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在贵州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在贵州录取最低分大约在360分到519分,录取位次在132200名到27001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贵州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贵州录取人数。
1、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在贵州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6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32200名;
2、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在贵州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6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8443名;
3、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在贵州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8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6292名;
4、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在贵州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7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8318名;
5、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在贵州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0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99842名;
1、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在贵州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22 | 贵州 | 本二 | 360 | 132200 | 64 |
2022 | 贵州 | 本二 | 471 | 44437 | 56 |
2、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在贵州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21 | 贵州 | 本二 | 367 | 128443 | 60 |
2021 | 贵州 | 本二 | 479 | 43219 | 60 |
3、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在贵州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20 | 贵州 | 本二 | 387 | 126292 | 15 |
2020 | 贵州 | 本二 | 463 | 48051 | 15 |
4、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在贵州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19 | 贵州 | 本二 | 370 | 128318 | 15 |
2019 | 贵州 | 本二 | 455 | 47043 | 15 |
5、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在贵州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18 | 贵州 | 本二 | 406 | 99842 | 14 |
2018 | 贵州 | 本二 | 519 | 27001 | 16 |
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的前身是哈尔滨旅游学院,创建于1998年。 2002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命名为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成为全国统招民办本科普通高校(教育部代码13304),是全国三所独立设置的旅游本科院校之一,是黑龙江省内唯一一所以旅游专业为特色的独立学院。学院紧紧围绕旅游办专业、围绕旅游育人才、围绕旅游搞科研、围绕旅游强服务,积极探索育人模式,为龙江地区乃至全国的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物流业及相关产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专门人才。学院秉承“办精致学府,走特色道路”的办学理念,恪守“专家治校、教授办学”的管理模式,走“依托产业、产学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致力于培养有社会责任、敬业爱岗精神、博爱胸怀的旅游英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实现学生“入学既入行,毕业成行家”。学院以瑞士“洛桑模式”为办学模式蓝本,以名师办大学、开拓创新为举措,努力建设成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等学府,着力打造旅游教育的“中国品牌”和“中国服务”人才培养的摇篮。近些年来,在国家教育部和黑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近20项评估检查和比赛中屡获佳绩。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构建了一支文理结合、梯队结构合理、适应性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目前在校生数2500余人,专职教师171人,预计2021年9月新生入学后,全日制在校生将达到4500人,专职教师将达到280人。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教学能力、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近年共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32项,锻造了一支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专任教师队伍。 学院具有先进的办学管理模式。学院现设有七个系部,现有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文学四大学科门类11个本科专业。学院大力推行“洛桑办学模式”,加大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课程改革,加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培养。使学生在学好理论的同时,有较强的社会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