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委日前表示,到2020年,全市中小学创新实验室将实现全覆盖。这意味着,上海将创新能力的培养直接提早到中小学阶段,从政策层面让“开启科技创新的探索之路”铺设到人才培养的前期。
参与科创项目究竟可以给中小学生带来什么?这种基于问题、项目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课堂教育有何不同?有研究表明,参与科技项目探究能显著提升学生跨学科学习和知识整合能力;参与科技项目探究的学生们不仅创造力明显优于其他学生,其乐群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等人格特性也呈现明显优势。
科技创新项目探究培养的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周五下午,上海七宝中学所有高二学生都要开展课题研究,这所中学的“研究型课题”探索已有20余年。在科技指导教师周国亮看来,参与科创课题的学习与传统的课堂学习完全不同,在课题研究中,没有人知道问题的答案,甚至不知道探究之路是否能够行得通。老师和学生都要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师生成为了“学习共同体”。
教育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成员郭海骏博士借用英国社会学家迈克?吉本斯的知识生产模式概念分析道,第一种知识生产模式是在单一学科的基础上不断地深挖探究,侧重个人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传统的教育学习和参与奥林匹克竞赛的学生用的就是这种知识生产模式;第二种知识生产模式则涉及多个领域的跨学科知识生产,注重发现和解决问题,这种学习并没有给定具体的知识范围和知识点。科技创新项目探究培养的便是青少年们第二种知识生产的能力。
一项在上海交大附中、华东师大二附中和七宝中学开展的针对青少年科技创新对比调研,选取了参与学科类奥林匹克竞赛的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研究的学生以及普通的资优生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奥赛人才与科创人才的创造力明显高于普通资优生;从个性来看,奥赛人才的独立性更高,实验能力更强,而科创人才的乐群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显著高于奥赛人才和普通学生,恃强性显著低于奥赛人才和普通学生。
目前就读于美国纽约大学的交大附中毕业生张宇曾获得上海市科技创新市长奖。眼下,张宇除了计算机科学的专业学习外,还选修了教育学院《科学课教育法》一课;课余时间,他还在曼哈顿的一所高中里讲授科技知识并旁听课程。“虽然看上去这些都超乎规则,其实都是因为我善于与教育学院的老师和这所高中的校长沟通,也为自己开辟了许多新的机会。”张宇说。他还经常借助在线大学等平台快速学习新知识,在他看来,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获取非常便捷,但怎样从海量知识中选取自己所需要的新知识是一种能力,这些能力都源于中学时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积累。
对未来影响深远,将科创“红利”释放给更多孩子
从2000年开始,郭海骏开始跟踪上海所有在“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中获得奖项的40多名获奖者。他告诉记者,这些选手在现在的工作中展现出了良好的科研素养和创造能力???75%的获奖者表现出对科研的持续兴趣,80%的获奖者表示今后将走上科研之路。
而一项针对美国获奖者的研究表明,60多年来,从这项大奖赛中走出来的诺贝尔获奖者有6人,还有50多名获奖者已经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曾经我也有过怀疑,在中小学阶段就谈创新能力,是不是为时过早?”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告诉记者,在担任了几次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评委后,他的疑问打消了。在一次评审过程中,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地铁口发放调查问卷。“能让步履匆匆的乘客停下脚步填写她的问卷,说明这名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都很不错。”
文军认为,从青少年成长的规律来看,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未来的人生会产生积极影响。真正做出科技创新的成果并不容易,那些在ISEF中获奖的高中生们做出的科研成果不仅可以应用于实际,其含金量要超过很多研究生的科研水平。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中小学阶段,就播下了“科创文化”的种子。文军建议,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不要过于看重“创新”了什么项目,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参与其中的点滴收获和感悟都对未来的人生发展影响巨大。
第56届ISEF比赛计算机学科二等奖获得者、原控江中学学生张逸中这样描述参与科创研究对他的影响:“你会发现世界是有趣的,并用不一样的思考方式来看待世界的变化。但你又不惧怕未知世界,因为你掌握了解决各种问题的办法。”如今,张逸中已经成为华东师范大学的一名教师,并与上海市科协合作创建了上海STEM云中心,目的就是将科创的“红利”释放给更多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