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公共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更新时间:2023-07-19 08:40:40文/高考志愿库

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后,举行了第十二届“沙沙讲故事”儿童故事大王总决赛。

■深圳特区报记者姚卓文/文齐洁爽/图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5月27日,深圳市2017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在中心书城举行。宣传月期间以“游戏??点亮快乐童年”为主题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幼儿园教师及家长充分认识幼儿游戏的价值与内涵,创造充足的机会与条件支持幼儿自主游戏。

我市自2012年起连续实施两期学前教育发展行动计划,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市、区政府联动,创新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学前教育公共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学前教育呈现出公益普惠发展的格局。下一阶段,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政策体系,努力为市民提供资源充足、质量不断优化均衡、多元特色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普惠性幼儿园成为公共服务主体

目前,全市现有幼儿园1579所,在园儿童46.3万人。自来新增幼儿园266所,新增学位9.4万个。自2012年起,我市连续实施两期学前教育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今年是第二期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深圳学前教育一直坚持以改革创新的思路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全面实施学前教育各项惠民政策,引导幼儿园规范普惠优质发展,逐步完善学前教育公共资源配置,建立健全财政投入扶持机制。

市、区政府已连续四年将普惠园建设纳入民生实事项目重点推进,目前已建成1057所普惠园,比例达到67%,基本覆盖全市有条件的社区,适龄儿童可就近入读普惠园,普惠园已成为我市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主体力量。政府对普惠园给予奖励性补助,2015-2017年财政投入7亿元,用于支持普惠园稳定收费、提高教职工待遇、提升办园质量。

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对在依法设立的幼儿园就读的深圳户籍和符合我市人口管理政策的3-6岁在园儿童,发放每生每年1500元的健康成长补贴,用于抵减家长缴纳的保教费、在园儿童免费体检、购置儿童读物和玩具等。2015-2017年,领取补贴人次近63万人次,财政投入约9.5亿元。2016-2017学年成长补贴领取人数比2012年增加12万人次。从2013年秋季学期开始,幼儿园保教人员每月可领取300?1000元不等的幼儿园保教人员长期从教津贴。3学年以来,有近5万人次保教人员享受了3.3亿元津贴。在待遇提高的同时,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归属感和稳定性均明显增强。为进一步留住和吸引学前教育人才,各区结合实际陆续优化从教津贴政策,提高津贴标准、降低领取门槛,大幅提高保教人员待遇。

推进学前教育质量品牌建设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市民群众对入好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市民提供质量较为均衡的学前教育服务,已成为下一步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和必须解决的任务。第二期行动计划将质量提升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创建优质特色示范园、启动学前教育高素质人才“苗圃工程”等措施,推进学前教育质量品牌建设。目前,全市已推出100所在综合管理、课程实践和保育保健等方面各有专长的优质特色示范园(简称“示范园”),创建具有深圳特色、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学前教育课程品牌和管理特色,形成专业水准高、实践特色突出、全国领先的优质园品牌。与此同时,市教育局要求示范园以1:3的比例对口帮扶一批较薄弱的普惠园,并在全市开展示范辐射专项活动等,形成品牌引领发展的幼儿园质量导向机制,带动全市幼儿园走内涵发展之路。

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水平,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在全市推出首批138名学前教育名师,包括15名名园长、18名名教师和2名教科研专家,以及各类名师培养对象,学前教育名园长、名师、名专家高素质人才体系初步形成。,从名师(名园长)队伍中择优选拔了17名人才组建名师(名园长)工作室,以工作室团队研究和培训学习的方式,高端引领,整体提升,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工作室每年工作经费为10万元,用于课题研究、业务培训、推广研究成果等。2017年,各工作室将全面开展为期三年的专题研究、实践性师资培训等活动,拉动提升全市学前教育质量水平。

家园共育公益指导计划是二期行动计划提出的一项重要行动,旨在搭建学前教育优质资源集聚平台,整合各类社会性资源,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幼儿园的专业资源优势,宣传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提高学前儿童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市教育局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评审择优选出42个项目实施团队,,依托社区和幼儿园开展多种形式的项目活动,初步搭建起学前教育优质资源集聚平台,营造家园共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共同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2017年将引入第三方组织参与项目活动管理,规范管理,扩大覆盖面,进一步提高项目实效。

探索发展多元办学体制

第二期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促进学前教育多元化办学、多渠道投入、多样化发展,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合伙制等方式举办幼儿园。近几年,我市部分区先后将现有公办幼儿园转为“以事定费”管理的新型公办园,采取以班级为单位拨款或生均拨款方式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公办园发展的经费投入渠道和人员管理等体制机制问题。通过集团化办园、举办分园,将新建成的政府产权幼儿园办成公办园或公办园分园等方式扩大公办园办学规模,进一步发挥优质资源的示范辐射效应。

与此同时,引入社会公益慈善资本,在龙华区率先推出了首家非营利性幼儿园试点。专门设立了市学前教育专项公益基金“启蒙幼教发展基金”,专门用于聚集学前教育公益资本,鼓励社会公益资本投入学前教育,通过独立或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方式举办非营利性幼儿园,逐步优化学前教育办学格局,不断提升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水平。

下一阶段,我市将进一步完善新型公办园的办学模式,适度扩充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探索发展多元办学体制,推进民办幼儿园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