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学子连续11年支教大别山

更新时间:2023-07-14 11:36:04文/高考志愿库

每天接送小朋友上下学的时候,路过的村民都会和张华亚热情地打招呼,尽管他们可能并不认识她。“只要看到我们的队服,老乡们都会说你们又来啦,孩子交给你们我们就放心了。”因为张华亚身上的这件队服,已经是第十一次在大别山深处这座小村庄里出现了,老乡们都认识。 

为响应国家振兴革命老区计划、关爱留守儿童、弥补教育资源不均衡,扬州大学阳光协会通过帮学支农、捐资助学、发起留守儿童陪伴和成长项目等,连续11年支教大别山革命老区。

7月11日,24名支教队员背起行囊被褥,兵分两路,再次走进大别山,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从2006年到,累计已有近200名支教队员,为超过500名孩子开设了暑期“留守儿童”课堂,为30多户困难生家庭提供了数万元爱心捐助。 

“今年是阳光协会支教大别山第十一年,也是第二个十年的开启之年。通过一届届队员的接力和传承,阳光协会一定会有20年、30年甚至更久远的支教故事。”张华亚说。 

支教,一而再,再而三 

早在一个多月前,安徽省金寨县油坊店乡元冲村的小朋友们就等不及了。他们在村委文化广场前拦住村主任刘国琴,问她:“大学生哥哥姐姐们今年还会来吗?”“当然会来!”刘国琴给孩子们吃了定心丸。 

因为元冲小学紧邻村部,每年的支教活动大多在村部举行。刘国琴回忆,每年都有七八十个孩子主动来参加大学生们组织的活动,甚至连县城里的初中生、高中生都会慕名而来,大学生们还专门为他们开设了一对一辅导课堂。 

虽然每年来的学生中都会有新面孔,但他们支教的初心从未改变。 

作为阳光协会会长,今年大二的张华亚已经是第二年来到大别山。去年,她还是支教队中的普通一员,今年,她已经成为领队,带领12名队员到金寨县油坊店乡龚冲村村小支教。“今年来参加活动的小朋友比去年更多,也更活泼,愿意和我们亲近,他们把我们当成了自己的大哥哥大姐姐。”张华亚说。 

这是周平第三次来到龚冲村,她还记得阳光协会的学长学姐们讲过的一个故事。那是几年前,支教地的条件还很艰苦,小朋友们得知一名支教队员过生日,就在纸上画了一个蛋糕,还切了半个西瓜,给支教队员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一群原本陌生的孩子,对你是那样的亲近、依赖,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最单纯的方式对你好,我觉得那是非常珍贵的事情。”这个故事打动了周平,让她成为支教队的一员。 

去年支教时,有位邻村的小姑娘划着船来串亲戚,刚好遇到周平,就留下来参加了他们的活动。今年小姑娘已经升初中了,听说周平要来,她找了个补习班的间隙赶来,匆匆和周平见了一面,马上又划着船回去了。这些朴素的感情让周平“放不下”。她不但“一而再,再而三”地参加支教活动,每年孩子们送给她的画、叠的纸鹤、写给她的纸条,她也全部留着。 

每次回到龚冲村,周平都有一种“放假回家”的感觉。“现在好多家长都叫得出我名字。”她说。 

用行动回应对支教的质疑声 

从学校出发时,除了行李箱之外,许多支教队员都拎着一卷凉席。元冲村卫生所二楼的几个空房间,就是他们的临时宿舍。“凉席往地上一铺就睡了。很凉快,就是虫子比较多。”队长牛金彪笑道,“所以面试的时候,‘怕不怕虫子’是必须要问的”。 

为了不给当地老乡添麻烦,支教过程中,队员们买菜、做饭、洗衣服全部自己解决。一次,支教队员们没买到菜,偏偏又赶上停电。看到大学生们吃不上饭,老乡们心疼,就在家里炒了土菜送去给他们,可他们愣是婉言谢绝了。“我们坚持要求支教队员‘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给群众添麻烦,加负担,所有事情一律自己想办法解决和克服。”牛金彪说。 

近年来,随着支教活动的“火爆”,许多人开始质疑大学生们支教的目的和效果。为了真正提高支教质量,扬州大学的每一届支教队员都对支教形式和内容的创新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支教队员选拔时,注重队员专业背景的多样化,课程也从当初单纯的课程辅导,逐渐升级为丰富多彩的趣味课堂。 

曹跃炫是扬州大学校国旗班班长。应老师要求,他开办了一个“培训小小国旗班”的活动。虽然三伏天的太阳十分“嚣张”,可孩子们在操场上站军姿、踢正步、唱军歌,一丝不苟,特别认真。退役大学生士兵、体育学院的钱新月从小练习武术,她结合军营生活,为小朋友们开设了武术课和军事课。美术专业的胡婷则结合南海问题,教小朋友们画中国地图“一点儿都不能少”。此外,支教队员们还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小朋友的实际需求,开设了“音乐物理”课堂、手工课堂、礼仪课堂、生理课堂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支教队员还特别设计了“家庭教育”这门重要课程,为家长们举办“特殊的家长会”,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同时向他们宣传国家为保障学生升学提供的政策措施等。 

哪怕小小的改变都有意义 

“有个大哥哥在教室里弹吉他!”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龚冲村村小。孩子们一波一波涌过来,围在袁鑫身边,好奇地伸手去拨吉他弦,玩够了又转身跑走。而13岁的刘道峰始终不肯离开。袁鑫看得出来,他喜欢自己手里的吉他。 

袁鑫和刘道峰聊天得知,他表哥有个音乐盒,里面播放《天空之城》,他一直特别喜欢这首曲子。那天袁鑫弹的刚好也是《天空之城》。刘道峰特别开心,主动提出希望袁鑫能教自己弹吉他。 

在当地,小朋友想学一门乐器是件很奢侈的事。袁鑫发现,刘道峰学得很快,特有天分。于是,即将离开时,袁鑫决定把吉他送给刘道峰。“吉他只要入了门,后面就可以自学。他喜欢,学得又快,我想别辜负了他对吉他的热情。”他说。 

袁鑫没想过这把吉他是否会对刘道峰的人生轨迹产生影响,他只是单纯地希望“能让小朋友更快乐”。 

对于队员们来说,这些小小的改变,就是他们坚持支教的意义。11年过去,许多当初参加过支教活动的孩子已经变成大学生。“看着每一年留下的照片,孩子们从那么小变成现在这么大,感觉很满足。”牛金彪说,“这也是我们11年来坚持在同一个地方支教的原因。虽然我们对大环境的改变是有限的,但对孩子的影响可以持续”。 

在周平看来,支教带来的效果是“双向的”。“平时在学校里,我对世界的认识可能都是通过手机。可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更多的是用眼睛来看周围的世界,用脑子来思考问题。”她说。 

7月23日,扬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叶柏森一行联合爱心企业走进大别山,开展爱心捐助活动,也为支教的同学们打气加油。“梦想因坚持而显得更具重量,公益因践行而更有力量,阳光协会的支教队员是一群‘自造’阳光又四处播撒阳光的人,是扬大青年热心公益的优秀代表,值得点赞!”叶柏森说。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