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枣庄职业学院在四川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枣庄职业学院在四川录取最低分大约在150分到334分,录取位次在258492名到130211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枣庄职业学院四川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四川录取人数。
1、枣庄职业学院在四川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1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56608名;
2、枣庄职业学院(中外合作)在四川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6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36091名;
3、枣庄职业学院在四川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3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52310名;
4、枣庄职业学院在四川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4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53327名;
5、枣庄职业学院在四川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1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55441名;
1、枣庄职业学院在四川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22 | 四川 | 专科 | 319 | 256608 | 20 |
2022 | 四川 | 专科 | 365 | 236091 | 5 |
2022 | 四川 | 专科 | 150 | - | 5 |
2022 | 四川 | 专科 | 392 | 130211 | 20 |
2、枣庄职业学院在四川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21 | 四川 | 专科 | 238 | 252310 | 30 |
2021 | 四川 | 专科 | 344 | 155080 | 40 |
3、枣庄职业学院在四川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20 | 四川 | 专科 | 248 | 253327 | 35 |
2020 | 四川 | 专科 | 328 | 163589 | 35 |
4、枣庄职业学院在四川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19 | 四川 | 专科 | 217 | 255441 | 30 |
2019 | 四川 | 专科 | 252 | 192637 | 40 |
5、枣庄职业学院在四川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18 | 四川 | 专科 | 220 | 258492 | 30 |
2018 | 四川 | 专科 | 334 | 169178 | 40 |
枣庄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枣庄技师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以培养预备技师、高级技工为主的技术院校。枣庄职业学院与枣庄技师学院两位一体,由枣庄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建,省市两级管理。 我院是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文化品牌示范基地,被中国民协授予“民间文化教育示范学校”,被山东省民协授予“齐鲁工匠手艺体验基地”。 学院建有枣庄新城和台儿庄古城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现有实验、实训室、实习基地140个。在校学生14000余人,教师550余人,“双师型”教师占75%以上。教师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名师、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十大劳动之星、山东省首席技师、山东省技术能手、山东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等荣誉称号。 学院下设医学院等11个教学机构和11个党政群管理机构及1个独立法人单位。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设了农业、机械制造、旅游、化工、医药卫生、电子信息、建筑等12大门类42个高职专业,其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个(机电一体化技术、旅游管理),省级特色专业3个(数控技术、旅游管理、口腔医学),省级品牌专业群2个(医药卫生专业群、机电专业群),专本对口贯通培养试点专业2个(数控技术、应用化工技术),《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国家骨干专业3个(数控技术、旅游管理、口腔医学);省级精品课程1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5门。 学院秉承“尚德尚能,励志励学”的校训和“至诚至善,唯实唯新”的校风,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德能并举、学做一体、合作共赢、特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