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甘肃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3-10 06:39:26文/高考志愿库

从华侨大学在甘肃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华侨大学在甘肃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61分到535分,录取位次在34448名到2468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华侨大学甘肃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甘肃录取人数。

华侨大学甘肃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华侨大学在甘肃历年录取分数线

1、华侨大学在甘肃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1409名;

2、华侨大学(厦门市)在甘肃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1409名;

3、华侨大学(厦门市)在甘肃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4827名;

4、华侨大学在甘肃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4151名;

5、华侨大学(厦门市)在甘肃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4448名;

二、华侨大学在甘肃历年录取分数线

1、华侨大学在甘肃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甘肃 本一 473 21409 13
2022 甘肃 本一 473 21409 35
2022 甘肃 本一 511 3603 9
2022 甘肃 本一 511 3603 4

2、华侨大学在甘肃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甘肃 本一 465 24827 28
2021 甘肃 本一 467 24151 10
2021 甘肃 本一 537 3184 15
2021 甘肃 本一 542 2785 2

3、华侨大学在甘肃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甘肃 本一 461 34448 34
2020 甘肃 本一 481 25748 13
2020 甘肃 本一 557 2961 13
2020 甘肃 本一 557 2961 2

4、华侨大学在甘肃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甘肃 本一 526 14357 28
2019 甘肃 本一 527 14089 17
2019 甘肃 本一 554 2801 13
2019 甘肃 本一 558 2468 2

5、华侨大学在甘肃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甘肃 本一 532 14337 30
2018 甘肃 本一 532 14337 18
2018 甘肃 本一 534 2727 10
2018 甘肃 本一 535 2633 2
华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华侨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华侨大学吉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江苏警官学院和华侨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华侨大学海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华侨大学统计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华侨大学山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华侨大学湖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华侨大学云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华侨大学信息安全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华侨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华侨大学国际商务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三、华侨大学介绍

华侨大学是中央统战部直属,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1960年经*总理批准,学校创办于福建泉州,廖承志为首任校长。1970年停办,1978年复办。1983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植大学”。1996年由国务院侨办、福建省人民政府进行共建。1997年原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并入,成为华侨大学华文学院。2006年厦门校区启用。2003年在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评优秀等级。2018年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于1980年成立董事会,庄希泉、胡平、黄长溪、贾庆林、陈明义、宋德福、王刚先后担任董事长。现任董事长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名誉董事长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澳门特别行政区原行政长官何厚铧。现有教职工2800多人。在1700余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占55%、博士学位者占65%、海外留学经历者占38%,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67%。有双聘院士6人,国家领军人才等各类高层次人才百余名,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等多支高水平研究团队。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大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累计培养各类人才20多万名,其中6万多名分布在港澳台及海外各地,成为促进中外交流合作的友好使者。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5700人、研究生4338人,有来自港澳台地区和80多个国家的学生6140人,是全国境外学生最多的高校之一。设有26个学院、90个学系(部、中心)。有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7个专业通过国际及国内专业认证。有1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