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学院安徽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3-07-15 05:37:34文/高考志愿库

从蚌埠学院在安徽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蚌埠学院在安徽录取最低分大约在203分到524分,录取位次在238508名到30754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蚌埠学院安徽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安徽录取人数。

蚌埠学院安徽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蚌埠学院在安徽历年录取分数线

1、蚌埠学院在安徽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9410名;

2、蚌埠学院在安徽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4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38508名;

3、蚌埠学院在安徽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4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6367名;

4、蚌埠学院在安徽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3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22331名;

5、蚌埠学院在安徽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3786名;

二、蚌埠学院在安徽历年录取分数线

1、蚌埠学院在安徽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安徽 本二 463 129410 3006
2022 安徽 专科 348 238508 235
2022 安徽 本二 509 30754 265
2022 安徽 专科 361 127810 135

2、蚌埠学院在安徽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安徽 本二 449 126367 2439
2021 安徽 专科 239 222331 192
2021 安徽 本二 544 32715 367
2021 安徽 专科 351 151588 108

3、蚌埠学院在安徽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安徽 本二 470 123786 2512
2020 安徽 专科 263 215611 138
2020 安徽 本二 523 31699 274
2020 安徽 专科 203 189306 249

4、蚌埠学院在安徽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安徽 本二 461 114661 2486
2019 安徽 专科 265 219917 500
2019 安徽 本二 530 32104 300

5、蚌埠学院在安徽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安徽 本二 439 142709 60
2018 安徽 本二 472 109358 2493
2018 安徽 本二 524 31684 348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和蚌埠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和蚌埠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蚌埠学院和江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和蚌埠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蚌埠学院和福建师范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蚌埠学院和洛阳理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3年蚌埠学院湖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蚌埠学院和五邑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新疆农业大学和蚌埠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蚌埠学院和兰州工业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和蚌埠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蚌埠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三、蚌埠学院介绍

蚌埠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创办高等教育始于1978年,2007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蚌埠教育学院、蚌埠高等专科学校、蚌埠职工大学三校合并的基础上组建;2011年8月,学校管理体制由“省市共建、市管为主”,上划为“省市共建、省管为主”;2014年11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9 年被确定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省级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占地面积1128亩,校园建筑面积37万m2,申报待建3.10万m2,固定资产总值6.5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2亿元,纸质图书136.77万册、电子图书75.21万册,中外文纸质报刊1339种,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9个。学校现有53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七个学科门类,设有14个二级学院(教学部),全日制在校学生14627人。学校现有教职工883人,其中专任教师666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0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等22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省级教坛新秀20人。学校坚持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办学,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高等教育新理念,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入选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第二批示范建设院校,与企业共建中交协物流产业学院、丰原生物工程产业学院、博智深学人工智能学院、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等4个产业学院,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8项。2016年以来获批省级一流品牌专业2个,省级专业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3个、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