新宁崀山,被誉为“丹霞之魂、世之瑰宝”,是全国AAAAA级景区;南山国家公园是全国首批十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之一,绥宁黄桑被联合国誉为“神奇绿洲”,武冈云山被誉为“楚南胜境”,隆回虎形山神秘花瑶风情与高山自然风光浑然一体,隆回魏源故居、洞口蔡锷公馆、邵东昭阳侯国城址、武冈法相岩等人文美景星罗棋布。

邵阳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唐代胡曾,工诗咏史;车氏一家,才俊满门;启蒙思想家魏源,著《海国图志》倡“师夷长技以制夷”,堪称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民主革命家蔡锷,护国倒袁,为再造共和立下卓越功勋;“五四闯将”匡互生,火烧赵家楼,点燃反帝反封建的熊熊烈火;新四军将领袁国平,御外辱而谋解放,经战沙场,卧血皖南红色音乐家贺绿汀,一曲《游击队之歌》响彻大江南北,传唱至今。

三、邵阳习俗的相关文章分享

(一)、邵阳市人春节过年习俗大全,老邵阳市人春节过年的传统习俗

邵阳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