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浙江新高考改革试行满一年 学校和学生适应良好吗

更新时间:2023-07-08 08:04:04文/高考志愿库

9月,浙江作为全国高考改革试点省份之一,推出了全面的高考招生改革方案,并从秋季入学的高中新生开始,至2017年全面实施。

方案最大的亮点在于把选择权还给了学生,但同时也给高中教学、学校课程安排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

新高考改革方案出台一年多,浙江对全省11个市的30所一级特色示范高中进行了巡查,并于日前发布了《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巡查报告》。选课走班如何管理?有没有赶进度搞“学考会战”?面对新高考,浙江省的这些学校和学生是否适应良好。

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成课改新亮点

浙江高考改革方案允许考生自主确定3门选考科目,选择学科的背后是选专业,其实就是在进行职业规划。为了让学生能对未来的专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需要学校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巡查发现,多数学校已建立了生涯规划教育制度,成立了生涯规划领导小组,制定学生三年生涯规划教育活动规划。部分校长还亲自担任授课教师,系统讲解新高考与学生生涯规划的关联性。

一些学校重视学生生涯体验,通过组织生涯社团、生涯实践周、生涯访谈等方式加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感官,为学生确定人生规划、明确选科选考提供了重要资源。

另一方面,新高考改革增加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这一环节,作为高校选拔录取学生时的参考条件,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过,从此次巡查情况来看,部分学校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制定符合本校的实施细化方案,对于学生数据的采集和保存也较为滞后。大部分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并开科目过多选修课程遭挤压

新高考给予每个学生2次高考选考的机会,10月底,浙江进行了新高考首次学考选考。

部分学校为应对10月底的第一次高考选考加强了必修模块的教学,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体验,也逐步加开了生物、技术等课程,从而导致了本学期特别是10月底学考之前的一段时间内修习科目较多。

从巡查结果来看,并开科目超过8门是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问卷情况也反映了这一问题。有89.4%的高二学生表示自己本学期所学课程超过8门,其中有65.5%的学生共修习了11门学科。

并开科目过多除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使学校的选修课程课时数遭到挤压。

个别学校高一年级选修课程少于20%;高二年级9?10月,许多学校为了组织学考选考的复习,选择减少或者停开选修课程,数据显示只有50%的高二学生选修课程数量超过一周9节,目前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程被挤压的情况依然存在。

事实上,课程修习的越多并不代表学生掌握的越多,对于当前的高二学生来说,一方面,需要应对高中学考和高考选考;另一方面,需要修习生物、技术等高一并不开设的课程。如何平衡并开科目与选修课程的课时安排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赶进度提前确定所有选考科目

浙江高考改革方案公布之后,一些学校和老师就开始担心高中教学安排问题,是高一开出所有科目,提前教学进度,还是实施一年“四个学期制”暑假补课?高中教学是集中学业考试,还是高考?

巡查结果也反映了这一问题,部分学校为保证教学秩序会让学生在高一下学期结束之前确定三门选考科目,并提供极个别的调整名额,在这些学校中部分学校甚至让学生确定选考科目后重新组班,既打乱了原来的班级体制,又限制了学生的选择,这与改革的初衷相违背。

好在多数学校在高一年段至少做好了三轮宣传学习与摸底调查,指导学生与家长参与和重视选择,逐步清晰学考和选考意向。

有的学校在高一下学期,有的从高二上学期开始进行了分层分类走班教学。在7选3的选考科目上,通过分类教学的模式,让学生能根据自己在某门科目上的学业成绩以及兴趣在7门高考选考科目中选择3门。

学校教育要培养的是学生自己的选择责任和选择能力,而最后到底选考什么?什么时候考?应该是学生自己说了算。

2012年6月,根据国家教育改革试点要求,浙江公布了《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这次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动作就是增加选择性,推进选课走班,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可选择的课程体系和自主选择课程制度,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9月,浙江公布了新高考招生改革方案,打破了高考“一考定终身”的传统。学生可以自主选择“7选3”选考科目,高校可以自主设定各专业录取的必要选考科目。

深化课改和新高考改革的核心都是选择性,从自主选课到自主选考,每个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特长、学习情况,包括学校的开课条件,选择选考科目、考试时间。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