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段是指军事公安院校、公费师范生、免费医学生等类别的招生批次;B段则是A段中没有包含有特殊招生要求的其它国家专项录取批次。对于高考学生及家长而言,一般分为A、B、C段的录取批次,它们之间的学历层次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录取时间或者顺序不同,甚至只是归类不同,它们之间都是属于同级的关系。
高考录取是分为不同类别、不同批次录取,那么在录取过程中,各省市的招考办会给不同类别、不同批次的录取给取一个名字,方便大家区分。如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提前批、专科批,另外还有艺术类的提前批、本科批以及体育类的招生批次,对于这个大的招生批次命名基本上大体相同。
但是,在具体的某个同类的批次中,又会有性质不同的录取批次,很多省市就会加上A、B、C等字母来区别了。比如同样是本科提前批,包含了众多不同的录取批次,有些省市则没有进行区分,统一都叫提前批,而有些省市则会对其进行一定的区分。
1.重名次,轻分数。一是要清楚高考志愿填报更主要参考的是位次号,很多家长咨询时喜欢问,今年学校的分数线是多少啊?其实这并不科学,在招生计划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往往每个高校专业的位次号区间比分数可靠。二要高校关注新专业的设立情况,特别是非热点专业和学校优势专业的延伸专业,往往有更多的机会。三是要注意学校分数线垫底的专业继续下探的可能。
2.有梯次,参计划。一是80个志愿并不多,想要不滑档,梯度很重要。一般分为三个区间??冲、平、保,每个区间根据你想要冒险的程度控制一定的比例(如:20/30/30,30/30/20,20/40/20),同时要适当考虑专业热门。二是要关注招生计划数,每个学校的专业每年招生计划数都可能有变动,当计划大量减少时会明显影响录取的名次号,必须注意。三是要特别逐一省外志愿,往往身外专业的计划数比较少,使得位次号更易波动,作为保的要尽量控制比例,一般不超过30%。四是关注开设新专业的,排名可参照相关学校专业的排名,但往往有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