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学院吉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3-08 12:01:28文/高考志愿库

从河北科技学院在吉林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河北科技学院在吉林录取最低分大约在303分到394分,录取位次在64410名到14263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河北科技学院吉林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吉林录取人数。

河北科技学院吉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河北科技学院在吉林历年录取分数线

1、河北科技学院在吉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9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5942名;

2、河北科技学院在吉林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5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7896名;

3、河北科技学院在吉林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5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0646名;

4、河北科技学院在吉林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0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4410名;

5、河北科技学院在吉林2022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2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4263名;

二、河北科技学院在吉林历年录取分数线

1、河北科技学院在吉林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吉林 本二A 394 45942 3
2022 吉林 本二A 427 14263 3

2、河北科技学院在吉林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吉林 本二A 356 47896 3
2021 吉林 本二A 404 15830 3

3、河北科技学院在吉林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吉林 本二A 353 60646 16
2019 吉林 本二A 376 22200 2

4、河北科技学院在吉林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吉林 本三 303 64410 8
2018 吉林 本三 394 18133 2
河北科技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河北科技学院和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河北科技学院湖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河北科技学院和湖南城市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北科技学院和西南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北科技学院和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北科技学院和赣东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北科技学院和北京城市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北科技学院和牡丹江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北科技学院和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北科技学院和大连科技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北科技学院和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河北科技学院介绍

学校简介时间:2018年05月20日学校概况河北科技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古城河北省保定市,1991年创办;2011年,升格为民办普通本科院校,2015年4月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被批准为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规划单位,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占地面积91.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22万平方米。教师700余人,在校生数1.5万余人。学校始终坚持*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 “正德、厚生、笃学、强能”校训,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专家治学”战略,适应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大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创建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的国内高水平民办大学。办学条件学校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按照工程性、生产性的理念,设置了智能生产线(工业4.0 标准)、汽车新能源、建筑工程、金融实训中心等一批先进仪器设备,优化实验实训室功能和布局,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校级实验中心8个、基础和专业教学实验室157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6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107.9万册,拥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61个。专业建设学校以“立足保定,面向雄安,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为服务面向定位,对接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按照“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思路,重点发展了智能制造类专业集群,优先发展了汽车工程类专业集群,协调发展了建筑工程类专业集群、现代服务类专业集群和文化艺术类专业集群,设置了本科专业36个,其中,省级重点发展学科专业一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4个。为区域发展提供人才服务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师资队伍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探索教产岗位互通、专兼教师互聘机制,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