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大家整理了淮阴工学院新生宿舍的一些知识,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新生入学后收费标准按江苏省物价局核定的标准缴纳学费和费。学校拥有较为完善的住宿设施,并实行公寓化管理,公寓4-6人一间,内有书桌、电话、壁橱等,公寓住宿费每人每年1000-1200元,普通宿舍住宿费每人每年500-700元。
淮阴工学院为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总理故乡、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始建于1958年,2000年升格为本科高校。学校是服务国家特需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和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试点高校,教育部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制定高校;是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百城千校”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应用本科分会副理事长单位,苏台青年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江苏省高教学会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为使命,扎根苏北、服务江苏、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现有枚乘路、北京路、萧湖三个校区,校园占地2560亩,校舍面积67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2.1万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700余人。学校着力培养具有爱国奉献的恩来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敬业乐群的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设有19个教学科研单位,69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理工经管农艺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1357”工程。现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博士600余人、副高级以上职称590余人;硕士生导师360余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2人。引聘、双聘用国家级人才等高端人才百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批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特聘教授、江苏外专百人、江苏省产业教授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16人,获批江苏省“双创计划”“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六大人才高峰”“青蓝工程”等人才项目240余人次;获批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科技创新团队11个。
学校坚持一流引领,以本科教学为中心,扎实推进学科建设“246X”工程,深入实施专业建设“2612”工程,夯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现有省“十三五”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6个;省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品牌专业一期、二期项目共13个,省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获批国家“金课”和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8门,省部级以上重点教材45部。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等国家和省级以上实践教学及科研平台41个,实现了学科专业省级以上平台全覆盖。获批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和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十三五”期间,学生共申报专利742件,授权专利476件;获“创青春”国赛金奖、“互联网+”国赛铜奖、“挑战杯”国赛三等奖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突破8000人次;学生考研录取率保持在20%以上,就业率在96%以上。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较快增长,培养成效显著,获批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3个,省优秀研究生课程2门,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奖2项,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篇,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的科研论文发表于化工领域顶级期刊。
学校坚持服务导向,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十三五”期间,获批国家自科、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百余项、省级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以第一单位获批江苏哲社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及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奖30余项、市厅级奖280余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85件。学校深入推进“1111”科技创新服务工程,全方面深化与江苏,特别是淮安市各县区融合发展,自2017年实施项目以来,共签订合作项目1800余项,科研合作经费超3.7亿元,实现省技术转移分中心在淮安市各县区区域全覆盖。2020年,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数位列全国78名,省产学研合作项目数位居全省第一。学校高教研究所获评“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苏北发展研究院获批“省级重点培育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来源库100强,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省、市主要领导批示。