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在广西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在广西录取最低分大约在204分到316分,录取位次在185915名到83786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广西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广西录取人数。
1、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在广西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8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83490名;
2、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在广西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6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85645名;
3、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在广西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5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83961名;
4、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在广西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0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85915名;
5、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在广西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7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52060名;
1、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在广西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22 | 广西 | 专科 | 289 | 183490 | 24 |
2022 | 广西 | 专科 | 347 | 98340 | 17 |
2、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在广西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21 | 广西 | 专科 | 263 | 185645 | 21 |
2021 | 广西 | 专科 | 296 | 109576 | 20 |
3、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在广西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20 | 广西 | 专科 | 255 | 183961 | 20 |
2020 | 广西 | 专科 | 278 | 106521 | 21 |
4、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在广西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19 | 广西 | 专科 | 207 | 185915 | 20 |
2019 | 广西 | 专科 | 204 | 115477 | 21 |
5、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在广西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18 | 广西 | 专科 | 270 | 152060 | 12 |
2018 | 广西 | 专科 | 316 | 83786 | 8 |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于2010年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一所以培养环保、节能、低碳及相关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特色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学校隶属广东省教育厅。2021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广东省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校”并入我校,开启集团办学新征程。学校现有南海校区和广州校区2个校区,在校学生1.2万余名,教职工700多名。学校环境优美,教学生活设施完善,是环保部第一批国家环境保护培训基地、国家第二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广东省高校节能示范单位、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首批十个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学校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办学特色和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要求,下设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监测学院、环境管理与大数据学院、人居环境学院、节能与安全学院、先进制造学院,食品健康学院等7个二级教学学院及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公共课教学部、体育工作部、中职教育部等6个教学机构。按照环境保护全过程管理的理念,建立起从源头清洁生产到中间循环经济,再到末端工程治理及其延伸专业全覆盖的专业体系。学校始终以专业建设为引领提升办学水平,现有省一类品牌专业2个,省二类品牌专业3个,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3个。设有央财支持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2个,重点实训基地1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2个,省环保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实验室1个,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当选为全省高职院校“资源环境与能源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在全国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修(制)订中担任“环境保护类”专业的组长单位,环保行业和高职教育界影响力不断提升。学校着力建设一支数量、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院士工作室3个,珠江学者岗位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