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在河南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在河南录取最低分大约在161分到200分,录取位次在439768名到255646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河南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河南录取人数。
1、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在河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名;
2、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单列专业)在河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名;
3、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其他单列)在河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名;
4、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在河南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6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33732名;
5、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在河南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2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39768名;
1、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在河南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22 | 河南 | 专科 | - | - | 1765 |
2022 | 河南 | 专科 | - | - | 690 |
2022 | 河南 | 专科 | - | - | 260 |
2022 | 河南 | 专科 | - | - | 1085 |
2022 | 河南 | 专科 | - | - | 810 |
2022 | 河南 | 专科 | - | - | 40 |
2、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在河南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21 | 河南 | 专科 | 262 | 433732 | 2369 |
2021 | 河南 | 专科 | 262 | 281294 | 1879 |
3、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在河南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20 | 河南 | 专科 | 229 | 439768 | 2941 |
2020 | 河南 | 专科 | 290 | 280648 | 1267 |
4、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在河南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19 | 河南 | 专科 | 161 | 407230 | 1411 |
2019 | 河南 | 专科 | 276 | 255646 | 791 |
5、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在河南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18 | 河南 | 专科 | 200 | 394350 | 1530 |
2018 | 河南 | 专科 | 200 | 265412 | 851 |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是省教育厅直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始建于1953年,坐落于郑州南大学城,占地面积782.4亩,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5亿元,图书40万册。学校下设23个二级学院,开设61个专业,与洛阳理工学院联合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6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59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16人,博士学位教师31人,90%以上的青年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双师型”教师占全校专业课教师的98%,在校生23000余人。十年机电路,三部创业史。河南机电始终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先后实现了由“老校区到新校区、由中职到高职、由市级文明单位到省级文明单位”;由“千人规模到万人规模、由一般高职到示范性高职、由专科到(联办)应用型本科”,新老两个“三大跨越”。2018年,学校又开启了第三次创业的征程,朝着“国家级文明单位,应用型本科、世界一流职业院校”更高的三大目标迈进。学校趟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机电道路”,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贡献了“机电智慧”,为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和建设制造强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学校最大的特色就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不断迭代更新,历经“三式一型”、“三融四境”等阶段,探索出了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线场模式”,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下,在真实场境中,以解决真实问题、完成真实任务为学习载体,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教学活动形式。学校以“线场模式”为统领,通过“把企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把教学资源转化为企业人力资源,再把企业人力资源转化为生产资源”,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就业创业无缝对接,做到了“入学即入职,学习即上岗,毕业即就业”,学生就业率和社会美誉度屡创新高。学校不断深化“线场模式”,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构建线场课堂、开发线场课程、实施线场教学。学校与企业共同打造线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