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培养方向 | 学科门类 |
---|---|---|---|
动画艺术学院 | 动画 | 动画策划设计、影视动画、新媒体动画、影视特效、动画管理与营销 | 艺术学 |
漫画学院 | 漫画 | 新媒体漫画 | 艺术学 |
绘画 | 商业绘画 | 艺术学 | |
游戏学院 | 数字媒体艺术 | 游戏美术、游戏策划、游戏衍生品设计 | 艺术学 |
新媒体技术 | 游戏开发技术 | 工学 | |
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 | 品牌视觉设计、数码媒体设计 | 艺术学 |
环境设计 | 室内设计、建筑可视化设计 | 艺术学 | |
艺术与科技 | 交互设计、虚拟现实设计 | 艺术学 | |
产品造型学院 | 产品设计 | ?? | 艺术学 |
工艺美术 | ?? | 艺术学 | |
包装设计 | ?? | 艺术学 | |
影视造型学院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影视服装设计 | 艺术学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 影视美术设计、影视化妆 | 艺术学 | |
电影学院 | 表演 | 影视表演、表导、表播(电视与新媒体学院) | 艺术学 |
录音艺术 | 影视录音艺术 | 艺术学 | |
戏剧影视文学 | 影视剧作、影视制片管理 | 艺术学 | |
戏剧影视导演 | 影视导演、影视剪辑 | 艺术学 | |
影视摄影与制作 | ?? | 艺术学 | |
电视与新媒体学院 | 摄影 | 观念摄影、商业摄影、动态摄影 | 艺术学 |
广播电视学 | 节目策划、节目制片管理 | 文学 | |
网络与新媒体 | 新媒体内容制作与运营 | 文学 | |
广播电视编导 | 全媒体节目制作、全媒体节目包装、纪录片创作 | 艺术学 |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全媒体节目主持、影视配音 | 艺术学 | |
文化产业商学院 | 艺术设计学 | 商业广告设计、商业影像制作 | 艺术学 |
广告学 | 广告创意、品牌策划 | 文学 | |
市场营销 | 互联网营销、文化品牌营销 | 管理学 | |
文化产业管理 | 数字文化产业管理、文化艺术管理 | 管理学 | |
互联网金融 | ?? | 经济学 | |
虚拟现实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可视媒体技术、智能交互技术 | 工学 |
软件工程 | APP开发技术 | 工学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 | 工学 | |
虚拟现实技术 | ?? | 工学 | |
民航学院 | 飞行器动力工程 | 航空机械维修、民航飞行 | 工学 |
飞行器制造工程 | 无人机制造与应用 | 工学 | |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 航空电子维修 | 工学 | |
国际影视特效学院 | 动画(中外合作办学) | 影视特效(合作院校:新西兰媒体设计学院) | 艺术学 |
项目名称 | 专业名称 |
---|---|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 动画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动画、数字媒体艺术 |
吉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 动画、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 |
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建设点 | 动画、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 |
吉林省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 数字媒体技术 |
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A类 | 动画 |
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B类 | 数字媒体艺术、广告学 |
吉林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 | 动画、漫画、环境设计、数字媒体技术 |
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动画、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广告学、环境设计 |
吉林动画学院创建于2000年6月,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目前,学校下设动画艺术学院、漫画学院、游戏学院、设计学院、产品造型学院、电影学院、电视与新媒体学院、影视造型学院、国际影视特效学院、虚拟现实学院、文化产业商学院、民航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共15个学院,以及体育俱乐部、设计基础教学部等,开设动画、漫画、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等36个本科专业(含中外合作办学),其中动画专业位居同专业全国排名第一,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现有本科在校生 12000 余人。
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大部分省份与重点院校或普通公办院校同批次录取。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 90% 以上。2015 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2017 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9年被评为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2020年3月,学校成功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项目高校。学校围绕国家和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和民用航空产业发展,秉承“自尊、自强、创新、创造”校训精神,坚持“开放式国际化、学研产一体化、创意产品高科技化”三大办学特色,本着“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行业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的五负责办学宗旨,全面深化“社会化功能、全球化视野、企业化思维、市场化意识、工业化体系、商品化价值”六化发展战略,不断推动学校快速发展、健康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为国家和地方输送了4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不断变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学研产一体化”办学定位,实施“精准人才培养”战略和“开放式项目制”,面向文化创意产业全产业链,围绕动漫游类、影视类、设计类、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文商管理与品牌营销等五大体系,全面搭建学产对接实践教学平台。以产业群带动专业群建设,以产业高端项目引领教学变革,引进国内外市场高端人才,全面培养专业素养高、实践能力强、文化底蕴深、艺术修养高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