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活动方案及主题班会

更新时间:2023-07-11 14:04:56文/高考志愿库

目前,沉迷网络的中小学生虽然不甚普遍,但中小学生一旦沉迷网络或网络成瘾,其危害非常巨大。许多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厌学、逃学甚至违法犯罪,这些学生一旦被制止与网络的联系,他们往往采取极端行为对抗教师、父母,甚至以死相逼。结合教育部新近印发的《关于做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对于在学校层面如何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有三点想法。

一、防微杜渐,预防远比矫正重要

分析一些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不少都是家长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造成的。有些家长自己也是“手机控”“低头族”,一有空闲,手机、电脑平板就不离手。孩子还在幼年时期,家长为了让淘气、顽皮的孩子安静下来,不打扰自己,常常用游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给孩子一个手机,让其玩游戏。还有些家长把玩网络游戏作为奖励、激励孩子的手段。面对这些不良的管教方式,很多家长不以为然,认为孩子玩一会儿手机并无大碍。

为了让这类家长意识到沉迷网络“小病不治大病难医”的危害性,我校从幼小衔接入手,经常组织教师到附近的幼儿园,给家长宣讲“小学生沉迷网络”的典型案例。每年六月至次年六月,学校都要组织一年级新生家长参加“家长学校十讲”的专题活动。这十讲中,有许多引导家长重视电子产品和网络游戏危害防范的内容。学校用《扁鹊治病》的故事劝告家长,幼儿园里的孩子、低年级的小学生即便非常痴迷玩游戏,也很容易干预和矫正,而这种不良习惯一旦带入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想要干预就很困难了。我们讲述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就是希望家长将来不做一名和网络抢孩子的无奈、后悔的家长,要从现在开始,用健康的教育方式陪伴孩子成长。从孩子上幼儿园、小学开始,学校就对家长进行相关工作的指导,将预防做在前面,这样就会减少矫正的苦恼。

二、充实生活,在孩子心间种一方金灿灿的稻田

一些学生走上沉迷网络、手游之路,还与其成长环境有关。有些家长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孩子,为了方便与孩子联系,过早给孩子配备智能手机;有些家长,把孩子丢给隔代长辈照顾,老人容易对孩子溺爱;有些家长外出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用于与父母联系的智能手机就成了他们消遣闲暇时光的重要“伙伴”,孩子处于管教失控状态。而手机就成了填补这些孩子现实生活无聊、无趣、孤独和寂寞的工具。事实上,生活无聊、心理空虚,再加上学业上的挫败感,这些都会使中小学生把注意力转向虚拟的网络世界去寻找刺激、填补空虚。

中小学生的内心世界,犹如一片广阔的田野。要让这片广阔的田野不长杂草,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为他们种上一片金灿灿的稻田,让杂草没地方生长。家长、学校和社会要加强沟通与合作,指导中小学生科学、合理、有意义地用好闲暇时光。第一,用优秀书籍、影视作品填补孩子空虚的内心世界。推荐中小学生观看《开讲啦》《中国诗词大会》《感动中国》等优秀电视电影作品,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为孩子们营造一方洁净的天地,润泽他们的心灵,充盈他们的内心世界,提高他们对网络游戏等的免疫力。我校长期以来,一直把亲子影院、观看优秀电视节目作为一项工程,每周都会向学生及其家长推荐相关内容,提供观看渠道,收到良好效果。第二,带领中小学生走进自然,让他们的闲暇时光多在户外度过。我校长期以来,经常依托班级家委会规划各班学生的周末亲子活动,鼓励学生从校外培训班和家庭里走出来,走进大自然。中小学生与伙伴们多聚在一起了,沉迷网络的现象自然就减少了。

三、齐抓共管,减少沉迷网络的机会

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我认为要加强对网络游戏开发商的管控。指导其研发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游戏内容;要求开发商设计一些有时限管控的程序,对使用者和体验者进行时间控制,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一片健康的、洁净的网络文化;要采取网络游戏注册实名制,借鉴国外相关的有效管理机制,网络游戏不向或有限制地向未成年人开放,从根源上杜绝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问题。

同时,建议设立由政府出资的公办的网瘾消解学校,对已沉迷网络不能自拔的学生采取积极干预措施。现在,中小学生中一旦出现网络沉迷问题,家长往往束手无策,无奈之下,只好把孩子送往一些非正规的网瘾训诫机构。那些非正规机构往往用极端手段强行对孩子进行管束,效果常常适得其反。我们应成立相关专门学校,由专业人员进行青少年网络沉迷、网络成瘾的相关教育、引导和消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