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广大考生最关注的问题是录取结果什么时候公布,什么时候才可以收到学校邮寄来的录取通知书呢,每个高校的录取时间并不一样,但主要集中在每年的七月至八月,高考志愿库小编整理了2022年长春电子科技学院录取通知书的相关资讯。
2022年长春电子科技学院录取通知书网址入口:考生可登陆吉林招生考试网(http://www.jleea.edu.cn/) 输入考生号、身份证号进行查询录取结果。如果已经被录取了,长时间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的考生可以致电长春电子科技学院(http://www.changdian2001.com/)的招生办,电话咨询录取通知书没有收到的原因。
目前各大高校录取工作已正式启动,录取通知书将由中国邮政 EMS 通过专件、专车、专人的形式送达。即日起,考生和家长可通过 "EMS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 " 公众号查询录取通知书物流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考生本人签收录取通知书时,须向快递员提供考生本人身份证件和高考准考证。当考生委托他人签收高考录取通知书时,代收人须向快递员提供考生本人身份证件、高考准考证及代收人有效身份证件。
录取通知书EMS邮政查询入口:https://www.ems.com.cn/queryList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光电为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现代产业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突出光电为特色的应用型理工类院校。学校依托“中国光学英才摇篮”长春理工大学的优势专业,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瞄准国家新工科、新文科建设,重点培养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光学之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中科院院士姚建铨、工程院院士姜会林先后担任学校名誉院长。学校由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联合创办,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光电信息学院,2002年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成为民办普通本科学校,并更名为长春电子科技学院。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民办高等教育学校”“吉林省文明校园”“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长春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21年学校位列艾瑞深校友会排行榜全国第16位。
学校迄今已为社会输送了近4万名优秀毕业生,考研率和就业率多年来位居吉林省同类院校前列。长电学子遍布海内外,以素质全面、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等鲜明特点受到了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一大批毕业校友成为工程师、设计师和中高层管理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先后有近2000名毕业生考取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
学校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发展研究生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现有在校生10000余人。学校以工科为主,工、理、文、经、管、艺术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下设9个学院,开设37个专业。其中省级一流专业6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转型发展示范二级分院1个、省级转型发展示范专业1个,省级转型发展试点专业1个,建设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
学校践行“筑理想、强身体、重能力”的三维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推行“一专多能”,构建技能和职业资格培训体系,实现专业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素质与个性化发展相结合、学生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创设了“至诚职业教育产业园” 中光科技园”“易仔原创网络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项目,采取“探究式学习” “参与研发项目,带研究任务学习”等多种形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形成了“多元化的学习平台+高质量的实践平台+优质的服务平台+个性化的活动平台”四大育人平台,取得丰硕的育人成果。历年来,学生在各类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区、社团组织等特色鲜明的教育实践平台得到充分锻炼,在全国大学生各类竞赛中屡创佳绩。
学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坚持产教融合,着力打造集产、学、研、于一体,互补、互利、互动、多赢的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先后与175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设136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行业企业共建5个现代产业学院、11个定制、订单班。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长春长光精密仪器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光电智能制造学院,开设长光工程师定制班,合作建设长光智能广电综合实训基地,与长春凯迪汽车车身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与长春富晟汽车技术研发有限公司、长春赛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春市施耐利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共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与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建达光智能产业学院,与三河市蓝思泰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光电产业学院。此外我校与企业共建定制、订单班,向企业定向输送专业人才,目前设有长光工程师定制班、产品数字化CATIA高级设计、达光智能制造班、达光智能订单班、系统运维工程师、智能制造工程师班、新能源工程定单班、达内实验特色班、光学设计、检测、装调订单班,切实做到了教学与生产结合,专业与产业结合,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博士引进” “双师培养”、组建学科团队等措施,提升师资队伍水平,现已形成了一支以姚建铨院士、姜会林院士为引领、学校自有教师和长春理工大学选派教师为主、以兼职教师为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教师占比52%,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比69%。拥有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授、省级拔尖人才、省级教学名师和省级优秀团队。
学校立足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平台建设,重视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先后成立了“四大产业学院”,努力搭建科研创新及成果转化平台,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立项省级“金课”2门,省级一流课程4门,其中大学外语教学部获得吉林省“金课”特等奖,国家级第11名。近 5 年,学校获批各类科研立项项目189项,累计科研经费到款1138万元;发表论文1399篇,出版学术著作41部;获得授权专利248项;立项建设省级科研基地6个;启动校科技创新基金项目329项,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96项,授权专利居吉林省民办本科院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