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陕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2-17 00:50:37文/高考志愿库

从郑州大学在陕西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郑州大学在陕西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50分到577分,录取位次在60459名到2618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郑州大学陕西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陕西录取人数。

郑州大学陕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郑州大学在陕西历年录取分数线

1、郑州大学在陕西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5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0459名;

2、郑州大学在陕西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5070名;

3、郑州大学在陕西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4159名;

4、郑州大学在陕西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3947名;

5、郑州大学在陕西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3373名;

二、郑州大学在陕西历年录取分数线

1、郑州大学在陕西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陕西 本一 450 60459 121
2022 陕西 本一 542 3598 45

2、郑州大学在陕西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陕西 本一 545 15070 118
2021 陕西 本一 572 2618 48

3、郑州大学在陕西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陕西 本一 559 14159 118
2020 陕西 本一 589 2636 48

4、郑州大学在陕西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陕西 本一 572 13947 128
2019 陕西 本一 586 2686 48

5、郑州大学在陕西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陕西 本一 574 13373 139
2018 陕西 本一 577 2659 51
2024年郑州大学青海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郑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郑州大学辽宁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宁夏大学和郑州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郑州大学世界史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郑州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广东财经大学和郑州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郑州大学经济统计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郑州大学儿科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郑州大学药物制剂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郑州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三、郑州大学介绍

郑州大学(简称郑大,英文简称:ZZU)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兴办,法定住所地为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学校总占地面积5700余亩,现有四个校区:主校区(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南校区(郑州市大学北路75号)、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7号)和东校区(郑州市大学北路40号)。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5万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含非全日制)2.2万余人,以及来自85个国家的留学生2500余人。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确立了性研究型的办学定位,提出了一流大学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力争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性研究型大学。郑州大学医科教育源于1928年的河南中山大学,1952年河南医学院独立建院,开启了河南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原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性大学,1996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郑州工业大学成立于1963年,是原化工部直属的重点院校。2000年7月,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教育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嵇文甫教授,物理学家霍秉权教授,耐火材料专家钟香崇院士,土木工程专家孙国梁教授,耳鼻咽喉科专家董民声教授,食管细胞学创始人沈琼教授,人体寄生虫学专家苏寿汦教授,南阳作家群代表人物二月河教授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都曾在此弘文励教。悠久历史铸就郑大特色文化植根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沉稳厚重,形成郑大人包容宽厚、奋发进取的优良品质;汇聚多元文化的交融共生,学生来自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世界85个国家,形成多地域、多民族、多文化交流融合的文化氛围;文、理、工、医、农等12个学科门类均衡发展,形成多学科交叉、相融互补的育人氛围;传承和弘扬源远流长的特色文化,三个老校区的特色文化长期积淀与升华,孕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